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花园的修建及珍藏。建福宫花园,位于紫禁城的内廷西六宫之西北部,俗称西花园。乾隆七年(1742)开始兴建,乾隆二十八年(1763)竣工。花园占地4000多平方米,园内建筑以延春阁为中心,北有敬胜斋、吉云楼;西为碧琳馆;西南有静室;南有略呈月牙形的堆山、玉翠亭;东有游廊;东北有静怡轩、慧曜楼;东为建福宫、抚辰殿等。建福  相似文献   

2.
一对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同时举起最后一棒火炬.肩并肩绕场跑一周,然后点燃圣火台。组织者想用他们来象征国家团结和族群融和。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新闻周刊》2005,(2):67-67
生物学家最近说,香蕉已经数千年没有过有性繁殖,由此产生的缺少基因多样性的问题,使香蕉不能对抗病虫害,甚至可能在十年内绝种。  相似文献   

5.
杨鸿 《军事记者》2010,(10):58-60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以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官兵为主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10年8月9日凌晨紧急驰援灾区。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杨鸿和梁怀强跟随工兵团官兵,做全程跟踪报道。工兵团官兵牢记服务人民的宗旨,连续奋战,争分夺秒,全力搜救幸存者;部队新闻工作者在条件异常艰苦的灾区,忠于职责,废寝忘食,与抢险救援部队同甘共苦。高标准完成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6.
李殿元 《兰台世界》2016,(2):123-125
甲骨文是形成于商代的成熟文字,在甲骨文之前,应该还存在远古文献,这在古代的典籍中是有大量记载的。例如《尚书》中的《虞夏书》,《左传》和《国语》等先秦典籍中记载的《夏书》《夏训》《夏礼》《夏时》《夏令》及《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就是夏代甚至比夏代更早的远古文献。遗憾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对远古文献缺乏保存意识,所以许多远古文献在此时期都遗失了。  相似文献   

7.
9月17日,传出原诚成文化(600681)董事长、投资《希望》等知名杂志的湖南商人刘波逃匿海外的消息。 据媒体披露,在逃匿之前,他已因涉嫌“金融诈骗”等多项罪名,被司法机关传唤。逃匿发生在其被“监视居住”期间。  相似文献   

8.
藏书楼作为我国古代供藏书与阅览的机构,到了民国时期,随着图书馆的出现,一般认为藏书楼的称谓就此被取代,藏书楼及其文化逐渐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民国时期藏书楼称谓仍然存在于时人的日记、文章及著作中,即使其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加之私人藏书楼的保存与开放,其称谓并未完全消失;另一方面,新式建筑中仍然沿用藏书楼称谓,新式图书馆中也依然建有藏书楼,其文化是一直得到延续的。藏书楼的称谓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也代表了时代的变迁及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上世纪30年代初,云南省城昆明开通环城马路(环城路)。其线路经由现今北京路(塘子巷口至省军区大门)、鼓楼路东段、圆通北路、一二·一大街、西昌路、环城南路(云纺至双龙桥)、塘双路(双龙桥至塘子巷)等路段,环绕市区东西南北。这条环城路建成时全长近11公里,路宽12-16米,分别在城南、城北两度跨越盘龙江。城南跨江桥沿用始建于清代的双龙桥。城北跨江桥为新建石拱桥——螃蟹桥,因位于盘龙江畔螃蟹石而得名。上世纪60年代末,盘龙江入城段截弯改直  相似文献   

10.
11.
《档案与史学》2008,(9):3-3
徐家汇藏书楼毗邻上海徐家汇商业区,由两幢漂亮的西式小楼组成。它在近代上海甫-一出现,就留下了独特的^、文历史印迹,而晚明文学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则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徐家汇藏书楼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汇藏书楼现为上海图书馆的组成部分,以收藏建国前报刊和宗教图书为其特点。本文着重介绍其早期情况,以供研究上海图书馆事业史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的几个作家,都陆陆续续在不恰当的年龄死掉了。 第一个是苇岸。我很喜欢苇岸的文字,干净、简洁、有力、节制,就像一碗用好米煮就的饭,米粒洁白、饱满、匀称,芳香四溢,你可以不用任何菜就直接吃下去,而且吃的时候会感到欣喜与踏实。他的文字宜带到野外去读,一个人找个清净优美的地方,比如说一一面草坡,一段湖岸,一处森林边上……苇岸的文字是不宜讨论的。  相似文献   

14.
徐家汇藏书楼(后简称藏书楼)创建于清道光27年(公元1847年)。1897年改造成具有梵蒂冈风格的西文书库和中国古典风格的中文古籍书库。上海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该楼。1956年以后政府又将《亚洲文会图书馆》、《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新闻图书馆》等8个馆的部分资料归并到藏书楼,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使书写文字和印刷文字成为有意义事物的一道程序。如果所写的或所印刷的文字没人看,那么这种存在只是一种沉默的存在,直到有人看它时才会结束沉默。中国的阅读习惯是否已经消失?我认为还远没有消失。现在的“网民”不过数千万人,头几年迅速增长的趋势变得缓慢了,这是由于中国有条件上网的人目前还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来说,在广大的农村地带不是阅读习惯消失的问题,而是还没有形成普遍的阅读习惯。“村村通”  相似文献   

16.
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中心原贤后街的38号大院(现中共兰州市委西边),作为私宅,住着朱姓一家人,素被街坊邻里称为朱家大院.这座精美的建筑,是清朝中叶,朱氏先人从郑家台家人手中买来的.主建筑是一座坐北向南、具有典型兰州特色的两进四合院.  相似文献   

17.
我退休前在徐家汇藏书楼工作。楼中的外文古籍负盛名于世。我每接触这些古籍,总是爱不释手,进书库后总是流连忘返。在这里我见到了第一部先秦典籍的拉丁文木刻本,也见到了徐光启所译《几何原本》的底本。这些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之路的著述,以及徐光启、李之藻、利玛窦、殷铎泽、钱德明等文化交流的使者,宛如繁星点点嵌缀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苍穹上。吸引我的还有这些古籍所宣示的那种艺术底蕴,印刷和雕板的图案、字体清丽古朴,人物传神欲动,历数百年而线不断,纸不碎,  相似文献   

18.
"其实不管是自己付出辛苦,还是取得的成绩,都会成为如烟的往事随风而去.关键是自己年轻时曾经去过这个地球上最南的一个地方,在那苍茫的蓝天冰穹之间,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了很多值得留恋的记忆."2006年2月18号,我们乘坐直升飞机离开中山站前往停靠在外锚地的雪龙船返回祖国.当天晚上,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句话的时候,离开祖国已经有3个月.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使书写文字和印刷文字成为有意义事物的一道程序.如果所写的或所印刷的文字没人看,那么这种存在只是一种沉默的存在,直到有人看它时才会结束沉默.中国的阅读习惯是否已经消失?我认为还远没有消失.现在的"网民"不过数千万人,头几年迅速增长的趋势变得缓慢了,这是由于中国有条件上网的人目前还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来说,在广大的农村地带不是阅读习惯消失的问题,而是还没有形成普遍的阅读习惯."村村通"的电视普及政策从电视覆盖率看已经超过了90%,但是很多通了电视的地方,画面模糊,接收效果很差,可选择的频道也只有几个.对于中国大多数生活在乡村的人来说,主要是要达到基本的文化水平、具备基本的培养阅读习惯.而电子媒介,能够接触到电视已经是幸运的了,全民接触网络传播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20.
一对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同时举起最后一棒火炬,肩并肩绕场跑一周,然后点燃圣火台。组织者想用他们来象征国家团结和族群融和。严重超支的运营费用,永远都在维修的体育场,30年才还清的巨额债务——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常常被当作反面教材,警告以后的奥运主办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