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永平 《家长》2012,(12):32-33
关心孩子、理智地爱孩子也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案例一:女孩糖糖出生后,她受到了家长的过分宠爱。早晨起床,妈妈会替糖糖穿衣、洗脸;吃饭时,妈妈会把她的碗筷提前摆好;糖糖要出门上学,妈妈会替她系鞋带,替她背书包。有一天,糖糖回到家带着哭腔对妈妈嚷道:"坏妈妈,坏妈妈,都是你,让我在同学面前出丑,让同学嘲笑我!"妈妈一头雾水,仔细一问才知道,下午上体育课的时候,糖糖的鞋子掉了,她因为不会系鞋带,遭到了同学的嘲笑。  相似文献   

2.
俞群 《家庭教育》2009,(11):24-25
案例描述 我的孩子对于我们的离异,也就闷闷不乐了一阵,然后揣着两边的钥匙,想去哪家就去哪家,他的活动范围更宽了。  相似文献   

3.
李应刚 《教师》2010,(34):13-13
刘伟伟是我们班的一个特殊孩子。他因先天腭裂曾动过几次手术,口齿不清,刚入学时几乎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只能单个字、单个词发音,不与他相处一段时间,根本无法听懂他说话。现在已经九岁了,却在我们一年级上学。这个孩子在生理、心理与行为等各方面,都与其他孩子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必须倾注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4.
孙明 《教学随笔》2009,(11):38-38
从女儿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就无数次地设计着女儿的远大前程。为了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对女儿做人、学习上要求特别严格。  相似文献   

5.
宫炜 《班主任》2010,(5):57-57
前几天,小名向小丽表达“爱意”的纸条被几个调皮男生在班上大声宣读出来,引起了轩然大波。小名羞愧难当,小丽气得直哭。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分别教育开导小名和小丽。然而,这件事远没有结束,小名和小丽遭受着来自全班同学异样的目光,尤其是小名,不知被嘲笑了多少次。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参加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聆听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周晓虹讲了这样一番话。他说:目前少年儿童的最大困惑不是父母对他们关注过少,而是关注过多。与今天的儿童相比,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爸爸妈妈不管我。当然,他也说,那是因为那个年代所有的爸爸妈妈都不怎么管孩子。  相似文献   

7.
人世间,人人都赞美无私的爱,但有时爱在不知不觉中却变成了对他人的一种伤害。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小姑娘看见一只蛾奋力要破茧而出,小姑娘为了帮它的忙,便拿出小刀来,小心地把茧划破,让蛾出来。蛾出来后,一直鼓翅,但始终飞不起来,最后翅膀终于垂下去了,那只蛾死了。小姑娘的父亲告诉她:“蛾在茧中的奋斗可以使它的翅膀增加力气,但你把茧划破后,就剥夺了它锻炼的机会,它也就无法飞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嵇珺 《教育导刊》2007,(1):41-42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父亲不会忘记》,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文中有这么一段:“在你早上穿衣服上学时,我因为你没有把脸擦干净而骂你,又在为你的鞋脏而骂你。……早餐时我也在找毛病。我骂你把食物打翻,吃饭时候狼吞虎咽……看见你跪在地上打弹珠,把长袜都磨破了。我完全不顾你的面  相似文献   

9.
《湖北教育》2011,(12):19-19
上学的路上,家长帮孩子背书包的现象司空见惯。家长背书包并非因为书包太重,而是为了“爱”孩子。在生活当中,家长如此“爱”孩子的事情远不止这一件。  相似文献   

10.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接受着各种信息。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头顶的天空永远明朗,孩子喝着的水绝对纯净,孩子所走的路总是平坦。更多的时候,孩子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在正反面的交锋中成长。因此,我们教师应用自己的爱去帮助、引导学生。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需要给孩子很多爱,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把“爱”给他们呢?  相似文献   

12.
当他人问起你"爱"的含义时,你是如何去表达说明?我想说的是,当所有被提问的对象是老师的时候,"爱"这个词的定义一定很简单,爱就是与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共同分享的礼物。  相似文献   

13.
爱心教育是最稳固、最持久,最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关怀和慈爱下茁壮地成长,健康快乐地学习。老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爱护、一种鼓励、一种引导、一种帮助。现在的学生非常的需要关爱,不管我们眼中的“好学生”,还是“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鼓励和帮助。在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下,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将会更有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没有爱,就没有师德,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诗里反复吟诵,提倡教师要“发现小孩”,“了解小孩”,“信仰小孩”,“解放小孩”,“变成小孩”,表达了他对儿童炽热的爱。我们尊敬的斯霞老师,用70多年的教育实践揭示的教育真谛,也是一个“爱”字!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12,(16):16
杨东平在2012年5月16日《福建日报》撰文指出:孩子个性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主要是家庭的功能,只有父母才能一对一地、深入地、无微不至地观察、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提供的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基本教育。所以,西方国家的学校为家庭教育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人们将其称之为“留守孩”。如何解决“留守孩”问题,不仅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及其家庭的和睦,它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其实它关系到下一代中国农民知识化,关系到我国教育公平性,社会和谐发展和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问题。对于“留守孩”问题,于都县“留守孩关爱工程”的做法非常值得称道。我们刊发此文旨在引起全社会进一步对“留守孩”问题的重视和关注,让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的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有太多的坏事、太多的伤害都是以“爱”的名义做出来的。似乎只要是出于“爱”,就可以不顾他人的权利.肆元忌惮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国家以爱的名义监督百姓,老板以爱的名义剥削员工,妻子以爱的名义调查丈夫,老师以爱的名义惩罚学生。最近,媒体上又频频曝出子女读书,父母陪读的现象,这无疑又是中国父母“爱”孩子的具体表现。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从中国到美国到英国,有些父母甚至不惜举家搬迁,就为了能继续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殊不知,他们的这种做法正在把孩子们变成一种残废,一种思想、精神和人格上的终身残废。  相似文献   

18.
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为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新的社会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课题,特别是仍然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他们构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弱势群体,其生存和教育现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利于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将对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严重阻碍,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国东 《班主任》2013,(5):56-56
宇晴是高二上学期转入我校的。送她报到时,她母亲哽咽着告诉我,孩子的父亲十年前因车祸永远地离开了她们,母亲怕孩子受委屈,一直没有再婚,希望我能多关照孩子。看着宇晴瘦小的身躯,我心中顿时生起怜悯之情,连连答应她母亲一定不让她失望,因为宇晴是我班唯一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