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池州学院学报》2014,(1):F0003-F0003
池州学院“乡村发展与法治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池州学院所属的一个开放性的、致力于区域乡村发展与法治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2.
《池州学院学报》2013,(4):F0003-F0003
池州学院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2月,是专门从事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研究、开发与咨询工作的研究机构,是服务社会建设和企业发展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3.
正成立于2013年2月,是由池州学院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科研以及通俗文学研究相关人员组成的学术团体,中心以张恨水史料的搜集、整理为基础,通过对张恨水小说创作实践、现象的研究,探讨通俗小说创作理论以及小说创作与市场关系等规律,进而延展至中国现当代其他通俗文学作家的研究。中心现有研究人员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1人。中心主要目标:(1)立足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张恨水年谱》,搜集、整理20世纪中国现  相似文献   

4.
《池州学院学报》2014,(3):F0003-F0003
正池州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中心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为学科支撑,开展多学科交叉与应用研究。研究中心围绕池州市农业物联网与环境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池州学院学报》2014,(6):F0003-F0003
正先进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研究中心依托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子技术科学两大学科的科研队伍,立足于前期开展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基础,预期在先进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数字化、先进材料制备与成形过程控制智能化、制备工艺环境友好化、成形产品精密化方向开展进一步的融合、协作,努力推动学科间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致力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先进材料工业化规模上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池州学院皖江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中心以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为学科支撑,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与综合研究。研究中心直接面对皖江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开展针对性课题研究,支撑学科与专业发展,培育学术研究团队,服务皖江城市带建设。  相似文献   

7.
《池州学院学报》2014,(4):F0003-F0003
池州学院女性与性别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中心以池州学院中文系和池州市妇联为依托单位,实行主任负责制,采用“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校地协作”的运行机制加强与兄弟高校的研究机构和地方妇女组织合作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是隶属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科研机构,是在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委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作家研究机构。“中心”特聘中国作家协会蒙古族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特·赛音巴雅尔为“中心”主任,聘请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国家民委文宣司司长金星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包明德等为“中心”顾问。“中心”以研究少数民族作家和少数民族文学,收集、珍藏、展示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大力宣传少数民族作家为己任,将努力把其建设成为我国研究少数民族作家和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基地。“中心”自筹建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布赫亲自为“中心”题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占荣、校长陈中永亲自主持并召开了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中心”主任特·赛音巴雅尔同志为“中心”的建设积极奔走,曾奔赴多个省、市、自治区联系作家、征集作品。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紧张等备,“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于2005年9月15日如期举行,同时与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联合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展和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出席揭牌仪式暨作品展和研讨会的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原国家民委副主任文精,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利民,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建成,自治区政府党组成员、顾问周德海等有关领导。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主持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陈中永教授致开幕词,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各省、市、自治区少数民族作家们的光临,并祝贺这次揭牌仪式、作品展览和研讨会圆满成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对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的成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展开幕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中宣部文艺局助理巡视员路侃代表中宣部文艺局宣读了致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的贺信。贺信里写道,欣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暨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展开幕,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召开,中宣部领导十分关心,中宣部文艺局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是我国文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艺事业,对于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维护国家统一,具有独特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更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助推力。  相似文献   

10.
正池州学院区域产业经济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研究中心以服务地方为宗旨,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扎根于皖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面向地方和省内外开展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和教育培训工作。依托自身在区域产业发展研究领域中的学科专业优势,重点研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向政府和企业提供高质  相似文献   

11.
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乡村旅游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本应协同发展,相辅相成,但目前数字乡村建设未能全面赋能乡村旅游业发展和结构转换。构建数字乡村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理想模型,以乡村旅游和数字建设较发达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协同发展存在的不足,从顶层设计、区域联动、技术应用、资金保障、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探索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互惠共赢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池州学院省级特色专业历史学于2011年立项。历史学专业是我校设置较早的专业之一,历经30年的积累与建设,已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学术和教学梯队。现有专任老师17人,其中,教授5人(二级教4曼2人),副教授8人;博士9人,硕士7人;安徽省学术和技  相似文献   

13.
14.
21世纪以来,"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全世界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环保法律制度建设自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低碳经济"也给我国环保法制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命题。我们应完善环保法制建设,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是依托历史学专业组建的首批院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何根海教授。多年来,本学科立足于学科硬件和软件建设,致力于提高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9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  相似文献   

16.
《池州学院学报》2010,(3):F0003-F0003
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是池州学院响应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建设”战略、并强化我院“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特色而成立的专门性学术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7.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内源性要素。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育由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均呈现“悬浮”的发展样态而面临困境:在生源危机中漂浮的乡村学校、“走教”的乡村教师、学习内容与个体生活相脱节的乡村学生。振兴乡村教育既需要外部赋能,也需要内部变革,通过建设教育生活与学生个体生活相融的课程体系、“城”“乡”融合的教师共同体、“村”“校”相融的乡村文化等措施,激发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探索多方融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诞生于党的十九大,其主旨在于优化乡村发展水平,提升地区间的均衡发展能力与资源利用效率,为全面促进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作为我党的基础与精华,红色基因已经融入每一位中华人民的心中,是价值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十分重视乡村振兴战略,而红色基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应该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因此,需要将红色基因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进行充分的弘扬与发展,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9.
玉溪市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向广大农村延伸的产物,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为此,应该科学编制规划,建立最佳结构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制定标准,强化管理,示范推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集资金;完善政策,深化改革,调动各方积极推进旅游农业发展;深挖文化内涵,突出特色品牌,并将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统一推进,提高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狠抓宣传促销。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通过调查分析从定位、规划、环境、营销等方面为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即理清内涵,确立乡村旅游定位,制订规划,指导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打造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强化营销,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