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阳刚柔"、"万物化生"借阴阳的生态转换与生命的生成节律来说明宇宙的发生及万物的起源,蕴含着深刻的生命智慧和生存智慧."阴阳刚柔"、"万物化生"不仅是艺术生成及诗意性存在的内在依据,而且是中国艺术生命精神产生的动因.它确立了中国艺术以体现人的生命体验为中心的价值基础和以表现生命的诗意,弘扬人的生命精神为最高原则的审美境界."阴阳刚柔"与"万物化生"的智慧作为生命思想的所指.必然使中国文艺具有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生命色彩与诗性智慧,这就确立了中国文艺以人的生命体验为中心的价值基础和以表现生命的诗意和形而上的境界为动因的独特的生命艺术范式.中国艺术创生的动因源自阴阳二气的变化、转换而与人的生命活动的交融,而对审美主体而言,艺术创生的发生则基于生命精神的寄托,审美主体借艺术之载体的运行而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审美境界.从这种意义上看,艺术审美一定程度上也是表现这种平衡性的审美.其中动态的审美心态与虚静的审美心态实际上是阴阳之气、刚柔之性的融合变化,并在人的心灵中的不同反映,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真正的艺术杰作必须在协调好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相似文献   

2.
真正要进入王崧舟的语文世界,一定不要避开他所倡导的诗意语文。诗意.往往被人视为令人神往而又略显玄远的语词。实际上,诗意存在于我们任何有思想的意义行为之中,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既有秩序(对语文教学本身来说,是按照课标精神,通过教师心中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心智发展,重组学生的语言经验结构),就一定烙上了心中幻化的具象,这就是心象对既有存在的价值诉求,或称“诗意的栖居”,只不过,它不是以单独的话语形式存在而已。  相似文献   

3.
当代城市最迫切需要的已经不是物质文明的高歌猛进,而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和人的心灵居所的自在充实.海德格尔提出的“诗意地栖居”一说,强调了人应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处,除了物质家园,还必须为自己寻找精神栖所.城市在本质上是为人的,因此也就天然地具有了为人提供物质和精神双重栖息地的职责,这也是和谐城市的根本体现.本文从伦理维度探讨了构建和谐城市并使之实现“诗意地栖居”这一理想目标的方法,那就是大力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是作家生命体验的凝结。这一体验具有情感诗意化、意理深刻化、感受个性化的特持。文学教育是一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行为,是一种叩问价值的精神活动。只有把学生置于文学的价值世界中,让其领受诗意情感,提升生命价值,感悟自由精神,才是文学教育的美学蕴涵。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内涵储备是指根据课程要求,针对教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师在专业技能、精神意志、生命存在等方面的进步和完善,既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同时也使教师在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丰富自己的精神、获得生命的幸福,成为诗意的存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知识与技能、精神与意志、生命与存在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内涵储备的价值取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可分为意识形态的精神生产与自由的精神生产两种形式,突出了精神生产的文化哲学意义.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体研究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的精神文化价值是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一种克服,而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性创造则是其他一切劳动都向往的一种劳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对人文形式的精神生产(科学技术之外)的经济社会价值是比较忽视的.在经济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文形式的精神生产的经济社会价值会进一步增大.问题不在于产业化的形式,而在于如何保持精神文化价值与经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生态危机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同时也发生在社会领域、精神领域.而精神领域的生态危机对人造成的伤害更具有不可遏制的恐惧性.人们在精神困境中不断挣扎,寻找美好的精神家园,寻求“诗意的栖居”.黄碧云的小说通过书写人性的异化和存在的疏离化,从精神生态的审美高度展示人的精神生态困境;并通过书写人物对自由的追寻、与命运的搏斗、对男权的反抗,透露出黄碧云小说对人类精神生态美的探寻.  相似文献   

8.
精神是个人通过与更大世界建立联系而获得的整全感,这种整全感趋向于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寻求,对于个体发展具有始源性与终极性意义.精神教育是唤醒人的心智向伟大事物敞开的教育,以心智教育作为中介,强调个体精神经由体验而建构.精神教育具有唤醒平凡人性的高贵、解放心智、安顿心灵的重要价值.精神教育以精神自由和精神共同体的营造为条件....  相似文献   

9.
生态体验道德教育在学理研究上依从中国传统诗意文化的语境,圆融传统道德教育诗意境界论.这一时代性命题从对道德教育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开启诗意智慧,从对道德教育的精神--实践批判中凸显诗意精神,从对道德教育本体批判之批判中融通生活实践关系.这自然引起道德教育内部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确立导引者和体验者主体间的师生关系,耦合道德教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教育性与享用性功能,以及融通应然性与实然性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等成为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10.
诗意精神是一种对接宇宙的包容精神、自强不息的超越精神、"民与物胞"的和合精神.培育大学生的诗意精神,需要传统诗意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作引导,公平教育作基础,全纳世界的意识作支撑以及诗意言说方式为手段.  相似文献   

11.
诗人于坚在其诗歌创作中向人们呈现了一个诗意的云南世界,这是一个有神世界,万物在此和谐共存,人类的精神也在这个反人类中心主义的非对抗环境中得到了诗意的栖居.于坚对诗意云南世界的寻找不仅体现了他对以知识理性、工具理性充斥的现代文明社会人类精神生存倍受挤压的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思,也体现了他坚持对诗人角色和诗歌作用定位的精神追求本质和人格魅力.学界应该关注非主流文坛、关注诗歌、关注于坚.  相似文献   

12.
罗先华 《教师》2014,(21):126-127
正当代童话创作在精神旨归层面所表现出的"生态"意识,既与童话文体本身的美学特征和气质相关,也与当代童话作家主体的创作追求与价值取向联系在一起。童话作家以自己独特的文学和艺术方式,将童话在想象的世界里开辟出诗意的栖居地,参与塑造一个更好的现实。一、让文学之美传达对生命的精神关怀从低幼童话来看,物的形象及其故事摆脱了具体、现实的教育目的的  相似文献   

13.
金庸武侠小说的精神主旨是对世俗生存的弃绝和对诗意生存理想的追寻,在价值层面亦儒亦释。  相似文献   

14.
:文艺创作及所有审美活动中 ,“诗意”的缺失 ,究其根本 ,主体的精神世界被奴役 ,而失却独立品格与审美超越的精神力度 ,是症结所在。此为健康的文艺活动的大忌。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指向 ,是拒绝屈从 ,高扬主体精神。艺术是真正的、有骨气的自由女神。在文艺活动中 ,应为主体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 ,以最大的开放性为主体的生命力的发挥提供无限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类的文艺乃至文艺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拒绝屈从、抗争屈从 ,从而追求主体精神张扬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远离尘嚣》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从精神生态学视角看《远离尘嚣》,可以发现在人的精神生态系统中欲望的归回与前行对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左右着人类所在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态平衡,左右着人与自我的个体生态平衡.合理调控人类精神世界的各种欲望,从过犹不及中回归,从短暂而止中前行,恪守顺其自然的平衡,人类才能走向诗意栖居的生态之路.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内涵储备是指根据课程要求,针对教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师在专业技能、精神意志、生命存在等方面的进步和完善,既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同时也使教师在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丰富自己的精神、获得生命的幸福,从而成为诗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德国哲人、诗人海尔德林在《人,诗意的栖居》中写道: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人就会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诗人的"栖居"是追求"精神"上的"存在"。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在不断追求精神的存在价值,希望通过语文组课程文化建设,引领我们  相似文献   

18.
治军的诗     
赵立功 《河南教育》2008,(10):64-66
一个人,要成为诗人,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的:一是诗意的情怀,一是诗意的生活,一是诗意的诗作.诗意的情怀,是一个人成为诗人的精神先决条件.人的生活有没有诗意,不在于物质层面的富足与否,而在于诗意情怀的有无.……  相似文献   

19.
艺术与审美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而诗意是生命和谐的维生素;人的生命是知、情、意的统一,美通过艺术与诗意笼罩、覆盖着人生;发掘人生的诗意是人在自然恩赐和社会修炼中所锻铸的特有的功能,诗意的栖居是人所能选择的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中哲西圣们的执意追求;我们应当创造日常生活的艺术化,职业生活的文明化,精神生活的诗意化以应对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20.
武淑莲女士继2010年出版的《心灵探寻与乡土诗意》之后,于2013年又出版了散文、评论合集《真水无香》,全书分为“岁月印迹”、“读书感怀”、“澳洲杂记”三个部分。相比较而言,《心灵探寻与乡土诗意》比较多地收入了作者学术研究的成果,而本书则侧重记录了作者以往的岁月抒怀和人生感悟。两本著作的封面从红到绿,内容侧重点也有很大不同,但一种内在的精神向度依然在延续,即作者坚持着对自己心灵、生活予以反思和诗意探寻。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视野来看,这种不懈的探寻意向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断裂社会”中上下求索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的精神轨迹相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