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优势,构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为辅助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是改革传统语文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已经融合到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中,它主要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最终达到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变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时代呼唤。一、信息技术将语文阅读量拓宽,从而培养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掌握和使用信息资源,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运用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运用信息技术,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开阔阅读视野.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紧扣语文教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采用加强课外阅读教学,采用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差、对多媒体感兴趣的特点,提出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该模式指导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研究表明,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和阅读能力都有较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名著阅读对于提高初中生文学素养以及写作能力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在阅读名著中使用分阶段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它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阶层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并根据其能力分阶段进行教学,可以利用多种不同形式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适时指导、设计课堂互动学习的方案,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交流,促进不同学生的观念碰撞。本文也将针对分阶段对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案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沟通学生、教师、文本的桥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搭建起情感体验的语境,依靠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展开阅读训练,能够使教师开阔眼界,激发语文教师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阅读能力提高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阅读中所体现的价值及应用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应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以读悟写,以读促写,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读写能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多媒体指导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开拓学生的想像思维;运用多媒体积累词句,帮助学生“厚积”而“薄发”;借助网络,博览群书.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一步以读促写,让学生们喜爱读书、轻松写作.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的阅读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阅读是主渠道。笔者认为,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生动的语言、实物展示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海上Et出》教学伊始,利用多媒体出示海上日出的图片并播放悠扬的乐曲,再结合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很快地投入到本课的阅读中。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语文阅读习惯及能力能够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运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实例认真分析自主阅读与教师引领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小组合作等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而听说读写中最最重要的则是读,当然这个读不是指简单的读文章,而是指一种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应该运用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指导、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活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关注学生的成长,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但是,多年来,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得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即使在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之后,许多语文教师也没有改变这一模式,只是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表现得五彩纷呈,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这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中职语文教学要担负起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本文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势,引领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激发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写作是阅读的深化,能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课内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想象补白、迁移运用等,课外让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发展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走进社会的不同领域当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助力就成为需要全面思考的关键问题。由于写作能力可以直接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并且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直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对初中生而言,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是现阶段教学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主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引导,丰富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素养和综合水平,继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更应该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其阅读能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其语言运用的关键环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项语言技能。阅读是对材料信息的汲取,然后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语文水平的切实提升显得至关重要。老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奠定语文基础的时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玉昌 《甘肃教育》2020,(6):155-155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情,这可以为他们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读"与"想"的能力;通过整体的阅读,增强学生的语感;大声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技术界权威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性阅读能力。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更多的是教师牵着学生围绕文本朝着事先预设好的问题走,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的主动性、阅读体验和感受都没了,更谈不上提高阅读质量和创新能力了。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阅读教学,从而一改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给阅读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阅读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呢?这是我们共同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从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实践性比较强,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可以促进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激励学生自主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