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一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培养;二要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体系;三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四要开展多样化的生态文明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要求,而云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机遇.当前云南省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关注度不够;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系统体系;教师队伍薄弱,师资待遇较低;校园环境尚不完善,校园文化有待加强等问题.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一个多民族的西部省份,在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传递生态正能量,不仅关系到贵州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西部乃至整个中国的全局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全新形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重要实验基地,如何解决生态文明观念与经济建设项目的矛盾,深化改革生态文明教育,是影响贵州生态文明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将结合《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书,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并进一步探索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在非正式制度视域下的发展分析,以此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性经验。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实现了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升华;强调"突出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进"三大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构建"三大格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体现;增强"三大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加强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这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的高低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班级管理中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文章阐述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对昆明市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进行调...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生态文明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课程标准体系的建设开发,要求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要努力呈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从而透析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性.通过挖掘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关注生态文明教育信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了解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掌握情况,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目前仍然存在于领导的讲话中、学者的研究空间里。虽然有环境保护部门的倡导,却没有在普通的人民群众中形成"气候",也没有形成新的文明范式。在STS视域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明确"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概念;其次,要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性",坚持生态自觉,形成生态文化。第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理性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作为文化存在展示自身无限超越潜能的新阶段,是文明范式实现生态转型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体现出生态文明的鲜明特征.结合我国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是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