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佩德罗·巴拉莫》呈现出两种典型的叙事时间,话语时间是“我”前往科马拉途中的所见所闻,故事时间则是现实存在的佩德罗·巴拉莫时期。通过具体分析话语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发现小说运用了内预叙、补充倒叙等方式使叙事时间呈现出时间倒错的特征。而时间的倒错也会引起空间的倒错,通过进一步探讨小说的叙事空间,发现分别存在魔幻科马拉的话语空间和现实科马拉的故事空间,而话语空间又扩大到了已逝者眼中美好如天堂的科马拉和客观的科马拉世界两个层面。时间倒错和空间倒错共同构成小说鲜明的时空交错特征,结合热奈特的“时间倒错”和巴赫金的“时空体”概念,发现小说中存在宏观和微观两种层次上的时空交错现象,其中微观层次上的时空交错又可细分为平行时空叙事和交叉时空叙事。  相似文献   

2.
沈付晓 《成才之路》2014,(19):72-73
区域性是区域地理的主要特点之一,任何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离开了空间都无从谈起。有了空间概念,才会有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才会有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发生、发展、演变。而时空分析教学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不仅体现了区域地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梳理地理知识的系统结构与联系。  相似文献   

3.
牛顿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和独立于事物的,与此相反,莱布尼茨的成熟看法是:时空作为关系,是相对的。两种观点相互对立的原因在于二人关于运动现象的动力学解释路径的差异。如果以“力”“运动”与“时空”三个概念的关系为线索,可发现:牛顿动力学中,“时空”先于“运动”,“运动”先于“力”;而对于莱布尼茨动力学,“力”先于“运动”,“运动”又先于“时空”。其自然的结果是:牛顿的时空作为原因,是绝对的;莱布尼茨的时空作为结果,是相对的派生概念。  相似文献   

4.
运用时空关系构筑诗歌意境,是近体诗客观存在的现象,可以说近体诗无一首不涉及时空概念的。本文从时空与传统文化、近体诗中的时空表现以及时空结构与意境创造三方面入手探讨了这一文艺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学生认识历史必须具备的重要观念。但由于对"时空观念"历史学内涵认识模糊,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泛化"和"窄化"现象。"泛化"主要表现在将"时空观念"概念复杂化、繁琐化,从而使其脱离了课堂教学;"窄化"主要表现为将"时空观念"理解为"简单的线性序列",仅将历史中时间和空间理解为物理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往往忽视时间和空间方面的教学,认为历史教学主要是讲清楚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和人物就行了,至于时间和地点主要是靠学生死背硬记,没啥可讲。结果学生在记忆年代上时倍效半,考核时,往往在时空方面不是出现概念混淆,就是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历史的时空方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W.Schommers在《时空与量子现象》一文中通过引入量子论的新表象,把时空视为物理实在过程几何描述的辅助因素,物理过程不是发生而是被投影到时空中。变异、自然选择和进化等概念可以在量子水平上得到描述。波粒二象性、测量问题等具有了新的含义,实在由诸如动量和能量之类的变量来描述,时空描述只是实在的图象。实在的对象与过程通过与我们感觉器官的相互作用得到表象,时空现象从属于知觉器官。  相似文献   

8.
一、两年来填空题的相同之处 1.都注重时空概念的考查 95年第33、37题和96年第39题均以考查时空概念为目标。时空概念是呈动态变化之中的,即历史过程中的事物变化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更而发生变化的。95年33题考查了空间概念的南北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轻动词的语义是情境植入的结果。在具体的情境下对轻动词语义的理解,需经过两个层级的情境植入:第一步,从词到短语,表示类型概念的动作通过其动作参与者的激活,被植入了一个较为具体的情境,成为动词短语,表示该类型概念动作的一个例示。同时,该动词短语可以作为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被进一步植入情境;第二步,动词短语表示的类型概念的动作,通过时空锚定、参与者阐释等手段,被进一步植入小句表示的更为具体的情境,该小句表示的动作是动词短语所表示的类型概念动作的一个例示。  相似文献   

10.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包括生活的时空、社会变迁 与文明的演进、发展的选择三大主题。其中生活的时空涉及地 理的相关知识。而空间地理是生活的时空部分的教学难点,由 于其相关概念比较抽象,因而学生对相关概念理解起来就比较 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对空间地理部分的知识进行一 定的梳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提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高铁时代的来临,拉近了武汉与沿线城市的距离。武汉旅游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旅游出发地首次变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高铁赏花客”成为一大亮点,“搭高铁去武汉樱花”成为广东人新流行生活方式。目前学术界尚无对赏花游的探讨和研究,因此以高铁时代下的武汉市赏花游为研究对象,从赏花游和赏花经济的内涵界定、赏花游的吸引力因子切入,对武汉市赏花游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武汉市赏花游提出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直升机旅游为高端旅游项目,一直为我国旅游业界所期待。而从我国直升机旅游经营情况看,存在经营周期短,经营效果不佳,发展规模有限等问题。为实现直升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分析我国直升机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机遇,针对所发现的存在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有利于直升机旅游可持续经营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成功完成,使中国人的飞天之梦不再遥远。但就目前来看,关于太空旅游,尽管民众的积极性很高,但参与人数还太少,而商家争夺却已十分激烈,在管理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规范的问题。我国发展太空旅游具有自身的优势,也同样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但我国旅游需求不断变化,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发展前景可观,又为我们发展太空旅游提供了大好机遇。当然,要科学开发太空旅游项目,还必须注意到当前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旅游安全更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此外,解决好太空旅游与保护太空环境的矛盾,把握好旅游开发节奏,才能真正把太空旅游这项新的旅游产品做大做好。  相似文献   

14.
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古今相续,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由古而今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从观览到参与.与古代旅游相比现代旅游更多的具有生活化和文化参与性的特点.因此,发展九江旅游事业,应着眼现代旅游的参与性需求,充分利用九江的山水优势,开发具有多重组合功能的旅游项目,满足大众旅游者的需求,由此丰富旅游产品结构,扩大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5.
调研分析合肥包公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同时与其他省市作了横向比较,进而提出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合肥包公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哪些拓展空间和现实选择,并就如何打造以包公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城市,使合肥尽快跻身于全国旅游名城、文化大市行列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宜荆荆”区域旅游线路设计与深度开拓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线路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联合发展的重要纽带,形成的线性连续空间有机组合了区域内各旅游要素。"宜荆荆"作为新兴的城市群,旅游线路合作实践、设计开发等层面尚未进入深度发展阶段,开发管理体制不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组合状况欠佳,旅游线路单一、产品开发不足。鉴于此,政府要整合行政资源,创新旅游线路管理体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加强三地交通与景区建设;立足区域内外线路的联网,建设"大区域"旅游圈;打造"宜荆荆"精品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7.
简论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新事物,生态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目前在我国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用间隙铰的连续接触模型,利用刚性短杆替代运动副之间的间隙,并默认运动副之间始终保持接触,在ADAMS中建立了含连杆摇杆运动副间隙四杆机构的虚拟样机,并进行动力学仿真;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出运动副间隙对高速运动机构从动件的加速度影响很大,因此在高速机械设计中必须严格控制运动副间隙的大小;并通过对间隙杆受力大小和方向变化的分析,可以认为在曲柄运动的一个周期中,运动副之间可能产生一次或多次分离.  相似文献   

19.
International short‐term study tours are a fast‐growing format for outbound education and provide excit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disciplines. This success has encouraged researchers to seek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various concrete experiences that contribute to student learning during study tours. To that end, this article presents evidence from a qualitative online post‐tour questionnaire administered with students studying various art and design disciplines who participated in short‐term international study tours at a large Australian university in 2015. Using Kolb's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as a framework, data collected explore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which concrete experiences on a study tour are most impactful and which may actually hinder learning. Findings revealed: experiencing key industry venue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aspects of a study tour, rather than networking or personal growth; poor itinerary planning and travel issues are the least liked aspects of a tour, yet are often the most easily addressed with better tour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and students were positively impacted by unexpected gains in knowledge about their creative industries discipline. This study, therefore, provides unique insights into which concrete experiences may be most impactful as part of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within an international study tour for creative industries students.  相似文献   

20.
Study abroad programs at university are supported as a means to expand university operations beyond the study walls of the institution, and to help students become aware of and cope with the demands of an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and globalised world. This paper questions the assumptions that underlie the tendencies in contemporary study abroad programs, whose ethos it is argued, at the same time misunderstands and underestimates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he study abroad practice. Us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derived from the French philosophy of science of Gilbert Simondon, Gaston Bachelard and Georges Canguilhem, this paper puts to work fully elaborated and contextualised concepts, which look to change and expand one’s notion of the learning possible due to study abroad programs, beyond experiential change. Simondon’s individuation questions the ways in which particular student agencies and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tructed in study abroad tours, Bachelard’s concept of space questions the reality of precise coordinates and concrete analyses of the study abroad tour itinerary, and Canguilhem’s vitalism puts under pressure ‘the life’ of the tour learnings and effects. This paper will be furnished with empirical evidence taken from a recent overseas tour involving Australian students performing teaching practicums in schools in Penang, Malay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