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与古代的贤人智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思想的交流与情感的共鸣。因此要进行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一、汉语的语言基础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依据首先是诗歌语言,要弄懂古典诗歌的语言,首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诗歌兴趣不高,不能很好地对诗歌进行赏析;教师忽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出的要求;诗歌知识不成系统等问题。文章针对诗歌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诵读诗歌还要引导他们了解诗歌的内容、艺术手法与诗歌中的文化的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3.
高中阶段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诗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诗歌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体验,是广大教师应当关注的要点。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并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情怀;要让学生利用知人论世的方式体会诗人的生平,感受诗歌的风格;要指导学生学习推敲诗歌词句,尝试以诗解诗。  相似文献   

4.
李洁茹 《考试周刊》2013,(47):45-46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掌握科学的方法,准确了解作品、作者的有关情况,抓住诗歌中关键的词、句进行仔细考析,引导学生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诗歌鉴赏,运用想象、联想感受意象,并结合诗歌的流派、艺术风格,体会诗中的情感、意境及其艺术手法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5.
2023年高考的两套语文新课标卷诗歌鉴赏主观题呈现出关联式命题的特点。关联式命题有三种方式:一是关联课内诗歌进行比较阅读;二是关联课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三是关联诗论,以诗论解诗,以诗印证诗论。这种关联式命题趋势对诗歌教学和备考有三个启示:一要吃透课内经典诗歌,打牢诗歌鉴赏的底子;二要重视群诗整合学习,以微专题拓展宽度;三要适当让学生接触诗话、词话、曲话、诗论、诗评等诗歌鉴赏文章,挖掘诗歌鉴赏的深度。  相似文献   

6.
诗歌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解读诗歌,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在诗歌阅读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要发挥它们在诗歌阅读中的惊人作用。如何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本文试着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在散文和诗歌的阅读方法上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具备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要想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就要首先读懂诗歌。要从题目、作者、注解、情词以及知识的积累等方面解读诗歌,力求帮助学生读懂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朝鲜诗家金得臣的诗论在诗歌本质、诗歌创作、诗歌批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他认为诗歌是"得于天机"的产物;做诗要"用尽一生心力";在进行诗歌审美批评时,要"具诗眼",不能"以名取诗"。金得臣的诗学理论,对当时和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诗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诗歌的意、境、情之间的衔接,要灵活运用三个境界,一层一层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古至今,诗歌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文学体裁。诗歌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对人民的影响也很大。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诗歌占的比重很大。学习诗歌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由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的问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改革。首先在教育上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些的积极性和学习诗歌的热情。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认识和道德的  相似文献   

11.
李建明 《考试周刊》2011,(47):41-42
现代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要教好诗歌,教师应根据诗歌的文体特征和具体的教材进行精心设计,用"放飞"的理念去教学。本文从诗歌的朗读、解读及创作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教学古诗词,要借助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古诗的内在意蕴,体验诗人的内在情感。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要根据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诵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诗歌的核心词语和创设平台进行描述等途径,让学生走进诗歌,感悟诗歌的意境,获得美熏陶和文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对诗歌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对诗歌教学极有帮助。小学生阅读诗歌,就是要受到感染和激励,进而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对学生想象诗歌情境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和揣摩。  相似文献   

14.
"吴中四士"包融和其二子包何、包佶均有诗名,形成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族。全唐诗存包融诗8首,包何、包佶诗歌各1卷,但三人的诗歌尚有一部分与其他诗人重出,并且也有诗歌并未收录至全唐诗中。如果要进一步研究其诗歌,有必要对重出的诗歌进行相关的考辨,对缺省的诗歌进行增补。  相似文献   

15.
古代诗歌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为激励学生们更好地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代诗歌鉴赏成为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但是,古代诗歌鉴赏题又是高考中能力层级要求较高的题型,学生往往望面生畏.那么,如何应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进行古代诗歌的复习呢? 一、读懂诗歌是前提 诗歌内容都看不懂,却谈鉴赏和解题,那是自欺欺人.我觉得,要读懂诗歌,可以向学生强调要具备几个意识:  相似文献   

16.
谈诗歌朗读     
本文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论述了诗歌朗读的意义和作用,并根据诗歌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探究了诗歌朗读的方法。本文认为:要朗读好诗歌,首先要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其次,要深入诗的意境,酝酿出真情实感;第三、要掌握好朗读的节奏;第四、要读好诗的韵脚;第五、语调和诗节层次要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7.
鉴赏唐诗主要是把握住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鉴赏要从诗歌的意境入手,意境之美主要表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情景并茂的方面,本文就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歌语言”,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诗歌意象是诗歌所表达出的一种主要思想和主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主动思考,深入到诗歌内部去探究本质,把握诗歌的意象。通过对于诗歌意象的探究有利于学生抓住诗歌的形象特征进行筛选和提炼,理清体现诗人的情感、品质的词句,更好地融入到诗歌中,抓住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的处境,进而理解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学生要善于透过诗歌的语言来把握诗歌的意境,借助诗歌中的意象来探究诗  相似文献   

20.
焦炎 《凯里学院学报》2002,20(1):112-113
诗歌具有感情强烈 ,想象丰富、语言精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去丰富学生的情感 ,发展想象力 ,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