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国藩其人     
曾国藩其人李洪波曾国藩生于清嘉庆十五年(1811年)。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死后被追谥“文正”,所以后人又称他为曾文正公。其祖籍湖南衡阳,清初迁到湘乡白杨坪村。祖父曾玉屏,一生务农。父亲曾麟书,是位老秀才。曾国藩是长子,5岁开始随父在家读书。由于...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公元1811年~1872年)字涤生,乳名宽一,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政府到蒋介石民国时期,不少人所崇奉的偶像之一。百年来,对他的评价,从“勋高柱石”的“英雄”到“汉奸刽子手”都有,真是判若云泥。曾国藩处于中国封建主义没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连接点上,其思想深深打上了中国近代史的烙印。尽管他在主政时劣迹累累,但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张,特别是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却有不少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今属双峰县)人.他早年热衷于追求功名,1838年中进士.此后十多年间,他利用在翰林院供职的有利条件,“日以读书为业”(《曾国藩全集·家书》一),潜心学问,涉猎大量中国古籍,对诗古文辞用力甚勤,对封建理学下的功夫尤深,使他成为一名正统的封建理学家,被赞誉为“一代儒宗”.1853年以后,随着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的篷勃发展,曾国藩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他弃文就武,从办团练开始,创立湘军,积极参与镇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今属双峰县)人.他早年热衷于追求功名,1838年中进士。此后十多年间,他利用在翰林院供职的有利条件,“日以读书为业”(《曾国藩全集·家书》一),潜心学问,涉猎大量中国古籍,对诗古文辞用力甚勤,对封建理学下的功夫尤深,使他成为一名正统的封建理学家,被赞誉为“一代儒宗”.1853年以后,随着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的蓬勃发展,曾国藩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他弃文就武,从办团练开始,创立湘军,积极参与镇  相似文献   

5.
略论曾国藩的诗歌审美批评观李晓峰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湘乡人,道光十八年进士。曾国藩在近代诗歌散文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就诗而论,陈衍在《石遗宝诗话》里说:“有清二百余载,以高位主持诗教者,在康熙曰王文简,在乾隆曰沈文悫,在道...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于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小地主家庭,他踏入仕途后,可谓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官至大学士.从此,汉族官僚的势力不断壮大,导致清朝的政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曾国藩是靠什么起家的呢?那就是他所创办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为清政府立有奇功.湘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我在这里谈谈曾国藩的治军之道.  相似文献   

7.
张帅 《成才之路》2011,(17):70-70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近日,本人仔细研读《曾国藩成功》一书,体味颇深。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死后,同治帝曾“辍朝三日”,“震悼良深”,多次发布上谕,表彰曾国藩。皇帝的上谕句句不离一个“忠”字,而曾国藩在自己的著述中,甚至表白过自己能“剖心肝以奉至尊”(曾国藩《杂著》卷四),可见他的忠君思想是多么强烈! 曾国藩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忠君思想呢?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长期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而儒家思想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忠君思想在三纲五常中占有首要的地位。曾氏祖籍衡阳,后迁湘乡,“资产渐殖”(《年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曾国藩早年精专学问,学作圣贤,着实取得不少成绩.曾国藩认为,任何人欲成就事业,就必须要先立志.曾国藩的志向是和他的治学目的论紧密相关的.每个人治学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想跻身仕途,或想发家致富,或想陶冶性情,或想消遣自娱,或想著书立说以警后人.正如"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曾国藩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0.
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从现有公开的资料看,从1913年至1917年间,毛泽东仔细阅读了《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等书。在韶山纪念馆里藏有毛泽东当年读过的《曾国藩家书》的四、六、七、九卷。每卷的扉页上,毛泽东题了“咏芝珍藏”四个字。如此推崇珍惜,这在毛泽东的藏书中是少见的;可见曾国藩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非同一般。毛泽东特别佩服曾国藩的军事才能,对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经过有着详细的了解,所以才有“独服曾文正”的感叹。后来,毛泽东上了井冈山,领导武装斗争,由文人成为军事统帅。由于他与曾国藩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早期军事生涯,这就决定了两人的军事思想有许多观点是一致的;但两人不同的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又决定了其军事思想有着深刻的分歧,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现象”或“曾国藩热”在曾国藩死后时断时续地出现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能不受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关于“曾国藩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剖析。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现象”或“曾国藩热”在曾国藩死后时断的续地出现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能不受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关于“曾国藩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剖析。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 (1 81 1— 1 872 )字伯涵 ,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在清朝统治摇摇欲坠之时 ,力挽狂澜 ,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使清朝统治得以苛延残喘 ,从而获得了“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他面对列强侵入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 ,发展军事工业 ,并躬身实践 ,倡导洋务运动 ,建造兵工厂 ,获“洋务运动”先驱之美誉。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来说 ,他更为楷模 ,他一生宦海畅游 ,显赫终身 ,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做为一个地主官僚家庭成员的责任。他是曾家的灵魂 ,在他的教导下 ,弟弟曾国荃成为与左宗棠、李鸿章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这一狭窄的地域里,无名氏显得尴尬而无奈。早期通俗小说《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曾名噪一时,属于他所谓的“庸俗媚俗”之作;而他真正苦心经营、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的长篇巨制,七卷本《无名书稿》前三卷——《野兽·野兽·野兽》、《海艳》及《金色的蛇夜》(后四卷书名为:《荒漠里的人》、《死的岩层》、《开花在星云之外》、《创世纪大菩提》,未成书)却鲜为人知。《无名书稿》作为小说创作,与现  相似文献   

15.
周口,原称周家口,在淮河上游,颖水、沙河、贾鲁河在境内交汇,为河南省东南部的重镇,商业及手工业在百多年前十分繁盛,远近知名,正如诗人所描绘的:万家灯火侔江浦,(此谓南京,浦江入长江处),千帆云集似汉皋(汉口之别称)。 清代名臣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他曾两次来周口,一次是经过,一次是驻节。他的来去,或乘车,或  相似文献   

16.
邹幸福 《娄底师专学报》2011,(4):192-192,194
笔者近捡邵东《太平曾氏六修族谱》,发现其卷百五十八上有曾国藩道光十九(1839年)所作的《慈荫亭记》一篇,为新版《曾国藩全集·诗文》未刊稿。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官场楷模”、“千古完人”,曾国藩家族子弟及其后人共240余人,得到“曾家无一废人”的美誉,这其中固然有许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曾国藩在其祖父曾星冈家教方法和形式的基础上,实践完善了家教理念,至今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8.
一是打破关系型话题一统天下的局面,命题更具个性化特征2004年高考,以全国卷“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首,同时出现了9道关系型的话题作文;2005年,又以全国卷为首,出现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等近10道直接或间接以关系型话题为主的命题样式。今年,除了浙江卷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江苏卷的“人与路”、重庆卷的大作文“走与停”仍在继续走老路之外,其他省市卷的作文题均回避了这一褒贬不一的命题思路。这种远离“北京化”的命题思路体现了各省市命题经验的日趋成熟与自信。今年的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着力引导学生去关注作文原材料,体…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是晚清“桐城中兴”的领袖。曾国藩所以要中兴桐城派,一是源于他在文学、学术思想上与桐城派的契合,二是出于借桐城文章以宣传程朱义理及洋务的政治考虑。曾国藩围绕洋务需要对桐城派古文理论进行了诸多改造,在道统、文统两方面为晚清桐城派打开了学习西学的门径。“文以载道”的桐城派古文经过曾国藩的改造,体现出强烈的“中体西用”的洋务色彩,不仅成为宣扬“义理”、卫道护教的工具,也成了宣传“经济”、学习西学的手段,这有利于调动起对传统伦理秩序及文化恋恋不舍又冀学西学以自强的传统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众多知识分子聚集在曾国藩周围,以桐城古文及洋务相号召,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文学派别“桐城——湘乡派”。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人才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1995年5月在我区召开的“曾国藩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刊特在“湘中人文研究”中开辟“曾国藩学术研究”专题。本期刊发的一组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分别论述了曾国藩的人材思想和治学、治家之道。当然这仅仅是对曾国藩思想发展阶段的某个侧面探幽发微,我们借以抛砖引玉,希冀广大史学界的专家学者提出批评指正,并惠赐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