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找回童年     
爸呢?厨房里呢。 我觉得我爸洗碗的样子特迷人。 点评: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用“绿色”来隐喻,这不是一种轻松的写法,难能可贵的是女儿读懂了父亲,写活了“我”和父亲的“绿色生活”。平庸者刻意套“绿色生活”,强作解语;高明者写活了细节,处处凸现“绿色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绿色生活1     
如果社区开展评选绿色生活的“模范”“卫士”之类的.我肯定第一个推荐我们家“绿色”老太太——我的外婆。  相似文献   

3.
绿色生活4     
随着硝烟四起的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束.“低碳经济”“绿色生活”已然成为了当下不可逆转的新兴潮流。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应该成为“绿色生活”的实践者,因为“绿色”很简单。  相似文献   

4.
阅卷后.针对考场作文有如下几点反思: 1.“绿色生活”可以是一种亲近自然、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种顺乎内心与自然、与天地相俯仰、淡泊宁静的心态;还可以引申出和谐、希望、积极……但大部分考生只解读了其较浅显的物质层面.没有朝着精神层面进一步思考.写出的是思维低幼的环保题材记叙文。  相似文献   

5.
【作文题】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一种崭新的理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篇作文,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6.
陈静 《成才之路》2011,(35):85-85
单调的训练手段,狭窄的训练空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贫困”的深渊,虽说个性作文、绿色作文、生活作文、新概念作文等一些新兴作文教学的出现,给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一针“强心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作文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绿色,代表着自然、生机、生命。“绿色课堂”、“绿色教育”、“绿色文化”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也已被不同程度地“绿色化”.各式各样的绿色教育教学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笔者关注到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很多教师总是戴着面具,并未将一个绿色的自我呈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王淦生 《生活教育》2012,(15):15-16
记得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中的一篇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几乎90%拷贝自散文家李汉荣的《购物记》,此事被曝光后在广大读者及中学师生中引发汹汹热议。后经江苏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认证”,该作文系“仿作”而非“抄袭”,遂让这名考生逃过一劫,得以继续享用他这凭记忆挣来的高分。  相似文献   

9.
2010年江苏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几乎百分之九十拷贝自散文家李汉荣的《购物记》,后经有关专家“认证”,该作文系“仿作”而非“抄袭”。今年江苏又曝出一篇涉嫌抄袭作家王开岭文章的高分作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声称已知悉此事.正在调查中。江苏考场的事件绝非孤例,  相似文献   

10.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内涵丰富,其中就蕴涵着“更美的环境,更绿色的生活”的意境。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会看到许多新能源的成功应用,这将会引领一个崭新的绿色能源新时代,从而给我们日益恶化的环境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1.
记得2010年江苏高考中的一篇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几乎90%与散文家李汉荣的《购物记》雷同,此事被曝光后在广大读者及中学师生中引发热议,后经江苏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认证”,该作文系“仿作”而非“抄袭”,遂让这名考生得以继续保留高分。  相似文献   

12.
李苗 《考试周刊》2013,(99):56-56
作者认为要改变学生无话可写、无情可抒这一作文现状,教师应当努力践行“生活作文”的教学思想.让作文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生活素材;作文命题要紧扣生活、紧贴时代脉搏;引导学生自由为文,将所思、所想诉诸笔端。  相似文献   

13.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庄稼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可是,作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其实,升学本无过,一切为了升学才有过;考试本无过,一切为了考试才有过;分数本无过,一切为了分数才有过。可悲的是,多年来,中小学作文教学便陷入这“一切为了”的泥淖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总之,师生双方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都在皮相上下功夫。到处充斥着“文字的化妆”(林清玄),何…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有植根于生活才能百花齐放,才能激情永恒。绿色是生命的本色,"绿色作文"就是要摒弃一切刻意的矫饰和编造,用心观察、体验、感受生活,将真切的情感和思想表现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成于文。在生活中成长,在成长中作文,在作文中成人。这是作文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李长发 《考试周刊》2012,(84):51-52
“绿色作文”的教学理念是:激发情趣事事皆可成文。张扬个性人人能作妙章。就是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到体验的愉悦、探究的魅力、生命的活力、对话的激情、生活的乐趣、交流的开心、发展的进步、个性的张扬、合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绿色作文”,是我尝试探索的一条作文新途径,是10年教改实验的结晶。它没有什么模式,也无意创造什么模式———因为一旦搞成了什么模式,恐怕就离教条或桎梏不远了,这对开发教师和学生创造潜能是没有益处的。我只想把有关“绿色作文”的几点要旨,介绍给有志于作文创新的师生们参考。一、呼唤“绿色”如今,“绿色”流行:大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粮食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住宅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可是,作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灰色污染”,由来已久,受苦最烈当属学生。请听他们的自白:作文有三招儿:一凑、…  相似文献   

17.
孙会莲 《甘肃教育》2008,(12):36-36
绿色乃生命原色。要摒弃矫饰,学会用眼睛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将自己真情实感倾注于字里行间,在写作中历练文笔、提高认识、升华灵魂,这就是“绿色”作文的真谛。“绿色”作文是一种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因此,开发学生的“绿色”潜能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当越来越多的“绿色产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超市和百货公司时,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算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呢?市场对于环保产品的标准并没有准确、统一的规范。那些盲目追求绿色生活的消费者,很可能被商家吹嘘的“绿色”概念所欺骗,用大把的钞票购买“伪绿色”的产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梁英 《广西教育》2007,(7B):64-64,6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敢于说真话,讲真事,抒真情”,教师们就必须关注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评价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一句话,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绿色评价”。  相似文献   

20.
常荣杰 《学周刊C版》2014,(8):172-173
“绿色作文”来源于“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在自然状态下生成的健康食品。从这个概念延伸开来.“绿色作文”意味着没有矫饰,没有大空.没有各种条条框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思想的个性化.放松学生的精神.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让学生的各种情感和思路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绿色作文”的本身意图和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