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教育,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风格高尚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赫尔巴特强调教学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断言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此处“教育”就是“德育”)。中学德育大纲强调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2.
我们发现,教育现代化核心的问题仍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就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对中学生们来说,应以正面道德教育为主,以法制教育为辅。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德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该发挥图书馆独有的书籍多、信息量大、学科边缘书籍多的特点,为拓宽学生视野,全面提高德育素质提供好的场所。中学生年龄段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最佳年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能提高学生德育及各方面的素质,为祖国培养有用人才打下好的基础。“德”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一个人在知识上的缺陷或许可…  相似文献   

3.
梁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195-195,197
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教育,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风格高尚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结合物理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德育因素,捕捉契机,加强德育渗透,将德育与教学有机融合,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掌握德育渗透的相关原则和方法,使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情感为中心增强德育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的低效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 ,无视、漠视学生情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人的情感素质及其发展往往在更深层次上决定着人们对道德的接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育改革应该着眼于情感的作用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一、了解学生的品德及情感基础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品德和情感现状 ,教育才有针对性 ,德育目标才可能实现。了解学生的基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了解并理解学生的品德基础。学生成长的每一步都承前启后 ,他们已有的品德基础就是当前德育的立足点。了解学生的品德基础主要是了解他们以往的品行、主要经…  相似文献   

5.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极为密切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人的心理品质,德育的主要作用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讲,是一种发展与升华。如一个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正常交往,恰当地表露与控制自己,就更易于形成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心理不健康,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遇到挫折怨天尤人,其道德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  相似文献   

6.
颜兰芳 《考试周刊》2013,(79):131-132
<正>在一篇报道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文字:有记者问:"什么是德育?"一位教师说:"德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位班主任说:"德育就是善待孩子、欣赏孩子。"校长说:"德育是‘人育’,是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善的引导。"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德育优质化已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对乡镇初级中学提出的最根本的要求。德育优质化是教育优质化的核心,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工作优质化具有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振兴中学作为一个有一定规模,学生人  相似文献   

8.
冯恩洪 《师道》2012,(5):6-8
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释放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抛弃接受、远离忍受、走进享受。作为教育中的德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现行的德育需要改进和加强。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要掌握规范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学会负责,在体验中处理好满足和提高的关系,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徐雁 《教育探索》2012,(7):9-10
生存论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与德育对人的存在的关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契合.生存论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新的范式,我们应该借鉴生存论中蕴涵的教育思想,积极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德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大学生“过好的生活”,德育的内容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德育的方法是要引导师生双方实现“视阈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一、认清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回答好两个问题:一是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二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为目标的“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处于领先地位,是“智体美劳”的动力和支撑点,良好心理素质、劳动技能和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德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概念首先是一个道德教育的概念。二、明确德育工作的背景是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目前中国发…  相似文献   

11.
"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说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班主任老师的事,其实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化学教学中始终渗透德育,从而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德育的基础,也是小学教学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教育要注重素质化教育,而良好的品德是所有素质的基础,智力高低影响学生的读书成绩,最终不过是在职业选择上,智力高的要优于智力低的,但是品德的好坏却会影响一个人的生存。因此,加强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是有关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正>德育是教育工作的灵魂,贯穿教育的始终,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并非只有教学为德育服务,德育也是可以为教学服务的。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书教得再好,功夫在书上;人教好了,社会就会发展。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德育应当注重情感因素,构建情感德育,把认知模式转变为情感模式;德育应吸取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注重学生思想状况和个性特征,提高德育实效;要以情暖人,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这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学校建设工作当中,学校领导要以强化教育作为学校的研究目标。创新德育的一种教育模式,也是可以促进学校的德育在创新发展这一块的力量。全校师生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朝着一个奋斗的目标,一起同心协力,把德育的教育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与实际生活相割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良好的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长期以来也成为我国学校德育的哲学基础,受以民为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存在着人的缺位和工具理性等弊端,因而德育应从以民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学校德育的哲学本体论概念,它既是一种德育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德育方法论。以人为本的德育以学生为本体。实行人性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完全人格。  相似文献   

17.
德育内容问题是德育管理的核心问题,中小学德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如何做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如果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是五、六十年代的教育内容,学生就会感到我们是“老古董”、“老八板”,持抵制的态度。虽然优良传统必须发扬,但也要根据时代发展增加新的内容。德育内容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未来社会要求、学生心理特点。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内容必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内容要具体,强调一个“小”字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因此必须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以…  相似文献   

18.
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共同参与和构建过程。学生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整体,然后才是受教育者和学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必然具有主体属性。德育实践中,学生并不是教师灌输、征服、改造和利用的被动的对象,而是作为德育主体性存在去主动地、能动地选择和接受德育信息,占有和享受德  相似文献   

19.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的特殊性是由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目标特征和活动结构特征所引发的,这些又可还原和归结为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状和特殊结构。在现实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集中表现为教育的双主体性,即教育活动中的两极实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或具有潜在主体性的人。因此,在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德育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德育要产生真正的实效,双主体性的作用均不能忽略。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主体性要得以发挥,除了担当好设计者、组织…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一种开放性体系,它存在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德育是学科教育的基础和灵魂.学科教学渗透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英语教学工作,不仅仅在于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肩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让德育融入英语学科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英语教师的榜样示范;英语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渗透;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