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本学者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中很多材料可以订正今本《史记》.该文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为底本,吸收《校补》的相关成果,参考相关文献,对表、世家、列传部分的正文进行考校,以期有助于《史记》的校勘研究和《史记会注考证校补》的整理.  相似文献   

2.
《史记》与《战国策》所记载关系密切的事件约有九十多件,其中存在大量的异文现象。本文试对其异文进行校勘。并考证其正误。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用考证、比较和分析的方法指出《屈原列传》一文在记载屈原生平事迹和反映当时历史背景时存在的疑难和失误,以期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本文将《屈原列传》记事的疑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叙事紊乱,次第颠倒。二是交代不明,背景不清。三是情理不合,事理不明。  相似文献   

4.
《史记·货殖列传》的体例问题是一个老而未决的问题,自明代至今,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谈说、研究的言论、论文不断,但大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其实对《史记·货殖列传》体例的分析判断,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看作者司马迁自己怎么说的,二是看本传具体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三是看《货殖列传》与《史记》中其他人物传记写法是否类似.从这三个方面对《史记·货殖列传》考察、分析、判断,《史记·货殖列传》的体例应属人物列传.  相似文献   

5.
研究《史记》,其史料来源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司马迁在撰写这部远古到西汉武帝时的史书《史记》时从《诗经》中直接和间接吸收引用了许多素材,对《诗经》进行了广泛的引用及深刻的论述,而这些引用和论述对《史记》的创作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史记》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清代李景星曾撰《史记评议》,对《史记》进行了逐篇的介绍和研究,但内容过于简单。故有必要按照《史记评议》的形式编一部《史记题评》,以引导人们正确地阅读《史记》。现选《平原君虞卿列传》等三篇“题评”刊出,进行一些必要的读解。  相似文献   

7.
徐珊珊 《文教资料》2012,(34):21-22
《史记》和《汉书》都是非常重要的史学著作,且二者关系较为紧密,汉高帝刘邦元年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的史实可互为佐证,现以中华书局出版的金陵局本《史记》作为底本,校以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先谦《汉书补注》为底本的《汉书》,对其中列传部分进行重新校读,以札记形式整理成文,期望对阅读和研究《史记》、《汉书》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性历来都受到世人的推崇。以其中一篇代表作《廉颇蔺相如列传》为剖析对象,按文学作品诸方面的特点作粗浅分析,旨在进一步地说明《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9.
侠客形象源远流长,在先秦的古籍之中已经有了对于侠的看法的记载,在《史记》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完整、成熟的侠客形象,司马迁通过对侠客的描写肯定了侠士的一些行为,褒扬了侠义精神,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道德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史记》人物列传的叙事中有很多议论。这是司马迁对前人叙事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史记》叙事中的议论,功能重要,特点明显,很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1.
纪传体是将人物事迹与时间结合而成的文学有机体,用来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体例是由司马迁首创,但却不是凭空而来,很大程度与司马迁所据的材料——尤其是战国文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战国策》是《史记》中战国部分的主要资料来源,司马迁根据行文的需要和纂史的标准,对其采取了基本全录、概括改写等方法,使杂散于《战国策》中事件,更加条理、通顺、简洁,使之成为较为合理真实的史料。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以清代金陵书局本为底本,时有校勘不精而误排之处。中华本《史记》初版再版亦有不同,再版改正了初版的一些讹误,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讹误。列中华本《史记》在校点方面的相关问题凡36条。  相似文献   

14.
袁中道是"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其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优,而小品文又占据其散文创作的大部,且成就突出。袁中道的传记小品文称得上篇篇精彩,在中国传记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对袁中道的传记小品文的研究入手,探讨《史记》章法和笔法对袁中道传记小品文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在《史记》的一些纪传中,使用了类传方式写人叙事,但《史记》中到底哪些传纪属于类传,至今人们没有完全搞清楚。《史记》中的类传共有《外戚世家》《刺客列传》《循吏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货殖列传》等11篇。《史记》中的人物类传具有先议后叙、详略结合两个鲜明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由于流传年代久远、辗转抄写等多种原因,《史记》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前后矛盾的舛误。本文通过对照《十二诸侯年表》及《六国年表》阅渎《秦本纪》,共找出前后矛盾的地方20处,并以《史记》别处记载和相关专著进行校勘。  相似文献   

17.
秦作为第一个统一天下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籍,《史记》中的很多篇章都有关于秦历史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秦族由弱到强发展的线索。研究秦地和秦人文化,探讨秦地域文化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秦人的民族心理和成长历程。秦地域文化特点包括:尚武好战的民族性格,出于自然的人情人性,重利轻礼的功利性倾向和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从史学角度分析,《史记》中的口述史料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使历史记载更加细节化,使论据坚实充分;从文学角度分析,口述史料使历史记述更加生动形象.分析司马迁记载口述史料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既是对传统史学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汉代史料匮乏的有力补充;从主观上讲,是对民间文化的重视,是“成一家之言”的必要践行.  相似文献   

19.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通过记载中国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来探讨天道与人道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历史的兴衰变化,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史记》的写人艺术主要通过运用多种叙述手法,突出人物的主要思想性格;对人物和事件进行一定的艺术再创造;注重提炼人物语言,达到简洁生动的刻画人物的目的;善于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描摹刻画人物。《史记》的体例和写人艺术对中国史学和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