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为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着重探讨了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等问题,以期对高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思结合,坚持知行统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知识的意义的同时,努力把道德与法律的认知转化为实践。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主体,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补充.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实施后的第一门课,为及时总结新课程教学经验、发现不足、解决问题,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促进课程建设,进而成为学生普遍认可和喜欢的课程,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四个结合”,以有效提高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在当前受到普遍关注。大连医科大学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入手,根据课程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项目及实践报告》,将实践教学划分为感受型、体验型和践行型三大模块,并结合医学专业特点设计了培养医学生职业情感的特色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础”课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紧密相连,实践教学是其非常重要的环节.研究性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针对特定问题亲身实践探索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这一模式由研究课题的提出、组织学生实施、学生具体实践、共同交流总结等环节构成.研究性实践教学的最后评价应注意全方位、综合性并贯穿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实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特有的条件。文章从教学内容体系、课外教学模式、基地建设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教学评价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在客观分析目前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的认识观念不足、制度粗疏零乱和操作单一的基础上,突破定点的思考,树立"跨界"思维,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融合、整合,实行注重在系统评价、统一管理、模块评价、因材施教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模式几乎完全照搬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教育自身的育人目标相背离。高职院校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与之相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例外。当前,项目驱动理论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受到重视,基于此,应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改革,以期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具有自身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禢福英 《广西教育》2013,(39):67-68,7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体教学模式构建,应以学生四重身份构建教学体系,实现角色和成才目标立体化;以“图、文、音、视、动画”等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立体化;运用“讲、读、论、看、写”等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立体化;多部门分工合作完成实践教学项目,实现育人途径立体化。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础课实践教学建设要紧紧围绕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树立实践教学新目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变革实践教学方式以及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健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几个方面来进行,切实提高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国高校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最先尝试教学改革的课程。文章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提高教学效果,体现课程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影响该课程发展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面对该课程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准确把握授课的内容,让学生接受教材中的观点,引导学生既掌握课本的知识,又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知和行的统一?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对教学方法及实践的思考,以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严肃、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坚持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学理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在比较、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其针对性、普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角色导向,主题实践推动"是一种全新个性化教学模式,其内涵是:以角色为视角和主线,以大一学生已经承担和将要承担的基本六种角色构成教学体系,以每一角色定位的基本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构成理论知识体系,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考核中彰显角色主题实践实训,即角色体验的核心,这是一种由角色-理论知识-角色体验三维立体推进的教学模式。应用该模式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能够体现高校个性化教育思想,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空间的继航能力,检验教师的学识、德行。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法律修养,有效匡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机、人生信仰庸俗、宗教信仰功利等不良倾向。但从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这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解决,必将影响其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可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少相关教学人士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的背景,基于该课程的理论,将研究聚焦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调查和分析,旨在能更好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希望本文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法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临床卓越班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不断探索,通过在理论教学上推行模块化、专题式和轮讲制,实践上采用"项目化和团队化",以及课程考核上实现"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等一系列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叶燕 《广西教育》2011,(21):63-64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展主题调研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及其效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水平,就要打破传统型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本文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方面做了一定的新尝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