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迁移"在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知识间的迁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将"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应用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认为:大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这门课程的良好方法之一是学会应用学习迁移,教师应该积极促成学生学会学习迁移,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这样不仅对本门课程,就是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形成积极的迁移作用,从而整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学习迁移理论,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有助于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在教学目标上,教师要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策略上要重视迁移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迁移理论指的是两种学习相互刺激和反应产生的类似性效果,反应相同的两种学习刺激相近,能发生正迁移。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积极促使学生进行正迁移,促使学生获得更多收获。利用学到的技能、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是迁移的过程。教师要促使学生积极展开此类学习活动,积极解决问题,获得迁移。一、联系文本,理解迁移迁移能否很好地实现,需要看迁移双方相互之间是否具有共同要素。教师可以联系文本的内容促使学  相似文献   

4.
知识的迁移一直都是教育的十分重视的课题,有"为迁移而教"的口号。现在新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学生学习中知识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深入揭示学习的本质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对促进学生科学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很重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的具体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创设与运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通过变式训练,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迁移"有两种情况,一是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影响;二是负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学习上的迁移现象普遍存在于各门学科之中,教师如能运用迁移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所谓迁移理论,运用在教学上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来龙去脉体现的是主动接受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强迫式、填鸭式说教的过程。迁移理论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对传统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的否定。迁移理论对于学生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在此背景之下,研究如何将迁移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学习迁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并探讨了英语学习中的迁移条件和促进英语学习迁移的策略,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大概念"位于"数学课程学习中心",蕴含着数学知识本质,牵引着数学知识结构。"大概念"有助于整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促进学习迁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结构、追溯本源、抽取要素等,提取"大概念"、解读"大概念"。作为教师,要自觉地引导学生应用"大概念",用"大概念"建构知识、关联知识、简化知识等。寻找"大概念"、抽取"大概念"、解读"大概念"、应用"大概念"等将成为重塑师生教学的新原点和新样态。  相似文献   

9.
学习迁移理论是关于一种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的基本学习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已深刻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各个层面。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对教学形式进行积极的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创设知识迁移途径,引导学生构建新知要想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诱导学生积极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情境创设"。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一条途径,让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得以迁移,让他们利用自己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构建或创造与之相关的新的数学知识点,将是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比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教师可给学生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复习长方体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形成。"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笔者欣喜地发现"自主、合作"的课堂真正改变了原来"教师讲为主"的"牵引"的课堂、"满堂灌"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学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我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思考。请看片段回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  相似文献   

12.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会对学习产生消极作用。其实,只要运用得当,"负迁移"同样可发挥积极作用。在数学教学借助"负迁移"可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验证和数学辨析,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技能过程中,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会在情境、思维习惯、处理方法等方面产生影响,称为迁移;其中产生积极影响的,称为正迁移.平常说的"举一反三","举"有概括之意,"反"即迁移.[1]如果教师在讲授物理的过程中,能积极有效地利用迁移规律,使学生揣摩、领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那么其物理学习必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课本中有很多相互关联的知识点,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知识自然效率更高,运用学习某种知识或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从而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迁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迁移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学习迁移,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结构,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论述了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掌握语言迁移有助于在英语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积极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说"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说、大胆地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地让学生"说",让"说"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7.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作用,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应用.两种学习之间的作用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就称为正迁移,如方程的学习有助于不等式的学习;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就称为负迁移,如日常生活中的垂直概念对几何中的垂直概念往往会产生负迁移.从数学教育的目的看,应该追求的是正迁移.即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达到"闻一知十"的境界,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不会学习并非天生愚笨,而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特别是缺乏有效的学习迁移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学习迁移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学超 《海外英语》2022,(23):102-104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外语学科的教学知识点之间有着联系密切的特点,对新知识的传授要依赖于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师对新知识进行传授的过程也是出现迁移现象的过程。在外语教学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有助于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外语知识的理解,更好地融会贯通语言知识。该文在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影响外语学习迁移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学习迁移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机械地迁移物理知识的过程,也不是学生模仿的过程,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协助下建构知识的过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完善物理课堂目标教学的操作体系,有助于大面积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