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16):41-42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写了个六千多字的短篇小说——《“旱鬼”的葬礼》。这是我的成名作,也是我少年小说创作的新起点。这篇小说讲述旧社会中,一个叫“铁宝罗”的小乞丐为生活所迫,在川西坝子一次求雨的庙会上,扮演人见人恨的“旱魃”,被锁在庙门门楼下,受尽了折磨与凌辱。然而就在门楼即将坍塌砸向人们的紧急关头,他却披锁带链奋然而起,舍身救人,眨眼之间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写作这篇小说的起因十分偶然。有一次我在成都北站广场闲逛,发现有几个小乞丐在路边向行人乞讨,其中一个极像我童年时代的同街小娃。他那污脏的脸、瘦小的手、凄…  相似文献   

2.
意象独特的人物塑造是刘震云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他的“故乡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群体意象,主要表现在奴性化人物、符号化人物、非人化人物、戏剧化人物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激励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效问题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顺序,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联系具体课例教学阐述提炼有效问题的"三基于",即基于基础性和学科性提炼、基于导向性和探究性提炼、基于挑战性和系统性提炼。  相似文献   

4.
人物形象分析是对一个故事中人物的深刻解读,是帮助读者理解作品主题、作者想表达的思想的重要途径.人物是一个作品的主干,尤其是对小说来说,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关键所在,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所以通过人物分析便可以很好地明白小说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多年来的高考之中,小说作品频繁出现于高考的语文考核试题之中,而人物形象的分...  相似文献   

5.
李明山 《现代语文》2006,(10):26-26
鲁迅的短篇小说《药》,在情节上分成了四个部分,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作为结局的第四部分写得稍长一些。可以猜想,鲁迅在写结局的时候,要比前三部分吏重视一些,因为怎样写好结局,是不容易的。故事的结局,有不少讲究,比如照应开头、深化主题、预示未来、提出问题、引人深思等等;特别是结局要求不落俗套,应是小说创作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6.
张欣杰 《文教资料》2010,(22):14-17
人物是小说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本文对余华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析,阐述了他塑造人物形象所经历的三段发展过程:为揭示抽象哲理的真实而把人物超现实化→在广阔的社会画面中使人物的人性复苏→在生命的苦难和温情中塑造独立的性格丰满的人物。这三个发展阶段的螺旋式上升,正是余华小说创作从试验到成熟的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相似文献   

7.
由地域文化视角来看,李准小说人物形象最具典型的是具有群体特征的"侉子"性格与充满个性的"辣女"形象。这丰满的人物形象彰显着中原地域文化,又因中原地域文化的典型性而折射出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们成为李准小说中最具深层意蕴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8.
有朋友问我,写小说有没有什么技法?我回答说,好像应该有吧.不过,我是没有翻过那类书的。他十分惊讶:那你的小说又如何写呢?我说。一旦有了创作冲动,脑子里有了人物形象或者是故事梗概.我就写了。真的,我弄不明白那些“技法”从何而来,也从来不往自己的小说上套。我喜欢无拘无柬,轻松自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研究小说技法,是文学教授和评论家们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更多的时候表现为非对抗性,具有舒缓的性质与状态。应该看到生活中大智大勇、大善大美的英雄遭受毁灭的悲剧,也应该看到不公平、不合理、不理想、不完美带给普通人的摧残、打击与伤害,这或许是更普通的“平常的”悲剧。在“伤痕小说”、“反思小说”等小说思潮中出现的众多的“被污辱与被损害者”、“无辜者”的悲剧形象,在冲突的性质、美感特征、价值形态等方面都同“十七年”文学中和新时期文学初期出现的悲剧英雄标示出明显的不同。“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人”是当代中国特殊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批特殊的形象群体。他们不仅在性格特征上自有相似性,而且在美感形态上也自成一体而且独具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80年代思潮起伏的文学图景中,"新写实小说"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作为对此前各种文学思潮的反拨,它引导当代小说回归故事、回归生活,实现了文学由虚到实的转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一转向固有的姿态又将"新写实小说"导向了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是电视剧创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是赵宝刚导演的两部青春励志剧,展示了"80后"的理想与追求、奋斗与拼搏、迷茫与困境,真实生动地塑造了"80后"这一群体的形象,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12.
自现代大学产生以后,大学就成为了作家们想象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环境的日益宽松、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文艺界掀起了一股十分强劲的"大学想象"热潮,产生了一些较为经典的大学小说。从20世纪80年代大学小说的内容看,关于大学的想象主要存在两种类型,即诗意的大学想象与异化的大学想象。80年代后期的大学想象更多的是展示大学在现代性语境下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因而重新建构现代大学精神成为作家们思考克服现代性大学危机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河”与“岸”——论《河岸》的意象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苏童已有二十余年的小说创作历史,他的那些小说常常被冠为“先锋小说”、“新历史小说”等各种名称。苏童在小说的语言运用、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小说与历史之间关系的处理上,赢得了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14.
小说《台阶》中父亲的形象充满了矛盾,他既自尊自强,同时又特别谦卑,另外在他身上还有勤劳节俭等美德。他是中国传统农民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项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1850-1893)的短篇小说。大家对它可以说耳熟能详了.很少有作品以如此短的篇幅散发出如此长久的魅力.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也是脍炙人口的。一般认为这个故事讽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近年来有评论注意到在主人公含苦如辛赔偿的事实中也流露了作者的同情。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人物的性格也正是在故事的发展中逐渐得以展示。因此,要认识这个形象.就有必要对小说的情节作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16.
一技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基本的一类,这种文体的训练目的在于通过描写人物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写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来描写人物,把人物写真、写活,使之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7.
“三全育人”理念兴起于80年代末,90年代风靡一时,相关研究不胜枚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三全育人”理论探讨和“三全育人”经验交流。然而以理论指导于实践,而后加以总结、分析、调整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基于“三全育人”的理论透析,以的成功实践经验为背景支撑,将“三全”理念与“按需切入”手段有机结合,力在探讨“三全育人”在高教育人践行中的积极作用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孙丽 《新高考》2005,(12):7-8
演绎类主观性政治试题通常给出一个(组)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XX道理的?”“应如何做到XX”等。这类试题,以所给材料作铺垫,以所学知识为支点,集中体现了能力立意的高考趋势,有效地遏制了考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弊端。同时,又因其兼具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巧、能力层次高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符合高考选拔人才的需要,因此,该类题型频频亮相于近两年的政治高考中。了解此类试题的一般特点,把握其常规的解题规律,对于考生做好此类试题尤为重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解答演绎类主观性政治试题,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9.
在8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如何接纳“鸳蝴派”和张爱玲等“边缘”作家,是一个解释学的难题。,人们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流解释传统接纳这些“边缘”的文学,“五四”新文学以来精英化的文学史观念相应发生了内在分化和重组。考察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精英式想象如何发生动摇,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此观察80年代文学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可能写出“真正属于文学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的小说一直把美当作表现的对象,反复捕捉、营造着美的气息。因此,郁达夫的小说将颓废的人生之感和唯美的理想完美地结合在二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释郁达夫悲美创作意识的来源,以及悲美意识在作品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