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诗与湘江有密切的关系。唐文人因贬谪、赴任、出使、游幕等原因,时常途经湘江,即兴吟咏旅途的见闻感受,形成数量可观的湘江诗歌,留下了非常重要的文学遗产,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及社会文化意义,还可见出唐诗与湘江、唐代北方文人与湖湘地域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唐诗是中国文学中的精华部分,在唐诗中常常体现出中国文学的文学美和音乐性的融合。本文将从两者的融合来分析唐诗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文学传播是文学经典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文学经典进入读者接受视线的纽带。唐诗的经典化与唐人文学传播活动密切相关,饮宴酬唱、相互寄赠、推赞等人际传播活动是唐代诗人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文学传播活动不仅在地域上扩大了唐诗经典的传播面,也促进了唐代诗人的声名远播,从而成为唐诗经典化过程中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六朝作家中,对唐诗影响最大的是谢朓与庾信.但二者对唐诗影响的因素和内容不同。谢朓对唐诗的影响主要是积极方面.偏重于文学形式的发展与革新。庾信的影响既有积极亦有消极方面.偏重干兼合南北文学之长的风格和气韵。  相似文献   

5.
石润宏 《文教资料》2012,(32):32-34
意象是诗人作诗的工具,唐诗中有许多植物意象,它们反映了诗人的文学承继与个性思想,是我们研究唐诗不可不谈的对象。唐诗中的植物意象主要有三类,一是由典故固化成文学符号的一类,二是律诗对仗中出现的一类,三是体现诗人个性和趣味的一类。  相似文献   

6.
根据互文性理论,我们可以将唐诗经典与后世与它产生联系的文学经典看成是一种互为经典的关系.唐诗经典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后世各种文学样式的创作或直接或间接都受其影响,其影响具体表现在诗文、小说戏曲等多个方面.后世这些文学作品与唐诗经典一起形成一种“共生效应”,在实现自我经典化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唐诗经典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那么您是否知道从唐诗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细读唐诗几遍,地理知识自见”,也许能从以下的例子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一生酷爱唐诗、唐文,从唐代文学中吸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使他的思想锦上添花,更富有魅力。他一生从未离开过唐诗,不但读、诵、吟、赏,而且还亲自批阅评论,时有独到见解;在他的著作中经常引用唐代文学典故和词汇;他的文风也深受唐代散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最为灿烂的遗产之一。其中优秀的诗篇,千百年来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斗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后人选唐诗者甚众,各有其编选的标准。唐人早以自己的标准,编选同时代诗人的选集,遗留到今天还有十来部。这些选本,选取的诗人及其诗歌的标准,也随着编选者的人生观、艺术观、政治态度的差异而各殊。从这十来部《唐人选唐诗》中,可以看出唐人对同时代诗人与诗歌评价的标准。这些唐人的选本,对治唐诗与唐诗爱好者,不失为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每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学艺术作品的形成,都带着独有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唐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学花园中的奇葩。把唐诗翻译成英文,让外国读者也能欣赏唐诗,这也是中西文学交流的需要,而准确的翻译也是翻译界的追求。本文通过对几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英译中的方法及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其唐诗英译中意境美的重要性,要正确地翻译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并将诗意传达出去,就需要译者必须去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使诗的意境和文化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R. Asokan 《Resonance》2007,12(10):47-56
Insects, which constitute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groups of living creatures on Earth, are significant to human life in numerous ways. There are many beneficial ones like the honey bee, silk worm, etc. and quite a few that are harmful and cause direct or indirect damage to the well being of human beings. Researcher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trying to find new ways to mitigate problems of harmful insects like crop pests and also to harness the potential of beneficial ones. In this regard, advances made in genetic engineering have enabled the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insects for various purposes. Some of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is lie in crop pest management, vector management in public health, production of medically important proteins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f beneficial insects like parasitoids, predators, silk worm and honey bee. The proposed release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insects is evoking serious debate among researchers and environmental groups on safety issues as is happening with transgenic plants and engineered microbes.  相似文献   

12.
唐宋词中有大量抒写愁情的词作,这既与那个时代词人的气质有关,也与词的体式和传统有关.伤春悲秋、离别相思、忧国伤世是唐宋愁情词的三大主题.这些词作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共鸣效应外,还主要在于它独具的艺术魅力和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13.
两性审美或者两性美学是中外文学史上一个共同的主流命题,但是长期以来被湮没在文学史中。实际上,一部文学史也是一部两性审美史。大致说来,在中国,两性审美以唐宋之交为分界线,形成前后两种不同的两性审美古典形态。唐以前,两性审美基本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善相乐的道德化审美形态,这是由于中国文化中两性关系的家庭形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郡望指郡姓所出之地,兼具地缘、血缘属性,是构成家族门第的要素之一。唐世重门第,故俗重郡望,同时唐代亦崇文,尚郡望与尚文学的观念必然交互影响,彰显着唐代文学的士族化特征。重郡望观念对文学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文本表达、文学思想等文学创作方面,也渗透到文人题名、文集编撰、文学集会、修谱立碑、干谒进文等各类文学活动中,在文人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宋诗人之真迹今多不传,且于普通人而言极难获取。但文人在诗话或笔记中所记载的唐宋诗真迹的相关信息,亦可成为富有价值的研究对象。唐宋诗真迹相关记载中反映的异文情况,不仅可给后世校勘提供便利,还能反映当时文人的辨伪意识。文献中所记载的唐宋诗真迹及其相关信息,对诗歌辑佚、文学史研究有重要作用。此外,真迹作为书法作品,自身也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价值。对唐宋诗真迹进行系统梳理,可为当今文学研究挖掘到更多新材料,探索更多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宋玉的文学成就与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是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和代表作家,享有"赋祖"与"赋圣"之誉.他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伤春"与"悲秋"主题,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传统.他在<高唐赋>中用"云雨"来表达性爱,"云雨"后来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意象.他的<大言赋><小言赋>是中国最早的游戏文学作品.他不但塑造了爱神与美神高唐神女,而且还塑造了超级美女东家之子,是中国第一位全方位地描写女性美的作家.他不仅描写了凡夫俗子、少男靓女的性挑逗与性放纵,而且还展示了帝王乃至神灵的性饥饿与性冲动,成为开启中国艳情文学的祖师.他的<高唐赋>对巫山的自然景观作了全面细致的描绘,是中国最早的山水文学.宋玉是中国文学独立和自觉的标志性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职业作家和纯文学作家.他与屈原并称"屈宋",同为中国文学之祖.  相似文献   

17.
唐代中原与西域多有交流,西域的多种艺术形式在唐代文学作品中有充分展示,二者互动并走向繁荣。论文梳理唐代相关文献,考察西域歌舞艺术在唐文学中的表达形式,分析原因,从而总结该时期文学与艺术发达的原因。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放的政策与创作心态促成了该时期艺术的繁荣,而文学有了新的表达内容,艺术也在文学中得以传播。  相似文献   

18.
隋唐时期,受秦汉以来国家郊祀传统和思想观念影响,首次确立了立春祭泰山的制度,岳令作为东岳庙管理官员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显示着国家对东岳庙的重视,官方对岳庙的管理更加规范成熟.隋唐时期三祀制度出现,泰山位列中祀,在泰山祭祀史上首次明确标示出其在国家祭祀体系中的等级与规格,从不用乐看,表现出与其它中祀的不同之处.山川封爵现象在唐代出现,泰山神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对唐代的泰山所在地常规祭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均是以有本事的唐代诗歌为主要记载对象的诗文评著作.《本事诗》中记载的本事及诗歌大多在《唐诗纪事》中可以找到.但是由于二书成书年代不同,对同一本事的记载在叙事详略、叙事方式和叙事类型上存在一些差异.相较之下,在叙事内容上,《本事诗》记载的内容更详细、语言更生动、更注重细节描写;在叙事方式上,《唐诗纪事》的叙事方式更丰富,除了本事故事,还用诗题和诗序进行叙事;在叙事类型上,《本事诗》中带有传奇色彩和志怪色彩的本事,在《唐诗纪事》中被略去了.  相似文献   

20.
《唐文粹》是姚铉编撰的一部唐代文学总集,其目的是呼应宋初文学的复古思潮,为当时的学子提供一个简便、全面的唐代诗文精华范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姚铉也是宋代诗文革新的推动者。《唐文粹》的宗旨是崇经尊儒,注意文学的教化作用,但也有开通的释、道观。它收集的唐代诗文风格多样,因而能真实的反映唐代诗文的嬗变过程。本文对《唐文粹》的编辑体例、文学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梳理,以期引起大家对《唐文粹》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