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是有效课堂的催化剂,能让教学走向"对话",走向思维的纵深,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运用学习策略 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淑 《教师》2011,(28):82-83
早在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可以教得更少,学生可以学得更多";到了19世纪,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其实也是对教育有效的追问;而20世纪后半叶至今,国际竞争、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育改革的需要,更使得人们去思考教育的有效问题。因此,寻找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3.
刘震云的力作《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以"追寻"为主题的小说,通过跨越半个世纪的两次"寻找"活动,反映了中国底层百姓真实的生存感受。在其层层叠叠展开的描述中彰显着底层大众的需要和追求、欢乐和痛苦、认同和取向。透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中国社会底层百姓贫瘠、朴拙却又错综复杂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4.
于沐阳 《丹东师专学报》2010,(6):121-125,151
19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与话语方式又一次面临危机,再一次陷入到了"失语"的窘境。而始终坚持精英立场的张炜在几部长篇小说中为我们提供了为数不多的执着寻找精神家园的人物。《家族》与《柏慧》中的"我"始终固守着最后的精神伊甸园,在抗争中坚持的是高蹈的道德理想主义。《能不忆蜀葵》中的淳于阳立在商海中碰得头破血流之后,开始了不知终点的精神朝圣之旅。这些人物为我们提供了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的艰难历程,他们的存在也昭示着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依然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血液之中。  相似文献   

5.
追问,是教师针对师生或生生答问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说一开始的设问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在  相似文献   

6.
刘定一 《现代教学》2011,(11):24-25
一、创新素养应当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 中共中央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这一目标。首先,什么是创新?经济合作组织将它定义为"由知识提取新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命题: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为此教育界需要大量创新型教师。是这样吗?我们继续分析。"由知识来提取收益",其中的知识,是由群体A提供的,而知识只是其中一种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7.
《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发生错误时迷途知返;能够在学生理解重点处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8.
《河岸》是当代作家苏童继《碧奴》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该部小说的主题可以用"寻找"二字概括。主人公库文轩因为"身份"的迷失而寻找自我,其子库东亮因为萌动的青春而寻找爱。这一"迷失"和"寻找"的过程让人联想到了卡夫卡《城堡》中的K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的奥德修斯父子。但两代人终究又因为生活信仰的差异,一个在寻找中归于虚无,另一个则选择在寻找中继续坚守。  相似文献   

9.
胡君进 《中国教师》2014,(13):86-88
<正>什么是教育?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时,出于思考的本能,我们会习惯性地给出教育的定义。然而,当我们仔细思索所给出的教育的定义时,会发现自己给出的定义并不能涵盖教育的全部。纵然我们能够给出关于教育的多种定义,但进一步追问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时,恐怕又没有多少人可以真正说清楚。"教育"一词虽然耳熟能详,几乎每天都被人们谈论,但人们关于"教育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清楚。教育依旧是一个模糊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如果没有家乡,漂泊的你如何温暖那颗孤独的心?如果没有失去了家乡,我们又何来的乡愁?这一切,正如蜗牛放弃重重的壳,它如何生存一样。如果没有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你又将如何定义你的身份?我们在追问中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力的重要性,为中国人的共同情感来源找到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1.
觉者为师     
在一次讲座中,我提了两个问题:第一,"谁是教师?"第二,"教师是谁?"很多人笑着回答:"我是教师,教师是……"对第一个问题,他们都有一个爽快的回答;在第二个问题上,他们表现出了迟疑和纠结。于是有人"幡然醒悟":你说的是不是哲学问题? 其实,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很现实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对于教师职业的追问。我国的教师发展史漫长而又曲折,无论是在职业时期还是在非职业时期,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又"和"再"的句法分布有三种情况:一是"完全不能互换","又"和"再"的语法分布不同,语义也不同;二是"有条件的互换","又"和"再"的语法分布大体相同,语义有些微差异;三是"完全互换","又"和"再"的语法分布完全相同,语义也相同。  相似文献   

13.
"人"的培养是通识教育根本的价值追求。对"人是什么"的追问是通识教育不变的主题。哲学人类学告诉我们,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创造文化,同时又被文化所创造。因此,我国的通识教育应该回到"文化的存在"这一原点,即尊重人的主体性,同时强调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能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14.
追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穷追不舍"。追问可以避免课堂满堂问、随意问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追  相似文献   

15.
朱琴秀 《考试周刊》2012,(91):71-72
追问是指在学生解答了老师预设的问题后,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它可以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主动质疑,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在认识冲突处追问,在认识粗浅处追问,在探索方法处追问,在发生错误处追问,从而生成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一、案例描述教师要求学生先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和量一量"自主探究圆的特征,再安排讨论: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否都相等?直径呢?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探讨了这3个问题后,教师追问:"大家还发现了什么?"生1:将圆对折2次,分成4等份,两条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相似文献   

17.
"新定义"题,一般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一种现行课本中没有遇到过的、又高于课本知识的一些新的概念、新的运算、新的符号、新的法则等,要求我们通过阅读题目,正确理解这些新定义的含义,并利用这些新定义去解决问题的一种题型。由于"新定义"问题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挑战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所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下面用2012年中考题举例说明。一、关联数  相似文献   

18.
教师研究和写作,需要寻找更适合自己职业特点和需求的新视角、新方式。散步美学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一、追问自己的研究方式和风格我是一个普通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当然,我有自己的追求,试图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追问",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回答了教师第一次提问中的预设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度提问。它是课堂教学的自然生成。教师不失时机的追问,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促进探究活动,是引领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思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周易》精神是天人合一,这为中国古人营造了一个天地人和谐的精神家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国人陷入了寻找家园的迷津之中。《周易》的"忧乐圆融"精神给予我们一条出路:一方面始终对家园有忧患,另一方面始终相信人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去构建一个新的"精神家园"。以此为契机,我们能去构建当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