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利用多枚火箭同时点火的技术,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卫星重83.6千克,升空3个月后坠毁。人造卫星能够从太空轨道俯视地球,观察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多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帮助人们了解地球生态变化,勘察自然资源、监测自然灾害、获取气象预报必需的信息,它也被用作新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往太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  相似文献   

3.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把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这两件大事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新纪元开始了。贺电、鲜花、赞歌……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  相似文献   

4.
要求完美的人造卫星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载着6名科学家和一名女教师发射升空。“挑战者号”升空仅73秒钟就发生爆炸,上千的美国人亲眼目睹了这场机毁人亡的惨剧。这一悲剧告诉我们,航天技术应达到高水平、高精度、完美无缺,不允许有半点纰漏。人造地球卫星在航天技术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从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以后,40年来宇宙飞船、天空实验室、航天飞机等相继进入太空,使人类  相似文献   

5.
正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开始进入空间时代。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其一经发射,就会围绕地球旋转不停,直至被收回。人造卫星功能多样,很大程度地便利了大众的生活,随之也衍生了多种学科,如卫星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6.
正197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掀开了我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  相似文献   

7.
1957年10月4日这一天将永远记载在人类历史上,在这一天天空里升起了一颗新的“月亮”,它就是苏联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现在,这颗直径58公分,重83.6公斤的人造卫星,正在离地面900公里的高空,以1小时36分钟绕地球一周的速度,围绕地球不停地旋转着。这个人造卫星发射的成功,标志着科学发展的又一新纪元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出了进入宇宙空间的第一步。很早以前人们就幻想着飞行到宇宙空间去,但是许多年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进展。这不仅是由于大气高层空气的极端稀薄和特殊环境条件的阻碍,而重要的是由于地球吸引力的束缚,飞行器械必需具有极高的速  相似文献   

8.
资讯     
正中国探测器要去火星了从今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探索宇宙的序幕。46年后,中国又将目光瞄准了火星,"火星全球遥感与区域巡视探测"任务已获准立项,首个火星探测器预计2020年发射飞往火星。探测器将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  相似文献   

9.
航天技术是专门研究和实现人类活动如何从地面扩展到太空 ,利用那里的环境条件开发空间资源的一门新兴高科学技术。近半个世纪 ,航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并为扩大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眼界 ,不断探索空间奥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开辟了广阔前景。2 0世纪 5 0年代中叶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拉开了人类开发宇宙的序幕。从此 ,世界航天活动以其惊人的速度在深度和规模上迅速扩展 ,创造出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就。 196 1年苏联载人飞船“东方 - 1”号发射成功 ,这是人类首次进入太空的伟大创举。 196 9年的…  相似文献   

10.
自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通讯、侦察、导航、监视等各种军用卫星不断飞向太空。目前,世界各国发射的4300多个航天器当中,有3300多个是军用卫星。这些军用卫星是各国军事指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以来,太空科技发展十分惊人。自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至1998年10月3日,总共进行了3954次成功发射,把5121个飞行器送入了太空。目前,全球太空工业产值增长很快,1998年约443亿美元,预计2007年将达到1700多亿美元,即十年内翻两番。美国居霸主地位,截至1998年9月,已签的718个卫星平台合同中,美国约占60%;已签的150.7亿美元商业发射合同中,美国超过80亿美元。近年来,欧洲、拉美、中东、亚太地区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太空规划,积极参与太空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从这一年起,4月24日正式成为"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人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航天日"为何选在4月24日呢?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这次历史性的卫星发射,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通过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新加  相似文献   

13.
<正>1957年10月,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前苏联拜科努尔基地升入太空,奏响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序曲。自此,一批又一批火箭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五十多年过去了,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最后回到地球,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都围绕地球运动着。那些曾经辉煌过的"金属体",伴随着使命的结束,被遗弃在太空,变成了金属碎片,最终成为"太空垃圾"的一部分。2008年,欧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公布的电脑  相似文献   

14.
太空环境保护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被人类送入空间轨道的太空飞行器已经超过4500个,由此产生的废物一直在地球外空间运转。这些被称为“太空垃圾”的废物将长期污染外层空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近公布一份报告说,有些太空垃圾可以在空...  相似文献   

15.
自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那天起,到1997年已满四十年了。那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1957年10月4日的情景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人造地球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或卫星。在100多年前,世界上只有一人首先提到它的名字,这就是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在《地球与天空之梦》一书中曾这样写道:设想中的地球卫星是同月球相似,不过它离地球比较近,只在地球大气层外足够远。也就是说,离地球300俄里远(1俄里=1067米)。  相似文献   

16.
安利 《百科知识》2015,(2):24-25
<正>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各国已发射了5000多颗卫星、火箭、探测器等航天器,同时形成了3000多吨围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而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科学家指出,目前在低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密度已经或即将达到相互碰撞的临界点,清理太空垃圾迫在眉睫,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为此设想了多种富有创意的"扫垃圾"方案。  相似文献   

17.
自从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发射上天的各种宇宙飞行器数以千计。其中不少是生物卫星,或载人载动植物的宇宙飞船。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人类进入太空提供了信息。相当多的科学家有兴趣致力于有关研究,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宇宙生物学便应运而生。美国宇航局率先投资900万美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生物研究所。太空动物 宇航先驱众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都要受到引力  相似文献   

18.
光荣与梦想     
38年前的年月24日,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从深邃而神秘的太空传来,划破夜空,回荡大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当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时候,中国,一跃成为国际“太空俱乐部”的第三位成员。60万公里的太空之旅,在浩瀚的太空中只是咫尺之遥。然而,它却是一个民族等待了几千年的梦想和期盼;两年之后,“神舟”六号的升空.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载人飞行。  相似文献   

19.
每次“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这样的重大太空探索事件一经报道,就会有许多人质疑在探索太空花费巨资是否值得,太空探索到底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一些人甚至认为,宇航机构投入这么多钱把科学探测仪器和航天飞船送入太空纯属浪费。他们认为“这些钱可以用来消灭世界上的饥饿和贫困”。实际上,太空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太空科技给人们带来的福音很多。根据美国航天局的一份名单,太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中共有700多项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0.
在浩瀚的宇宙世界中,地球只是一个很小的星体。自古以来,人们仰望着挂满繁星的无限夜空,遐想创造出一个个美好的神话。人类为了把幻想变为现实,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自人类发明了火箭,并由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以来,轨道空间站、航天飞船等航天科技迅猛发展,使人类走出了地球村,迈向了无际太空,演奏着一首首令人向往的畅想曲,并逐渐把梦想变为现实,努力广辟人类未来发展的美好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