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清之际社会的治与乱无疑一同孕育于当时的生态环境及其变迁之中。一定程度上讲,区域生态的恶化是明末社会大乱的原始动力,各地区复杂的生态地理又为其蔓延构筑了天然的屏障。然而,区域生态资源的严重缺陷,无力支撑长期的战争消耗,因此时至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事实上也是生态演变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区域生态一度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但动乱过后广大地区却走上生态“原始化”的漫长历程,与此同时的则是“人居环境”的极度衰退。  相似文献   

2.
魏珂  王列盈 《教育评论》2014,(1):135-137
明清两代,粤西地区已形成以府县所在地为中心,辐射广大乡镇的教化网络。通过这套教化系统,教化渠道直达广大农村基层并深入社会各类人群。明清时期的社会教化对粤西地区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它有效地推进了中州儒家文化在粤西地区的传播,改进了地方土著文化,促进了地方社会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卫河发源于河南辉县苏门山百门泉,经新乡、内黄、临清入河,北达天津,是北方漕运通道的一条重要水源.明清时期,卫河水浅阻滞,有碍漕运,朝臣因此提出挽漳、引沁、辟丹三种水利建设方案,并加大卫河修浚力度.清代,国家先后制定“官三民一”、“官二民一”、暂闭民渠民闸等用水制度,最终确立了“漕运尤重于民田”的指导政策.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凡是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方,毫无例外地存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命题。特别是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历史时期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明清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状况及原因。明清时期徽州绅商积极投资于徽州水利,促进了粮食生产。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的原因有:政府的倡捐,徽州粮食短缺的自然因素,儒商的仁义观念,徽人强烈的宗族意识。徽州绅商在家乡农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明代呼和浩特地区的社会状况及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朝初年在呼和浩特地区建州卫,后逐渐丧失。蒙古部落纷争离合、成长壮大后重建丰州滩。呼和浩特地区人口也由少到多,逐渐繁衍。在纷争离合的过程中,地区得到了休息,生态得到了保护。无论是蒙古部落,亦或是明朝政府,对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的影响并不严重。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无为大堤从肇筑到成型,前后历经近五百年,是该地区劳动人民为了保卫家园与洪水作不懈斗争的见证,为该地区乃至整个巢湖流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圩田的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其频繁的修筑也对沿江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宏村汪氏家族兴起于明中后期,鼎盛于清前期.明清时期,宏村汪氏家族在经商与科举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族人在参与地方公益事业、教育事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自然灾害次数多种类多,且以水旱灾害为主,灾害集中分布在苏、松、常、镇、杭、嘉、湖地区。自然灾害频仍既与长江下游特定的地理环境、气候和复杂的水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与明清时期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以及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增多而大量的土地开发,导致了湖南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在湖南植被的破坏和洞庭湖区域灾害的频繁。落后的生产开发方式是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经济利益的诱导,使得人们追求金钱,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经济作物及农作物的推广,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地区,农田水利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主要分为"官修"、"官督民修"和"民修"等不同类型,其中又以"官督民修"和"民修"体制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源于流域区复杂的水利形势,而且也是传统国家政权对水利领域不同干预程度的体现,反映了国家和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与调适。在此过程中,受吏治水平的影响,国家对水利干预的实效有所不同,影响着水利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国社会,工商作为末业历来受到压抑。这种情况至明代中期以后有了显著的变化。尤其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重商思潮弥漫到社会各阶层,经商治生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随着全民经商热潮的出现,士、商关系渐趋融洽。但是,对于江南地区全民经商、士人弃儒从商现象也不能评价过高,因为这种现象并非完全是商品经济推动的结果,而且经商只是手段,求仕仍是人们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民间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和封建文化自身孕育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政府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民间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5.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从秦朝开始,历代王朝均在此设置建制治所。镇远名称来源于宋代,宋理宗宝祜六年(1258),新筑黄平,赐名镇远州。镇远作为府治是从明永乐十一年(1413)开始的。当时,明王朝设置贵州布政司(这是贵州作为独立行省的开始)贵州开省设置八府,镇远府是八府之一。清代沿袭明制,仍置镇远府,并在嘉庆年间扩大了镇远府所辖范围。  相似文献   

16.
明清以来江淮分水岭地区环境整治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全国也是安徽乃至江淮分水岭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探究江淮分水岭地区环境整治史,分时段考察明清以来相关政府政策导向、统治者思路以及在治水、垦荒、发展农业等方面的环境整治历史形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现代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明清小说中武则天是一个颇受作者关注的人物。小说家在塑造武则天形象时,大多着眼于她的残忍、荒淫和嗜杀,突出了她的政治野心,因此,武则天基本上是以"中淫外酷"的负面形象出现的。小说家削弱了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的政治才能、远见卓识,淡化了她的历史功绩,将这一形象妖魔化或神化,在前人的基础上,小说家更加强了对武则天"牝鸡司晨"、"狐媚惑主"和"淫秽宫闱"的诋毁和道德批判。由于叙事角度不同,明清小说中的武则天形象更加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8.
讲授元明清文学 ,有着与以前各代文学课不同的特点和困难 ,要处理好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文学史与作品的关系 ,并要解决好大部头作品的讲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虎丘花市,自北宋开始萌芽,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到明清之时,已经非常繁盛,并成为苏州虎丘山塘一带不可忽视的一道风景线和一项重要产业.根据现存史料,对明清时期虎丘花市的原貌进行大略的复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万历到清代乾隆年间(1583-1775)有近百位耶稣会士进入江西传播天主教,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初期,以江西为跳板,通向京城;教难时期,江西成为大多数传教士的避难所,并且在避难期间,江西地区的传教事业也得到拓展,连续开辟了南昌,建昌,赣州和抚州四大教区;乾隆朝实行禁教政策后,江西又成为耶稣会士秘密进入内地重新开教的重地。这些都意味着,鸦片战争以前江西的天主教活动并非一片空白,恰恰相反,有相当长一段历史,其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