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对海南省53名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未成年服刑人员情绪智力处于中等偏下,且低于同龄中学生情绪智力;从人口统计学分析得出,未成年服刑人员母亲受教育程度、从小生活对象、生活环境及本人受教育程度对情绪智力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小时候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生活环境好、自身受教育程度高的未成年服刑人员情绪智力高。针对研究结果分析,从监狱、家庭和个体3个角度提出未成年服刑人员情绪智力提高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情绪智力、学业拖延概念的辨析及情绪、情绪智力与学业拖延相关研究的论述探讨情绪智力与拖延行为的关系。初步推论如下:学业拖延行为一定会伴随心理的不适,而负面情绪也可能产生学业拖延。情绪智力会影响拖延行为,情绪智力越高,学业拖延程度越低,与之伴随的拖延行为越少。  相似文献   

3.
对初中生情绪智力和攻击行为的现状及两者关系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青少年心理与人格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使用情绪智力量表(EIS)和攻击问卷(AQ),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对481名河南省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2.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的攻击行为在年级和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在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攻击行为和情绪智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情绪智力可以预测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4.
智力对于情绪智力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低智商不可能有高情商,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智商不能直接推断人的情商,高智商不一定有高情商。智力与情绪智力都存在性别差异和个别差异,智力、情绪智力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情绪智力的结构及智商、情商的离散程度上,而智力、情绪智力的个别差异还表现在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上。尚无确凿的证据表明智商与人的社会行为存在着相关,情商则与人的亲社会行为存在着正相关。智商、情商都是影响人的社会成就的重要因素,但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工作,智商、情商对社会成就获得所起的作用有别。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情绪智力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更直接、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地区46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贵州省黔东南州地区中学生情绪智力和攻击为的特征,以及情绪智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学生情绪智力在性别、年级和民族上差异显著;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学生攻击行为在年级上差异显著,但在性别和民族上差异不显著;情绪智力总分与攻击行为相关不达显著水平,但攻击行为的2个维度(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与情绪智力总分和情绪智力4个维度显著相关.这表明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学生攻击行为有不一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应对效能的相关性,采用情绪智力问卷和应对效能问卷,对广西大学235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情绪智力与应对效能存在显著相关,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情绪智力和应对效能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情绪智力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的自我情绪调节、自我情绪评价、他人情绪调节对应对效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高职生回避性拖延、情绪智力与职业决策效能感的整体现状及两两相关,对提高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提出对策,采用回避性拖延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职业决策自我能感量表对天津、北京、云南等地高职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人口学变量在回避性拖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在情绪智力得分上具有差异性,男生在总情绪智力、他人情绪管理和自我情绪管理上显著低于女生;工科生的情绪智力低于文科生和理科生;不同年级在情绪智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回避性拖延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负向预测;情绪智力与回避性拖延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86):191-192
为了解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运用特质元情绪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1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新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较高。女生在情绪修复、情绪辨别和整体上均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情绪修复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理想。在敌对和偏执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优于男生。(3)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越高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情绪修复能够有效预测心理健康,情绪修复得分越高,心理越健康。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幼儿教师正念特质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对287名幼儿教师的正念特质与情绪智力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正念特质、情绪智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教师的正念特质、情绪智力水平均在教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幼儿园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幼儿教师的正念特质与情绪智力及其四个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幼儿教师的正念特质水平越高,情绪智力水平越高;且幼儿教师的正念特质对其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据此对幼儿教师情绪智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阳市5所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进行调查,并用t检验和虚拟变量回归分析法等分析数据。结果显示:高中生的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等因素对其情绪智力几乎没有影响;与家庭相关的人口学变量对高中生的情绪智力有影响,其中城市家庭的影响大于农村家庭,出生次序为老二的情绪智力明显低于独生子女,经济收入中等以上家庭明显大于中等以下家庭;与父亲相关的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影响与其父亲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社会支持、抑郁与自杀意念问卷对200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调查,以探讨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自杀意念上,服刑人员总体上保持中立,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抑郁程度中等;(2)有无配偶及狱前职业状况对社会支持、抑郁及自杀意念有显著影响,年龄及文化程度对三者影响都不显著;(3)抑郁与自杀意念和社会支持都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只与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存在显著相关;(4可以通过社会支持来预测的抑郁程度及通过抑郁程度来预测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特质型情绪智力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小学3-6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我国小学生特质型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小学3-6年级学生的特质型情绪智力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2)小学女生的特质型情绪智力显著高于男生;(3)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小学生特质型情绪智力的得分越高;(4)学业成就和小学生的特质型情绪智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业成就越高,特质型情绪智力得分越高;(5)特质型情绪智力和小学生在合作性、领导力上的提名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河南省某监狱395例男性服刑人员进行评定。结果:(1)服刑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普遍高于全国常模;(2)抑郁和焦虑总分与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子女个数显著相关;(3)家庭住址、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和已服刑期在抑郁和焦虑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存在明显异常,应加强心理咨询和疏导。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SCQ)和家庭教育方式量表(EMBU)对26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智力有明显的相关。性别、是否独生、专业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有明显的影响;专业和父母文化程度对情绪智力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中国组织情境下探索员工工作场所排斥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以工作场所排斥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11名在职人员进行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2份。结果:(1)被试的工作场所排斥程度较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2)被试的工作场所排斥得分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被试的工作场所排斥得分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分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员工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其在工作场所知觉到的排斥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66):188-18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00名被试的情绪智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手机依赖程度进行了调查。并使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良好。结果发现,情绪智力各维度与自我控制各维度都存在中等强度的显著相关。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模型中不存在中介效应,只有遮掩效应。效应值是0.82。遮掩效应意味着后续研究应着手处理自我控制为什么不会影响手机依赖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漳州市三所中学434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情绪智力量表》和《学生学习自我控制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情绪智力不存在学校、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差异;2)高中生的学习自控力存在学校和年级的交互作用;3)情绪智力与学习自控力具有中等水平的相关;4)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都达到中等程度的相关,学习自控力对学业成绩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初中生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和自我妨碍量表(SHS)对512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情绪智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妨碍发展表现出不平衡的特点。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及其各个维度与自我妨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并能较好的预测自我妨碍行为,其解释率为23.3%。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是问题行为的高危人群,对青少年问题行为产生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对798名青少年被试进行家庭功能、情绪智力及问题行为的测查,并从情绪智力这一视角,深入探析了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预测作用。此外,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得出情绪智力中的自我情绪调控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是家庭功能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家教信息     
情绪智力对儿童更重要美国一些著名心理学家最近指出: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智商概念。他们的一项实验证明,智商高低与孩子的成长趋向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包括宽厚、自信、坚毅在内的情绪因素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更为重要。他们首创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旨在重新解释“聪明”的含义。情绪智力包括三个方面:1.情感感受力,即对情感的感知,体验的能力。2.情感控制力,是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3.适用情感的能力,理解并转变他人的情绪,用以解决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