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大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入手,寻求缓解和消除大学生厌学心理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从某些侧面来排解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种种障碍,最终帮助青年人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由一项心理调查看大学生焦虑缓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津安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2):108-110,113
根据一项对大学生非典时期前后的心理调查结果,说明在这一非常时期,学校封校后所作的某些工作,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缓解有着很大的建设性作用.由此得到启示:在平常时期的大学生焦虑情绪缓解工作过程中,富有高尚意义的活动、趣味活动、心理自助活动及社会支持活动的开展,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5.8%;父母养育方式和心理控制感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心理控制感是某些父母养育方式和部分心理健康因子的中介因素;心理控制感的内控、机遇,父母养育方式中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辅导与心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某些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应由拥有高素质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模式和辅导模式,从而完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健康、智力、心理、道德、角色五个层面上,这些素质的培养在高校教育中都得到程度不同的体现,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上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普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导读服务是图书馆的一项基本工作.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是大学生群体,当代大学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原因以及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如何利用图书馆具有某些新的特点.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本文试着从导读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等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导读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和功利主义意识逐渐增强,大学生意识理念逐渐异化,大学生群体间差距明显拉大,某些个体存在意义随之减弱,其社会地位也日趋滑落,给大学生心理带来了严重冲击。从现代社会学理论角度出发,考察分析大学生异常行动、大学生异常心理、大学生异常文化、大学生异常习惯等异常行为表现形式,有利于从本质上厘清大学生异常行为和系统管控。  相似文献   

8.
音乐疗法或称"心理音乐疗法",在某些疾病的康复中起一定的效果,如降低血压、减轻疼痛及消除紧张等.适用的音乐在心理上能调动和激活潜在的情绪功能、提高兴趣和爱好以及促进思维联想等.音乐疗法对师范类大学生的生理、失眠和压力等亚健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暴力心理倾向探析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以及受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暴力心理倾向。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疗法与榜样干预、心理训练与修养、心理预防教育与法制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以行政干预净化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等方法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暴力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196名大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施测Bond的DSQ问卷并辅以访谈法,研究了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结果显示:(1)大学生倾向采用成熟型防御机制,在某些防御方式上存在共性;(2)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方式存在着男女差异、城乡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差异,但文、理科面及各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心理危机问题已经扩展到了大学校园,并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现状:心理封闭、心理极端、心理扭曲.然后,分别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网络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分析,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笔者就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改善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净化社会风气以及加强网络建设和监管等五大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心理社会化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教育探索》2007,(10):120-121
大学生心理社会化是大学生人格形成、走向社会的重要过程.当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引导大学生确立稳定的价值观念,改革高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促进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自我维护、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个体自我意识.心理自助是通过自我调节和心理重构进行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心理自助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教育并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自助需要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心理自助的特点,探索大学生心理自助的教育干预方法.从心...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物质和心理的双重贫困是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双重壁垒。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为突破口.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感受.理解但不顺应他们的心理反应和某些认识偏差;实施物质援助时需尽量保护贫困大学生的隐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利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难以弥补的心理伤害;重视网络心理咨询。为贫困生创造良好的谈心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李磊 《文教资料》2008,(30):191-19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优秀青年群体,其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极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必须建立在其心理健康的基础之上.心理和谐是从心理健康的内涵中扩展和升华出来的,和谐心理强调的是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模型由三大要素组成:大学生个体内部各种身心状态的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以及大学生与环境的和谐.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时,大学生要达到心理和谐必须将这些要素加以良好的运用,使得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关联、协调、统一、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王楠  郑江  马淑琴 《文教资料》2008,(14):209-210
大学生心理危机已受到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刻不容缓.引发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心理危机发生的时间也有其特点可循.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五级干预模式,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和寻找合适的科学健身方式以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都希望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物.体像烦恼是一种介于正常体像心理和体像障碍之间的不正常的体像心理,是个体由于对自我体像失望所引起的心理烦恼.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对我们未来的建设者、国家的栋梁——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身体自尊降低,不敢从容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导致某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试图探讨体育锻炼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可以通过改善或者消除大学生的体像烦恼问题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心理安全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研究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安全现状调查,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据调查,大学生心理安全现状总体良好,但受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仍存在大学生对心理安全的认知程度不高、家庭教育方式欠缺、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社会价值多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心理防御机制对维护个体心理健康有重要作.对心理防御机制的有关理论、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模式与类型、常见的心理应对与调节的反应方式、大学生心理应对与调节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该课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以及大学生发挥自身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能动因素,转化和克服消极被动因素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心理互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心理互助是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的活动.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符合大学生心理求助意向,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实主客观基础.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有效模式中健全心理互助组织体系是基础:提高心理互助员的助人技能和素质是关键:规范心理互助工作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