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立国是陶行知先生的一贯主张.早在金陵大学时期,他就在其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系统阐明了教育与建设共和国家的关系:“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教育良,则伪领袖不期而消,真领袖不期而出。而多数之横暴,亦消于无形。况自由平等,恃民胞而立,恃正名而明。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陶行知认为,共和之要素有二:一曰教育;二曰生计。“然教育苟良,则人民生计必然渐臻满意。可见教育实建设共和最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思想,对推动当前的师范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一、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学校要与社会结合、教育要与生活结合,教学做三为一体。学校要与社会结合,是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方向性原则。他指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由此可见,他主张学校与社会结合的办学方向,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民富有、智慧,实质是人民需要怎样的学校,就要办怎样的学校;学校要与社会上最伟大的力量携手,为社会上最伟大的阶层服务。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  相似文献   

3.
《生活教育》2008,(4):2-2
方明,一位91岁高龄的世纪老人。他17岁师从陶行知,始终坚信"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的信念,走过了历时十一年的领导上海地下党教师工作的革命岁月。当卸任全国教师工会主席后,又担负起陶行知研究会的重任。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建立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恢复教师节、制定《教师法》等重要提案,被教育界人士尊称为"方老"。他心中念念不忘老师陶行知先生的教诲,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的精神,倾注90余年历练的人生积累、经验和智慧,为弘扬行知精神,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掬心竭智,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4.
1911年,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在他主编的《教育杂志》上著文提出:吾国近日,亟宜注意者有三.国民教育,一也.职业教育,二也.人才教育,三也."国民程度之高下,恃国民教育,国民生计之赢绌,恃职业教育,而国势之隆替,教育之兴衰,厥惟人才教育."这是"职业教育"四个字首次出现在中国人的文章中.而1917年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才真正让职业教育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5.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后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一些看起来身强力壮的人,如果自恃体健而不注意保养,其寿命不一定如想象的那样长;而一些体弱多病者因为注重保养,到后来却变得老当益壮。这种现象从医学角度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迁平."  相似文献   

7.
黄健 《江苏教育》2008,(14):35-36
在你20年的青春岁月中,我只是过客。然而我们不期的相遇,你却走进了我的教育之梦。相识,梦开始的地方;相知,梦里几度相拥;相守,梦到地老天荒……  相似文献   

8.
我阅读了初小语文第七册之後,觉得无论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常识教育方面、语文知识方面,都比原来的课本有了改进。现在根据个人钻研教材的体会,把教学这册语文应注意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常识教育方面的几点初步意见提出来和大家研究,希望能得到指正。一政治思想教育方面1.必须注意教材的系统性如一至四课,主要教育儿童热爱祖国、热爱领袖,并积极地向人民领袖和革命导师学习。讲解第一课“国徽”後,儿童对国徽的形式与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自然就会对它表示敬意,而敬爱国徽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他们有了这一思想基础,在学习第二课“歌颂毛主席”时,一定会联想到劳动人民的翻身,新中国的成立,都是与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分不开的,从而产生强烈的热爱领袖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9.
一、"领袖的责任"教育家包含教育行政人员与学校教师。在不同的教育家中,求其共同之点,就是有"领袖的责任"。领袖是教育家的第一责任。要能尽领袖责任,就要有领袖资格。就教师方面说,学生知识经验少,便要来补充,自治能力薄弱,便要用管理训练的指导;就教育行政人员方面说,教师的知识囿于局部,不能普及于教育全体,要加以指导,能如此便有领袖的资格。  相似文献   

10.
在你20年的青春岁月中,我只是过客。然而我们不期的相遇,你却走进了我的教育之梦。相识,梦开始的地方;相知,梦里几度相拥;相守,梦到地老天荒……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提出了尊道贵德的宇宙观与人生观,笔者认为这是老子和平思想的总纲。过去学术界都从纯理论角度,分析尊道贵德在宇宙论、人生论方面的价值与作用,笔者认为道家对宇宙与人生的论述体现了自然与人二者辩证统一的思想,但又落实于“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不仅阐明了道与德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揭示了“德”是基于自然而落实到“和平”。下文继之作了解释:“故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相似文献   

12.
在一些研究屈原和楚辞学者的著作中,把上官大夫和靳尚说成是同一个人,他们以上官大夫为官名,以靳尚为人名,把两者连在一起,便成了上官大夫靳尚。一些人名辞典也不加考察,照搬照抄。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并非始于今日,至少在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中这种误解就已经产生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己莫能也。’王怒而疏屈平。”在“见而欲夺之”下面…  相似文献   

13.
城市·水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0,(2):F0002-F0002,F0003
水是生命之源。回眸人类历史,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长江与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逐水而居、傍水而生、恃水而兴已经是人类发展中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城市·水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2):F0002-F0002,F0003
水是生命之源。回眸人类历史,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长江与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逐水而居、傍水而生、恃水而兴已经是人类发展中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领袖与人民,领袖和人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领袖和人民的正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灵魂,没有这一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法进行。领袖思想来源于人民的思想,是人民思想的集中的系统的理论化反映。领袖思想必须正确反映人民思想。人民思想必须由正确的领袖思想来指导。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专制、独裁的暴虐政治迫使正直的文人学士不敢反映和干予社会现实生活。诚如高启的《摸鱼儿·自适》所自戒的:“近年稍谙时事,傍人休笑头缩……向前去不如退后无羞辱。三般检束:莫恃微才,莫夸高论,莫趁闲追逐。”既如此,于是只得谨小  相似文献   

17.
上古有八仙,各持所态,世间百术不通而独精于己术矣.欲渡海,虽术术之相异,道道之不相仿,亦能潇洒自若,怡然自得.故曰:渡海非一径,神通有八仙. 各有所持,各有所优,所以各亦有所悚,各亦有所忧. 茸木患其艳不过繁花,不甘作其陪衬;骏马患其速不及猛虎,恐负于其足下,为其口中之食;人患其权势不足富裕商贾,羡于其优足富贵,忧于己粮米之空空也. 然而,物知己有所患,却不知已有所恃,人有所患则畏首畏脚,人有所恃则浩然磅礴.  相似文献   

18.
“祸或恶”     
祸莫大于纵己之欲,恶莫大于言人之非。人非贤,莫交;物非义,莫取;念非善,莫行;言非善,莫说。上述选自“雅尚斋”《遵生八笺》卷一。题目是编者加的。本篇论述的是人的品德修养,亦即做人的道理。其中多为古今格言、警语。一己私欲,是万恶之根  相似文献   

19.
莫,《说文》云“日且冥也。”为“暮”之本字,与“杳”“夕”义同。后因语音通假借为表“无”“勿”等义。尔后,为了表意的清楚,在“莫”字基础上加形符“日”而另造一个“暮”字表示其本义。由此,“莫”便孳生出“暮”“莫”两个字各表其义。自从“莫”字从其本义中分化出来后,人们对它的词性认识颇不一致,归纳之有三种意见:(一)莫为禁止之辞,与”勿”同。清·谢鼎卿《虚字阐义》卷二和王鸣昌《辩字诀》均持此说。清·刘淇《助字辨略》厘析  相似文献   

20.
一、教育如水——对教育自然之道的认识与理解。水乃自然之物,水有八德:奔流不息,进取之德;哺育万物,奉献之德;水滴石穿,柔韧之德;一碗水端平,公正之德;源头活水,创新之德;甘心处下,谦虚之德;流水不腐,清廉之德;以水为净,包容之德。"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及,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