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缅怀李约瑟博士骆萌3月26日晚9点半,我从中央电视台听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Dr·JosephNeedham)在伦敦剑桥大学的家中溘然去世,享年95岁。噩耗传来,我感到震惊和悲哀。我认识李约瑟博士已有十多年了,近年来我忙于写作,...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多数文化人熟知的科学史巨匠、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上海科学界以前有不少他的故友.在艰苦的抗战岁月及新中国成立后,李约瑟先后八次访华,并多次前来上海.他编写的世界上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为中国古代科学“正名”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受到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从1974年搜集第一份李约瑟资料时算起,我的“李约瑟情缘”已经持续40余年.当时作为一名军医的我,在《参考消息》上读到李约瑟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关于中国古代科学的长篇演讲.后来,我的后半生与这位科学巨匠结缘,一路走到今天.我的古史兴趣自来甚浓,便发愿要深入研究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3.
我为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史》所写的英文本《纸和印刷》一册,于1985年由英国创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于1990年首选此册译成中文,作为献给他九十岁生日的一份寿礼,令我感到荣幸。最近这一册又由台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编译委员会重译,定名《造纸与印刷》,即将出版。我受该会之嘱写一内容提要,正在执笔回思,忽接英国转来的讣告:李约瑟障士已于1995年3月24日晚间在剑桥寓所故世,享年94岁。学术界失去一位大师,中国失去一位良友,个人失去一位知音,令人哀  相似文献   

4.
阳春三月.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富士施乐上海epicenter高新技术体验中心的全新服务体验模式之时.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所属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印研所)与富士施乐联手筹建的科印数码印刷研发中心在各方人士的见证下正式开始运营。分处京、沪两地的两个中心遥相呼应.将数码印刷解决方案的开发作为其首要任务.也让正在为中国数码印刷的推广应用出谋划策的人们看到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是深受中国人民敬佩的国际友人,他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并为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写,不顾年迈,为有生之年完成此巨著,不遗余力而争分夺秒,目前从已出版的部分看,已引起世界极大反响。人们也许还不知道李约瑟博士另  相似文献   

6.
1999年7月22日,由中国印刷协会、上海出版协会、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发起,沪上百余名出版、印刷、教育界同仁欢聚一堂,共庆万老从事出版印刷事业工作六十年,共同回顾六十年的丰硕成果和风雨坎坷。万老是我国出版印刷界的名人,也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新中国印刷教育事业的首创者与实践者。中国印刷协会理事长武文祥代表同仁们从出版、印刷、生产、科研、教育、展览馆的角度,热情赞誉了万老多方面的贡献:创建上海印校,桃李满天下;坦然面对劣境,20年奉献硕果累累;热心于印刷社团的建立与发展;积极参与编写印刷专著,填补了印刷史著的空白;弘扬中国文明史,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等等。六十年来,万老为中国的出版、印刷、生产、科  相似文献   

7.
新闻出版署在上海印刷学校的基础上筹建的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已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今年面向全国招收高中毕业生。新建的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在充实师资,提高和加强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将注重实习、实验等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培养掌握高等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专科人才。该校将设置:出版专业(学制2年),为各类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eseph Needhanl)博士(1900—1995)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在上世纪中叶,他以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闻名于世。李约瑟以西方人的眼光,发现并证明辉煌的中国古代科技曾对世界近代科学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令世人对东方古代文明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9.
经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已于1986年底在上海印刷学校基础上升格筹建。该校1987年首届招生专业有制版专业、印刷专业、出版专业和美术设计专业,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今年先在上海地区招考,明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为满足出版、印刷、包装企事业干部在职进修的需要,该校于今年10月份起将先后开办;出版社印  相似文献   

10.
《出版与印刷》2011,(2):6-6
作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红色印迹”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和上海市2011年暑期青少年“重温红色经典共享快乐假期”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上海印刷博物馆筹建的“红色印迹——流金岁月中红色出版印刷历程”展览将在建党90周年的盛大节日里拉开帷幕,向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11.
座落于淮海中路、襄阳南路口的上海教育学院创办于1960年,由原上海教师进修学院、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干部文化学校和广播学校四个单位合并建成。学院一建立,就筹建图书馆。图书馆有总馆和分馆,总馆设在淮海中路1045号院总部,另在中山北路师资培训部及天钥桥路干部文化学校设有两个分馆。  相似文献   

12.
上海美沪印刷新技术有限公司(中美合作印刷、出版与纸品加工技术培训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由NPES——全美印刷、出版及纸品加工技术供应商协会和SPGC——上海印刷(集团)公司共同筹建的中美合作企业。 公司拥有先进的设备与能力,拥有最新型的数码与轮转印刷设备,专业水准的版面设计与图文编辑能力。美沪成立以来,致力于创建中美印刷业间的桥梁和印刷业新技  相似文献   

13.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图书馆由松江总馆和徐汇分馆两部分组成,并在全校9个学院设有资料室,在业务上由总馆统一管理,共同组成学院的文献信息服务网络。位于松江校区的总馆,2007年4月开工建设,2008年9月落成使用,总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见图)。辟会计文献资源中心、开放经济与贸易文献资源中心、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特藏文献陈列室等特色专业文献资源中心,并设各类图书报刊借阅区、多媒体阅览区、讨论室等读者服务场所。  相似文献   

14.
经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已于去年底在上海印刷学校基础上升格筹建。该校1987年首届招生专业有制版专业、印刷专业、出版专业和美术设计专业,学制2~3年,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今年先在上海地区招考,明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为满足出版、印刷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和专业人员在职进修的需要,该校于今年9月份起将陆续开办:美术设计、出版社印刷管理、印刷企管干部、印刷高级技工等四个培训班、进修班。时间一个半月到三个月,招收对象面向全  相似文献   

15.
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共七卷现已全部问世,他的研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的科学技术文化,由此赢得了崇高声誉。然而,近几年来这部巨著似乎正面临“危机”,各种各样批评乃至否定的意见向它袭来。有人认为李约瑟的这部巨著“为中国人说好话”,“拔高古代中国人的成  相似文献   

16.
在李约瑟博士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以下简称“SCC”)和其他论著中,以及有关论述他的文献资料中,均存在有内容、史实、文字、逻辑和翻译等方面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谈起中国最早官办的现代概念的出版机构,我国文化界和出版界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类似外交系统机构的京师同文馆和上海、广州两地广方言馆所办的翻译印书机构;另一个是军工系统的上海江南制造局和各地机器局所设的出版印刷单位.因此,我国文化史、出版史、印刷史的研究,长期以来,也集中在这两个系统,而没有注意到还存在着另一个系统,即海关和邮政系统的出版单位及其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18.
开展馆际协作开发利用文献资源张聿武(山东桓台县图书馆)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文献的数量急剧增加,文献的载体也趋于多样化,除印刷型gFK出现了非印刷型的文献。受财力限制,县图书馆实难将所需文献较完备的采集收藏。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19.
《电子出版》2005,(5):22-23
2005年3月24日,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富士施乐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联合宣布双方共同筹建的“数码印刷研发中心”正式开始运营。该中心集生产、培训、演示、研发、技术推广于一体,旨在积极有效地推动中国数码  相似文献   

20.
《电子出版》2005,(4):1-1
今天,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富士施乐宣布,双方联手共同筹建的“数码印刷研发中心”正式开始运营。此次强强联手创建的数码印刷研发中心集研发、培训和技术推广于一体,旨在积极有效地推动国内数码印刷市场的发展,提高国内印刷业整体竞争力。双方的合作中,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为数码印刷研发中心配备了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而富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