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伴侵害是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重要风险预测因素,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采用问卷法对1347名初中生进行研究,考察心理需求满足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亲子关系、感觉寻求等之后,心理需求满足可显著中介同伴侵害与青少年身体、关系攻击的关系;(2)意向性自我调节可显著调节中介过程"同伴侵害→心理需求满足→青少年言语、身体和关系攻击";具体而言,同伴侵害可削弱高意向性自我调节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满足,进而增加其言语、身体和关系攻击,然而,这些中介效应在低意向性自我调节青少年中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巢湖市1所幼儿园的441名儿童为测查对象,运用幼儿同伴侵害问卷、师幼关系问卷(教师版)及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来考察师幼关系在幼儿同伴侵害与社交焦虑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女孩亲密性、满意度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孩,而男孩的冲突性发展水平则显著高于女孩;同伴侵害、社交焦虑及师幼关系年龄差异显著,但无性别差异;同伴侵害与亲密性、支持性及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冲突性、儿童社交焦虑及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满意度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满意度在幼儿同伴侵害与社交焦虑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校联结问卷、学业成绩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对410名四、五和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早期青少年感恩与学业成绩、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学校联结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感恩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感恩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学校联结在感恩与学业成绩关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感恩与网络成瘾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沉浸感与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采用网络游戏沉浸感问卷,网络游戏认知偏差问卷,同伴网络游戏使用状况问卷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初一至高三140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网络游戏成瘾与沉浸感、认知偏差、同伴玩家比例呈显著正相关;沉浸感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认知偏差在沉浸感与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中起部分中介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同伴侵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将考察抑郁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应对策略的调节作用.采用多维同伴侵害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应对策略量表对1646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现:(1)同伴侵害负向预测学业成绩;(2)抑郁在同伴侵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应对策略调节了中介模型的前半段路径...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青少年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体育锻炼满足感量表(PTS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同伴关系量表(PRS),对603名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表明:(1)锻炼满足感、自杀意念两个维度均存在性别上差异;(2)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显著正相关,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同伴关系和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3)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对自杀意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锻炼满足感不仅直接抑制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还会通过提高同伴关系间接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青少年世故性、同伴依恋与青少年行为及情绪问题的关系,检验同伴依恋在世故性与行为及情绪问题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中文修订版、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自评版)对郑州市38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同伴依恋、世故性以及行为情绪问题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同伴依恋在世故性与行为及情绪问题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9.66%.结论:同伴依恋、世故性及行为情绪问题间的关系密切,世故性通过同伴依恋影响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和情绪.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同伴排斥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内在心理机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量表、自尊量表、防御机制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福建省3所综合性高校共12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同伴排斥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P<0.01),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1),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18,P<0.01)。②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13,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学习投入之间均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5,0.01,并也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是-0.02;自尊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大学生学习投入之间仅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6,-0.07。说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具有预测效应,既包括排斥的直接效应,也包括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的影响机制,考察同伴关系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校园氛围的调节作用,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特拉华州校园氛围调查量表、同伴关系问卷对148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3)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的直接效应受到感知校园氛围的调节。结论: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适应有促进作用,且感知校园氛围水平越高,影响越显著。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对校园氛围的看法,若孩子感知的校园氛围水平较低,则家长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到改善教养方式,促进其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其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校联结可显著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心理品质的发展,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采用问卷法对177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考察意向性自我调节在学校联结与高中生未来取向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感恩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意向性自我调节显著中介学校联结与未来取向的关系;感恩显著调节学校联结与未来取向的直接路径,以及学校联结通过意向性自我调节影响未来取向的中介路径.学校、教师和家长应采取措施,增强高中生的学校联结水平和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同时注重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心理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使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邯郸市189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初中生感恩、学习投入和学业成就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感恩、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感恩与学习投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就;学习投入在感恩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大学生同伴依恋与冒险行为的关系,考察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尊量表以及青少年冒险行为量表对28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同伴依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冒险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自尊皆显著负相关;自尊与冒险行为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同伴依恋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在依恋回避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在依恋焦虑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327名西南地区留守儿童施测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OC-13)、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中的同伴依恋分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均显著高于男生;(2)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远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前者显著负向预测后者;(3)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因此,可通过调节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和同伴依恋水平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初中生互联网使用特点及朋辈压力对初中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开展青少年上网保护提供有益参考,采用中学生网络使用特点问卷、朋辈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量表、朋辈网络过度使用态度量表、网络使用朋辈压力量表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28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初中生朋辈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和态度、网络使用朋辈压力均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显著正相关,(2)网络过度使用的朋辈行为和态度、朋辈压力均能显著预测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3)网络使用朋辈压力在网络过度使用的朋辈行为、态度与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亲子依恋对寄宿制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及师生关系的调节作用。以1810名寄宿制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亲子依恋、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年级后,亲子依恋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能够在亲子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且这种间接效应会受到师生关系的调节。研究结果为提升寄宿制小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干预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初中生对父母、对同伴的沟通姿态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以及初中生对同伴的沟通姿态在其对父母沟通与同伴关系两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州市八所初中学校的383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与父母还是同伴的沟通过程中,初中生都不倾向使用不一致的沟通姿态;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使用指责型沟通.初中生沟通姿态表现出不同的年级发展特点:年级越低越倾向使用指责型沟通,年级越高越倾向使用超理智型沟通.初中生同伴关系基本良好,初一到初二的同伴关系水平有所下降,到初三阶段开始回升.初中生对父母采用不一致沟通的倾向性越高,则对同伴采用不一致沟通的倾向性也越高.初中生越倾向对父母使用打岔、指责沟通或越倾向对同伴使用打岔、指责、讨好沟通姿态,则其同伴关系越差.初中生对父母打岔的沟通姿态不能直接影响其同伴关系,而是通过两种途径(对父亲打岔→对同伴打岔→同伴关系;对母亲打岔→对同伴打岔→同伴关系)间接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元薇 《教师》2015,(5):17-18
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作为初中生主要的社会关系,对其性格和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编《初中生亲子关系量表》对100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亲子关系质量不同的被试,其同伴关系各维度平均分差异显著,表明被试亲子关系与其同伴关系在质量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初中生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年龄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文化适应压力理论和情感理论,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讨同伴关系在转学行为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转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各种心理问题明显。转学后,女生、九年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以及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转学行为和同伴关系分别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显著负、正相关;同伴关系在转学行为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为减缓转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应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注重入学仪式,树立转学生的身份归属感;应以人际情感支持为核心,注重差异关怀,弱化转学生的身份疏离感;应以和谐同伴关系为路径,注重合作文化,强化转学生的身份融入感。  相似文献   

19.
使用中学生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对548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亲子关系(包括母子关系、父子关系)质量不同的被试,其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各维度(肯定与支持、亲密感、满意度、冲突与惩罚)平均分差异显著,表明被试亲子关系与其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在质量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相关系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显示,被试亲子关系各维度(肯定与支持、亲密感、满意度、冲突与惩罚)与师生关系相应维度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其与同伴关系相应维度的相关系数,表明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联系的紧密程度显著高于其与同伴关系联系的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400名“90后”大学生,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较高,社会责任感包括自我责任行动、他人责任行动与社会责任行动3个结构维度;(2)家庭支持与自我效能感、自我责任行动、他人责任行动与社会责任行动均显著正相关,同伴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社会责任行动均显著正相关;(3)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支持与自我责任行动、他人责任行动、社会责任行动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同伴支持与社会责任行动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