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月刊》2011,(3):27-27
狗咬耗子 狗和猫伺候着同一主人。猫因频频咬到耗子不断受到主人奖赏。狗就难多了。小偷是咬不着的。换句话说,被咬着的都不是小偷。咬着人不是,咬不着人也不是。真是做人难,做狗更难。在进退两难之际,狗偷了一根猫啃剩的骨头拿来向狐狸讨教。狐狸诡秘地说:"你也咬耗子不就得了?"  相似文献   

2.
"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碰见人咬狗,捡起狗来砸石头,却被石头咬了手。从来不说颠倒话,毛驴骑着老头儿走……"各位看官,听了上面的话,你们一定会说:"鹏鹏又在说什么胡话了?"鹏鹏告诉你,他没有说胡话,他在构思一篇幻想故事哩!("什么?胡说八道也能编出一篇幻想故事来吗?"看官们瞪大了眼睛。)\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狗咬人上不了报纸的头版,因为这类事太多了。但如果人咬了狗,那倒可能成为头版新闻。  相似文献   

4.
李琳 《中学生英语》2002,(16):18-19
有人说,狗咬人上不了报纸的头版,因为这类事太多了。但如果人咬了狗,那倒可能成为头版新闻。  相似文献   

5.
会漂的石头     
王凤娟 《成才之路》2011,(24):6-M0003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先生摇摇头;有人说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张先生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先生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速度!”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相似文献   

6.
政治演讲语篇中的人称代词有很强的人际功能。笔者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分析了骆家辉北外演讲辞人称代词所承载的人际意义。通过分析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在语篇中的人际意义,说明人称代词的巧妙应用能有效地表现演讲者的权威、地位和身份,吸引听众的注意,增强演说的互动性,和听众建立适宜的关系,使演说更具说服力,从而达到其特定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7.
"伊宁",当地民族语称"固尔札",这个地名的起源,并非起于清代,并非源为准噶尔蒙古语,而是起源于唐代通行西域的商业用语,古波斯语中亚方言粟特语:"苦日则儿—金乳香",陆路香药贸易衰落后,粟特人或突厥人将其讹变为"固勒札—花园",到清代再演变为"固尔札—盘羊"和"金顶寺"。海努克的起源亦非准噶尔蒙古语,而是粟特语:"哈纳努克—银房子",准噶尔时期演变为"海努克—犏牛"和"银顶寺"。  相似文献   

8.
周冬芽 《成才之路》2009,(11):49-49
“大母鸡,下白蛋,没有妈妈怎么办?跟狗走,狗咬我;跟驴走,驴踢我……”同学们大声朗诵的跳绳歌谣。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9.
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的故事一直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尽管这一故事似乎已经陈旧。一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一只苹果砸醒了牛顿,让人类成为机械时代的人;一只苹果握在乔布斯的手里,帮助我们走进了IT数码时代。看来,苹果是有"魔力"的。不过,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也许不在于那魔器般的"苹果",抑或应当这么说,在魔器般的"苹果"的深处到底是什么。有人这么认为,乔布斯的成功不在"苹果"本身,而在于他对着"苹果"咬下的那一口。他"咬"得如何与众不同?他为什么这么去"咬"?其实他"咬"的是"智慧之果",他"咬"得与众不同体现了他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时应注意的"三度",即设计作业注意"梯度"、"广度"和"参与度",来实现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的"三再"目标,即帮助学生进行"再感悟",实现内容的"再拓展",有利于学生的"再实践",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罗海燕 《学语文》2012,(2):60-60
是"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字典家族中也出现了百家争鸣。为了弄清这一词语,我不妨做一回"书架上的老鼠",咬一咬嚼一嚼这个词!我查阅了30多部字典,有的是"暗度陈仓",如:《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有的是"暗渡陈仓",如:《汉语成语字典》、《中华成语词典》、《中华成语大词典》等。更有"度"、  相似文献   

12.
汤振洪 《现代语文》2013,(10):66-67
倒文也叫倒装,是语言上故意颠倒语法或逻辑上的普通顺序而成的一种修辞格。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将倒装分为两类,一类叫随语倒装,另一类叫变言倒装,认为随语倒装"大多只是语次或语气上的颠倒,并不涉及思想条理和文法组织",而变言倒装则与之不同,"往往涉及思想条理和文法组织"。  相似文献   

13.
"大母鸡,下白蛋,没有妈妈怎么办?跟狗走,狗咬我;跟驴走,驴踢我……"同学们忘我大声朗诵的跳绳歌谣,深深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14.
《实话实说》节目中模糊限制语的维护面子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限制语概念自提出以米,吸引了不少学者的注意。本文借助于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选用央视一套的《实话实说》节目为语料,从维护"自我面子"、"对方面子"以及"听众面子"这三个维度探讨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维护面子的有效策略在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的角度,根据Lakoff的理论,分析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说《我们将去向何处》中的旅程式隐喻。分析表明,旅程式隐喻通过指称频繁的、司空见惯人类活动"旅程",构建其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尽量多的共同点,能很好地打动听众,激发热情;而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此类隐喻性语篇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孔华 《学语文》2014,(4):51-5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和其他文学品种相比,诗的语言最具特点,宋代的王安石把诗歌语言称为"诗家语"。"诗家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一般语言一旦成为"诗家语",其性质就可能发生变化,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面对这样"精致的讲话",我们要指导学生深入诗心,读懂"诗家语"。  相似文献   

17.
针对2~3幼儿不爱上幼儿园的现象,教师引用了"吸引教育",并在幼儿园通过实施"环境吸引"策略、"教师吸引"策略、"活动吸引"策略让幼儿园成为令幼儿向往的地方,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各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媒体从业者要实现广播新闻节目的"三贴近",以创新的新闻理念编排新闻节目,让听众喜欢听、乐意接受,并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这就要求注意从如何选取头条、注重细节和整体包装等几个方面提出观点进行节目的编排。  相似文献   

19.
汉画像中的鼠图像,说明汉代鼠害极其严重,消灭鼠害是汉代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事情,其法有挖洞烟熏或借助于猫和狗。在汉代谶纬思想和原始的巫术思维笼罩中,鼠的贮粮备荒习性被借用为粮仓的象征,表达了人们祈求粮食丰硕和粮仓满溢的愿望。妇孺皆知的童话传说"老鼠嫁女",其生活原型,当是汉代刘邦妃子戚夫人的事迹,其旨趣所在,既鼓励人们攀附权贵,又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身份。四川乐山虎头湾崖墓的画像鼠啃瓜是鼠咬天开的形象叙述,说明鼠作为创世神在汉代民间受到信奉。  相似文献   

20.
疯狂DE石头     
《小学科学》2011,(10):8-11
石头似乎是地球上最不起眼的东西,到处都是,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在地质学家看来,石头里的学问却十分丰富。还有一些石头非常奇特有趣,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疯狂"的石头。疯狂的石头如果你看过电影《疯狂的石头》,一定会对那块引起了一系列明争暗斗的翡翠印象深刻。那价值连城的翡翠为什么会被称作"石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