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石涛艺术思想相关研究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又从"我自用我法"艺术主张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等时代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自用我法"思想渊源的"禅道渊薮"、"内在精神"及其"艺术境界"进行了追问。  相似文献   

2.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描写了布朗一步步走向邪恶,却又不断与之对抗的过程,揭示了人性中善恶二元对立的本质。根据人格结构理论,善恶分别由人体自身"超我"和"本我"驱动,通过这两种矛盾的人格精神内在的张力关系协调,形成完善个体。本文对其中不同人物"本我"和"超我"的内在张力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人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善恶时的抉择与协调。  相似文献   

3.
在我7岁的时候,我的切罗基族爷爷带我去一个钓鱼点钓鱼。 爷爷叫我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一块石头,问我:"你看到什么了?" "我看到一朵水花。"我回答。 "你还看到什么别的了?"爷爷问。 "还有,水面上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我说。  相似文献   

4.
白娟 《考试周刊》2011,(46):31-32
《手》是舍伍德·安德逊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飞翼彼得尔鲍姆手的活动,着力刻画了他的"古怪"。毫无疑问,飞翼彼得尔鲍姆的这种古怪正是描述了由于现代社会引起的人类生存的孤独境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与被爱的渴望。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理论对飞翼彼得尔鲍姆的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羊中吃货     
王安忆 《高中生》2014,(10):60-60
小时候,爹让我喂牛。 我觉得,喂牛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我把草料筐放在地上,将铡好的草倒入筐内。可是,牛只吃了几口筐内的草,便挑三拣四,不好好吃了,并且不时用嘴将草拱到筐外,用前蹄胡乱地刨着,将好端端的草料糟蹋了。爹对我说:"你得想想法儿让牛正经吃草。"我说:"要不就加点饲料吧。"爹说:"加上饲料牛就更不会吃草了。""那怎么办?"我有点为难了。这时,远处有一只山羊正在上树。  相似文献   

6.
做了就知道     
垃圾桶里的一只沙包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只有巴掌大小,穿一件鲜艳的花衣裳,湿淋淋的,满腹委屈的样子。我不由问旁边的孩子们:"谁把沙包扔到垃圾桶里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沙包是徐文豪的。徐文豪正满头大汗地站在饮水机前喝水,我过去问他:"蛮好看的一只沙包,你怎么扔了?""刚才玩的时候,被我一不小心扔到水池里去了。""晒一晒不就干了吗?"他却满不在乎地回答:"不要了,回家叫我妈妈重做一个呗。"我拾起垃圾桶里的沙包,沉思起来……  相似文献   

7.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是本我、自我、超我的集合体。当这三方面不平衡时,人格就会扭曲,就会感到痛苦。德莱塞的《美国悲剧》中描写的女性也不例外。女性这一身份与人格结构的三方面相互交织,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美国,展现了女性"美国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8.
对教育自由的追求使开放大学的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传统大学认识基础上的开放大学构建由于将教学系统作为"我"的组成部分,从产生起就处于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之中,难以满足后工业时代对教育自由的需求。以对大学的再认识为逻辑起点,将使开放大学的自我认识与实际趋于一致。开放实际上就是重新调整"本我"与"非我"的界限,将"本我"范围内的资源转变为公共资源实现共享。开放大学的构建实际上就是大学"本我"的重塑,重新调整它的边界,使教学系统从"本我"中分离出来,使开放大学自身为所有教学系统所共享,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开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在"纯语言"、"跨文化"、"美学"等层面分析广告词i’m lovin’it的翻译为基础,强调归化译法在广告词及文学中的独特魅力,并借助"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和"实用"的思想,试图阐明:""原文"要以"最佳近似度"呈现给"译文受众"并为其以"最佳近似度"充分准确地"理解、接受乃至喜爱",最终需落实在"归化"上,正如麦当劳在国内流行需消费者对其经过"归化法"处理过的形象包装、服务等舶来产品充分准确地"理解、接受乃至喜爱"。  相似文献   

10.
梦想是什么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抿着嘴,想了一会儿,说:"我要当医生,我要救死扶伤!"后来,在幼儿园毕业那天,老师又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这回,我坚定地说:"我要当大老板,赚好多钱,给爸爸妈妈买大别墅。"小学时的作文课上,老师又让我们逐个谈梦想,有人说:"我要当宇航员!"有人说:"我要当警察!"有人说:"我要当老师。"老师笑了笑,说:"还有没有其他答案?"有一个孩子举手了,那是个很安静的小姑娘.  相似文献   

11.
《我嫁给了一个共产党人》是20世纪90年代描绘新泽西战后历史和人民生活的小说三部曲之一。小说中大量独白的引用揭示了身份建构中社会之我和私人之我关系的哲学问题。作者通过对认知局限性和自我改造可能性的探索驳斥了二元论,也质疑了一元论,提出"友情"在调和社会之我和私人之我矛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既超越了一元论也超越了二元论。  相似文献   

12.
文章着重分析了《齐物论》文中所提出的"吾丧我"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力求从"吾丧我"的角度来解析《齐物论》一文的内在理路。认为,"吾丧我"概念中虽然包含了形、心两个方面,但《齐物论》一文主要侧重阐述的是"丧心"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爸爸     
我爸爸是个"捉虫"高手。每当我完成了作业,爸爸就会让我自己先检查一遍,然后,便轮到他来检查了,甚至是老师批改过的作业、批改过的卷子,他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一检查不要紧,他还真的常常会捉到一两个"小虫子"——错别字!这时,他准会说:"这里有这么个‘虫子’,怎么行?"  相似文献   

14.
感谢有你     
尉钰  孙蓓 《少年月刊》2014,(11):6-7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总是思绪万千。人们常说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谢曾经为你付出过的所有人,无论熟悉还是陌生。到底什么是感恩,是不是说声"谢谢"就算感恩了呢?为什么它拥有那么大的能量?今天,让我们走进西安市明远小学,来和五(2)班的同学们一起聊聊他们心中关于感恩的点滴。  相似文献   

15.
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作者在《我弥留之际》中运用了大量《圣经》意象原型,其中"水"与"火"的意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通过运用这些意象使作品更具感染力,表达了自己对人类战胜一切苦难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爱在加速     
赵一玮 《少年月刊》2014,(12):18-18
"妈,快点儿!都7点20了,我还要值校呢,第一天不能迟到。你骑电动摩托车送我!"我一边催促妈妈,一边拿起面包飞快地跑下楼。妈妈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喃喃地说:"我会开车,但不会骑摩托车呀……"我恨恨地瞪了她一眼,大声吼道:"早高峰,正堵车呢!摩托车快!"妈妈吃力地把摩托车推了出来,我二话没说坐了上去。  相似文献   

17.
"去图书室里做作业。"汉德森先生命令道,他是我们孤儿院男生宿舍的管理员。 "我没作业,今天是星期五,汉德森先生。"我告诉他。 "我不管是星期几,坐在那儿,学点儿东西。"他朝我吼。 我走进了小图书室,里面有两张大木头桌子,五六个男孩在做作业,我找了把椅子,在一张桌子前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18.
水仙花     
2013年10月的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到家,发现爸爸在清洗"大蒜","蒜"上长着几根嫩黄色的芽儿,我好奇地问:"爸爸,你怎么买了两头‘大蒜'啊?"爸爸听后,神秘兮兮地一笑,我不知他在笑什么,感到很纳闷。爸爸笑着说:"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水仙花啊!"啊!原来这就是水仙花呀!我赶忙凑上前去,多可爱呀,你瞧:白胖胖、圆滚滚的身段上,微微顶出几根又嫩又黄的芽儿,活像小孩子的乳牙。我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摸那群可爱的小芽儿,却被爸爸喊住了。  相似文献   

19.
《三颗枸杞豆》是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主要内容是:年幼的"我"不爱学习,醉心于小树林和小树林里的动植物,爸爸拳脚相加也不管用。一天,"我"在小树林里遇到了三叔,身患绝症的三叔的人生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特别是三叔临死前给"我"留下的启示生命意义的三颗枸杞豆,使"我"彻底醒悟,终于成长为一个有作为的植物学家。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期,领导安排我到另一所学校任教,当我在原来的办公室收拾东西的时候,我上学期教过的一些学生悄悄地走进办公室,其中的一个学生拉住我的衣袖说:"鲍老师,你为什么不做我们的班主任了?""鲍老师,你为什么不教我们?""鲍老师,我好喜欢听你的课。"其他的同学也纷纷发问,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许久,才开口和她们说明了原因。孩子们听完迫不及待地说:"那下学期你再调回来当我们的班主任,好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