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论积贮疏》中的一个句子。课本编者将“饥穰”注解为: “饥,荒年。穰,丰年。”人教社语文《教学参考书》将该句翻译为:“世界有荒年有丰年,这是大自然的(正常)运行,禹和汤都遭遇过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把“世”解释为“世界”有以今律古之嫌,语文课本把“饥穰”解释为  相似文献   

2.
释“饥■”     
对《论积貯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一句中“饥穰”一词,课本和一些参考书理解为“荒年(饥)或丰年(穰)”。这是不妥的。其实它在这里是一个偏义复词,偏指“饥”义,当“灾荒”讲。只有这样解释,整个句子的意思才能圆合。  相似文献   

3.
《论积贮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句中的“饥穰”,课文解释为“荒年”与“丰年”。可是,通读全篇,上下文都只有“荒年”而没有“丰年”的意思。那么,是否可以把“饥穰”只释为“荒年”或“灾荒”呢?我想是可以的。古文中往往有两个词连在一起,却只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思这种偏义复词的现象。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就有“父母”、只指“母”,“弟兄”只指“兄”的现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例如“国家”,说的是“国”,并不说“家”。不同的地方是,在古文中只是两个单音节词连在一起,而没有组成  相似文献   

4.
“贵族学校”培养“贵族”吗?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职高丘山《教育与职业》一九九四年第一期刊载了宁可的《为「上帝」培养「贵族」?》(简称《贵族》)。读后颇多感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里谈谈我的几点浅见。《贵族》一文说当今某些「高价学校」(或曰「贵族学校...  相似文献   

5.
对于《史记》鸿门宴中的「斗卮酒」和「生彘肩」,历来解释不一。过去有人认为「斗」字是衍文。李笠说:「《汉书·樊哙传》。「与」下无「斗」字,「斗」盖衍文。上云「赐之卮酒」,下云「卮酒安足辞」,此非泛言可知。」(《史记订补》)也有人认为「生」字有问题。梁玉绳说:「生」字疑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实践”的最初含义「理论」在希脂文中原指一种观察力,它能够识别不司见的、经过建构的秩序,识别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秩序;此外,它还能对神圣之物作沉思观照。「理论家」则是希腊城邦派去参加公共节日和宗教庆典的代表。「实践」在希腊文中指城邦市民摆脱动物...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语文试题是「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得有理,「活」得有据;「死」「活」相济,相得益彰。例如,多年以来高考没有考默写了,而今年却考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做”“干”“搞”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三个动词,它们都具有表达动作和行为的意义,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常常译为日语中的动词「する 」或「やる」.以中国作家莫言小说《蛙》中的例句为例,从中日语言对比的角度,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对应的日语表达方式,并讨论译为日语动词「する」和「やる」的两种情况,以期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的日语译法,更加准确地掌握日语动词「す为」「やる」的区别与用法.  相似文献   

9.
「三包」常遇哪些「鬼」「三包」常遇哪些「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的责任。新“三包”规定,无“三包”凭证及有效发票的,不实行“三包”。于是,一些不法经营者为...  相似文献   

10.
现行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都把《塞翁失马》中的「其父」解释为「他的父亲」,即「善术者的父亲」。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塞翁失马》中的主人公是「塞翁」.综观全文,「其父」在文中出现三次,  相似文献   

11.
“分解动作”与作文合肥市长二小袁立新小学生畏惧作文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尽管老师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指南」一类的书籍比比皆是,不少同学还是望「文」兴叹。因此我们不妨在作文指导时,对写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像传授武术套路那样,多」点「分解动作」教育心理学认...  相似文献   

12.
翻阅一些资料,发现将「蜡梅」作「腊梅」者很是普遍,甚或将蜡梅与梅花等同者.中国是蜡梅的故乡。世界上目前已知的蜡梅有两个属,一在北美(主要是少量的夏蜡梅);一在中国。按植物学分类划分,蜡梅属蜡梅科。《辞海》,关于「蜡」条的释文中有「淡黄如蜡的  相似文献   

13.
引导中的「门坎效应」问题学生「入轨」范艳阳刘春生“问题学生”通常指持续存在某些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学习生活无拘无束,喜欢开“无轨电车”。怎样对这种学生开展教育进行引导呢?我们以为,第一步就是应用最起码的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去规范...  相似文献   

14.
小学地理教学巧用「小制作」首先,「小制作」能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一课时,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黄、白、黑、棕四色人种的塑像。他们高兴极了,不大一会儿,活灵活现的塑像就捏出来了。有的学生还创造性地给塑像「披」上了头发。「小制作」使学...  相似文献   

15.
李鹏总理批示:「留作业太多,不利于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向「四有」道路上引导。我们教师中的一些先进工作者,对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已经历了由「知识型」向「智能性」,又由「智能型」向「个性和谐发展型」的转变。这表明  相似文献   

16.
为“成人仪式”叫好龙升旗欣闻上海在外滩公园举行了首届成人仪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倍感此项活动意义非同一般「成人」这个词看作偏正结构,可理解为「成熟的人」,如果看作动宾结构,则是「成长为人」的意思。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成人」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的人,...  相似文献   

17.
《木兰诗》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思」「忆」二字作何解?课后注释曰:「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忆,思念」。不难看出课文是将「思、忆」注作「想」。笔者认为「思、忆」当训为「愁」。「何所思」、「何所忆」即「有什么忧愁」或「愁的是什么」。诗的开篇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就透出了木兰愁苦忧思的端倪。这位热爱生活、勤劳纯洁的少女,  相似文献   

18.
《乐工罗程》文中有一句「程既审上晓音律。」﹂课本对「上」的注释是「指武宗」。联系上下文来看,这样解释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9.
“罚款”小议阜南柴集职高王仲礼当前,社会上流行着一种「罚款热」,完不成任务,罚款;不按期交提留,罚款;违章肇事,罚款;超计划生育;重罚……,诸如此类,罚款方式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应运而生,但不知从何时起,这市场经济的「新举措」却被一些教育界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尚安事客!」课本注释:「还要门客做什么呢?安事,何用。」一些古文选读本对此句的注释也大体与课本相同。如《历代文选》注为:「还要宾客干什么呢?」《古代散文选》注为:「还用门客做什么呢?事,用。」显然,以上注释都将「事」训为「用」。将「事」训为「用」,古籍中未见例证。我倒认为莫若将「事」仍作「侍奉、供养」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