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站在现实的角度来反思赵树理的创作原则、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 ,指出其民间立场和大众化的创作方向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2.
学界无一例外地把萧纲所谓"文章且须放荡"之"文章"理解为写文章,这似乎并不完全符合原文本意."文章且须放荡"还应从阅读的角度理解为不拘一格、广泛阅读.学界从创作角度理解"文章且须放荡"时,又多把"文章"的外延限定在"宫体诗"或诗歌,这既不完全符合萧纲视野中的"文章"含义,更不符合萧纲"文章"创作的实际.从创作角度讲,萧纲"文章且须放荡"应理解为突破传统,不拘泥于创作阐发儒家经义的文章,还可创作其他学术文章、应用文章及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以往对安娜形象多是从社会角度、宗教角度、家庭观念角度来分析和界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托尔斯泰文艺理论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事实上,托尔斯泰的文艺思想和创作既包含着现实主义精神,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勰<通变>认为创作要因革损益,有继承有创新.这是从历时性的角度考虑创作问题即既"通"又"变".<定势>篇重点论述创作时审时度势地考虑当前文学特点趋势和作家主体的具体情况.主要是从共时性的角度思考作文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两篇内容关系密切.刘勰这两方面思想同时贯穿于优秀作品创作始终.  相似文献   

5.
学界无一例外地把萧纲所谓“文章且须放荡”之“文章”理解为写文章,这似乎并不完全符合原文本意。“文章且须放荡”还应从阅读的角度理解为不拘一格、广泛阅读。学界从创作角度理解“文章且须放荡”时,又多把“文章”的外延限定在“宫体诗”或诗歌,这既不完全符合萧纲视野中的“文章”含义,更不符合萧纲“文章”创作的实际。从创作角度讲,萧纲“文章且须放荡”应理解为突破传统,不拘泥于创作阐发儒家经义的文章,还可创作其他学术文章、应用文章及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6.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以往对安娜形象多是从社会角度、宗教角度、家庭观念角度来分析和界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托尔斯泰文艺理论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事实上,托尔斯泰的文艺思想和创作既包含着现实主义精神,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赵树理建国后小说创作的梳理,从“言“与“不言“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赵树理建国后小说创作的文本,从而肯定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从创作学角度提出一个新概念“创作介体”,这是以往文艺创作与文艺研究中所忽略的,却是中国文艺的一大特色,并对文艺创作和研究产生着深刻影响。以近年重庆文艺创作实践与经验为例,来论证“创作介体”对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创作载体、创作受体四个方面的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少儿散文创作中的"童年之我的角度"主要指作家在创作心理上应最大程度地复归到自己的童年状态,尽可能地以童年的"我"作为表达的主体,以此为出发点,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审美体验、感受和认识,以达到与儿童的精神联系与对话,并最终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为了更好地丰富和提高少儿散文创作,除了"童年之我的角度"外,还应该有"成人之我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叶毓中先生精心创作的工笔重彩《全图三国》,是三国题材绘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制。对于它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可以从中国画创作艺术和中国美术发展史的角度予以评价,而且可以从三国文化传播史的角度进行观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创作背景、表达方式、曲式结构这些音乐风格角度以及节奏、力度、装饰音等演奏风格角度,对海顿、莫扎特的奏鸣曲进行对比研究,去发现二人之间创作上的对比与联系,充分了解二人的音乐风格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左拉在理论上是坚决而彻底的自然主义者,但他的创作绝不是自然主义这四个字所概括得了的。基于左拉作品体系的复杂面貌,从左拉创作心理的角度,或者说,从左拉作品的形成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就成为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13.
国画创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处理传统继承和创新创作之间关系的过程。在进行国画创作的过程中,树立生活源泉意识,以树立独立的艺术风格为追求,以实现笔墨和画面的整体构图。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国画的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14.
《稻草人》以其原创性、人文性、时代性、引领了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潮流,从描述角度、社会角度、人性角度和儿童本位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引发儿童观察社会、思考人生.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鲁迅后期创作的杂文转向和创作成绩,这是一个有待共识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评价和认识鲁迅创作及其文学史形象的问题。从历史现场出发,从租界语境,时代语境的角度考察鲁迅后期创作的杂文转向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总结古代蒙古作家汉文创作的源与流的关系及其繁荣发展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从文献学角度对汉文创作进行了探析,概括出迥异于蒙文书面创作的四个特点。并援引史料,论述了汉文创作的三种主要庋藏形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解析了舒伯特创作的第一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并从艺术歌曲创作的角度探讨了诗歌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影像与声音是电影叙事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本文从语言、音乐、音响三个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声音叙事创作中的戏剧张力。  相似文献   

19.
面对目前业内VR纪录片的日渐盛行,纪录片工作者应该从观众内心需求的角度,对VR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和内容进行改进与调整.本文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将传统纪录片和VR纪录片进行对比,对VR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和内容进行探索,并思考VR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 2 0世纪现实主义流变史的角度 ,探讨柳青小说创作的得与失 ,力图在文本———批评的交互影响中 ,辨析作家创作思想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