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与开发是高新技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活动,而R&D投入是企业开展R&D活动的前提。本文以中、美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研究企业不同阶段的R&D投入,并就各阶段的R&D强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各阶段R&D投入差异显著,且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绩效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R&D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从R&D投入及其强度、R&D资金来源到R&D绩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出R&D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技术实力等绩效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并指出企业应当加大R&D投入、强化R&D管理以提高R&D绩效.  相似文献   

3.
我国R&D投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R&D投入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R&D投入的来源与结构问题、R&D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R&D投入与产出增长关系、R&D活动资源配置问题、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R&D投入的关系、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DEA的地域R&D相对效率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地域R&D效率进行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工具定量地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产出与投入在时间上的滞后关系的实际情况,建立了R&D产出相对R&D投入滞后的地域R&D相对效率的DEA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我国各地区R&D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许多地区的R&D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基于分析结果,就我国地域R&D资源系统高效利用,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如何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工具为企业R&D(研发)投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刺激企业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着重分析企业R&D投入与国家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显示,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对企业R&D投入的激励作用有限。针对我国R&D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与完善R&D税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量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宄武汉地区R&D投入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专利产出与R&D投入并不是呈现着线性的相关关系,而是呈现着指数曲线或三次曲线关系.数据进一步平移后.呈现着近似的线性关系。这说明武汉地区R&D投入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较为平稳.对专利授权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符合不同类型专利产出的特点。武汉应对R&D投入进行合理的配置.以使R&D投入与专利产出达到最适宜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7.
通过时近年来美国国防R&D投入情况的描述和分析,概括出美国国防R&D投入的特点,进而对美国国防R&D投入的增长率和美国政府R&D支出、GDP的增长率进行分析;并对美国国防R&D投入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进行国际间横向和纵向比较,从文化和国际政治形势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美国持续增加国防R&D投入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国防R&D投入问题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R&D投入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R&D政策对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在对比分析创新与R&D内涵的基础上,对R&D政策的概念和内涵给予界定。以欧盟为例,介绍了欧盟R&D政策的构成、政策效果及其在不同空间层面的区域效应。针对我国R&D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1985—2004年科技投入绩效及其变化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问,我国R&D投入对国家经济增长贡献偏低,并在不同部门表现出了不同绩效,其中来自企业的R&D投入对国家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R&D投入的管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外激励企业R&D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及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刺激企业R&D的投入,各国政府制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对发达国家激励企业R&D投入的最新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现行R&D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对我国现行R&D税收政策加以改进和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R&D活动绩效评价中大多没有将R&D投入作为成本看待的做法,引入经济效率概念,指出在R&D投入绩效评价中应贯彻产出/投入分析的思想。并尝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R&D投入绩效进行测度与评价,着重分析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区R&D投入绩效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共R&D对企业R&D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实际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政府公共R&D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效应。结论是政府公共R&D投入的杠杆作用大于挤出效应,政府向高校提供研发资助可能会挤出企业R&D支出。同时对公共R&D投入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技术引进对我国R & D投入总量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雪军  欧朝敏李杨 《科研管理》2008,29(1):97-101,1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总额不断提高,R&D投入也迅速增加。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探讨技术引进对R&D投入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总量上看,R&D投入促进了技术引进,技术引进却没有有效带动R&D投入的增加,但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从结构上看,则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具体分析,技术引进对R&D投入结构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引进与R&D投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借助CES生产函数,依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具体数据,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引进和R&D投入虽然大大增加了我国技术知识存量,但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引进和R&D投入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表现出重引进,轻研发。我国急需要加大R&D投入,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5.
从管理者激励与监督控制机制两个层面,检验了总经理持股与董事会结构对R&D投入比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经理持股可以降低管理者短视倾向,显著地提高公司R&D投入;在股东单位任职的董事通过其积极的监督以及所具有的信息优势对R&D投入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独立董事、内部董事和董事会规模与R&D投入水平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模型,并以1991-2003年的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R&D投入强度与自主创新能力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不同时期分别出现不很明显、明显、双向明显的因果关系”,并针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廖中举 《未来与发展》2011,(12):94-97,106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响企业R&D投入的实证模型,对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非线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R&D人员投入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而股权集中度与R&D人员投入存在单侧U型曲线关系。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高等技术行业的R&D投入与中低行业的投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区域因素对R&D投入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R&D投入水平差异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R&D投入强度、R&D经费相对规模、R&D人员相对规模等测度指标,根据(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我国各地区R&D投入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R&D投入水平差异,对我国各省区进行科学分类。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打造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政策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性,WTO规则对我国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提出两条促使企业加入R&D投入的对策;一是试行超率R&D冲抵所得税的方式,二是设计企业R&D投入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R&D税收激励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伟  王稼琼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4):81-83,86
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增值税对我国R&D投入的影响,对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促进R&D投入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