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伯谦案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伯谦被杀是不是一桩冤案,学术界已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至今尚无定论。本文根据尚未发表过的史料——卢毓英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手稿本),并参考其它有关史籍,认为方伯谦被杀确系冤案。  相似文献   

2.
魏延被杀是魏延与杨仪为争夺权力而发生内讧的结果。对这场内讧,诸葛亮负有责任;他对魏延和杨仪两人的矛盾认识不够;他没有搞好权力交接;他不该在临终时有所偏废。魏延被杀与诸葛亮去逝一样是蜀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论魏延     
魏延(?——公元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信阳西北固县一带)人。在群雄荟萃的三国时期,魏延堪称一流上将,远在郭淮、张郃之上;就偏居一隅的蜀汉而言,算得上超群绝伦。但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这位半人半神的先知,给魏延勾画了一幅“后脑长反骨”的隐患形象。近年新版的《辞海》集学术界之观点,称“诸葛亮死,他(延)与长史杨仪争权,率兵击仪,兵败被杀。”两说性同词异,并无本质区别。我认为:魏延既没有长“反骨”,也没有反叛行径;说他与杨仪争权兵败被杀,未免有所偏颇。魏、杨内讧事件,系杨仪一手造成,在这场历史悲剧中,魏延是无辜的牺牲者。  相似文献   

4.
戚其章同志在《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发表《方伯谦被杀是一桩冤案吗?》一文,对拙作《丰岛海战》(《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提出一些意见。本文将就戚文所提意见,对丰岛海战作些补充说明,并讨论方伯谦被杀问题。  相似文献   

5.
《点名》     
中军大帐———张艺谋!张艺谋何在!军师,应该是张翼德吧?是张翼德……魏延诸葛亮一生厌恶魏延,临终密嘱杀之。《点名》@王艺霖!262700山东省寿光市新兴路250号邮政局宿舍楼中单元201号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诸葛亮初见魏延,二话不说便喝令刀斧手推下斩首.刘备惊问:"魏延有功无罪,何故杀之?"诸葛亮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果不出所料,到第一百零五回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魏延真的反了.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竞能算到二十多年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所塑造的魏延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形象。他在刘备集团中既是勇猛的大将又始终被扣上了一顶叛将的帽子,这使魏延整体形象的塑造存在了一定的矛盾。下文将分析产生这种矛盾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引起了代北勋贵的强烈反对,甚至发展到以武力对抗和另立朝廷。废太子恂虽未参与平城兵变,但却遭诬陷而被杀。废太子恂被杀,是孝文帝执政后的一桩冤案。  相似文献   

9.
在《三国演义》中,西蜀阵营有一不太听话的将军魏延,收于他在诸葛亮死后,与杨仪争权力,被孔明遗命斩杀。魏延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孔明生前认为他脑后生有反骨,怕自己死后,无人克制得了他,所以在死前故意将政事交与杨仪,令官衔远高于杨仪的魏延延不平,致使魏延造反成为事实。如此说来,孔明以自己想当然的造反“标签”贴在了魏延的身上,使魏延成为自己“先入为主”式主观猜测的牺牲品。   的确,魏延在西蜀的大将中不怎么“听话”,他曾提出从子午谷奇兵袭击魏国军事重镇长安的战略构想,对孔明所谓“用兵必出岐山”、“依法用兵…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出场是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他被曹操大军追得没处躲没处藏,只好来襄阳投奔刘表,刘表的大舅哥蔡瑁守住城门不开。这时魏延出场了,他大喝一声:“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当下魏延抡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可惜刘备没进城,掉头去了江夏。魏延闹了个大红脸,两边不讨好,然后很没面子地去投奔韩玄了。  相似文献   

11.
古虎头桥与魏延之死曹弘撰文摄影余少小读《三国演义》时,读到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曾多次告诫亲信部属,魏延脑后生有“反骨”,我死之后,魏延必反。书中还写道,诸葛亮临终前,曾授扬仪等人“锦囊妙计”,以制魏延之反叛行径。在陕西南部古城汉中采风创作时,偶闻城中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汉书》、《后汉书》、《两汉纪》与《资治通鉴》中关于昭君之子的记载,发现《后汉书》记载的"昭君之子被杀"与其它三部史书存在差异。通过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及其儿子们即位情况的分析,发现"昭君之子被杀"记载有误;通过王莽拜单于、《后汉书》成书背景也得出昭君之子没有被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同志的冤案平反昭雪了,被株连十多年的影片《燎原》也重新与广大观众见面了。林彪、“四人帮”为了诬陷刘少奇同志,曾对《燎原》大张挞伐,诬蔑“《燎原》是一部篡改革命历史,为党内头号走资派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反动影片”,胡说《燎原》“肆意丑化工人阶级”,“竭力美化资产阶级”。然而,历史决不是几只黑手所能任意颠倒、肆意涂抹的。今天,历史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燎原》经过严峻的考验,仍放射出夺目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14.
试论魏延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魏延是一个具有矛盾性格的人物形象,其悲剧内涵也是复杂 的。魏延的悲剧实质上是一种人类无法超越自身弱点的性格悲剧,是一种特殊社会历史 条件制约下由特定人际关系、特定思想观念所促成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丁公被杀是由于对项王的不忠,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说丁公被杀是"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其实不然,丁公被杀是由于丁公不懂人性,企望施恩图报的心理造成丁公不明智的谒见,致使刘邦感受到被要挟,以及刘邦不堪受辱,怕自己自私寡情的真实面目被暴露,乃至杀之灭口。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三国演义》中的陪衬人物之一,魏延的悲剧虽与诸葛亮不无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却是其性格所导致的。魏延身上特立独行、善于思考的开拓性格,使他为世人所不能理解,因而,他也就背负上了"反骨"的恶名,且其恃才傲物的性格,使得魏延的人际关系十分恶劣,然而性格粗疏、冲动的他,不仅不反躬自省,反因个人的得失而牢骚满腹,这一切最终使他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总之,充满悲剧色彩的魏延一生,绝非单纯是由于个人因素而导致的,这与民族文化性格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三国迷,在来长沙之前,只知道它是一座曾历经千百年战争的古城。去年出差来到这里,我着实吃了一惊。长沙已不再是当年魏延杀韩玄、救黄忠,被关羽、鲁肃等辈争来推去的荆湘小郡了。湘江两岸、橘洲岳麓,无不展示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名人魏延魏延,字文长,东汉末期的义阳(今河南省倍阳县北)人。魏延是在刘备势孤力薄、被曹操追赶的情形下率部曲投奔刘备的。他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为刘氏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他屡有战功,被迁为牙门将军。当刘备为汉中王时,治所成都,需要一大将镇守军事...  相似文献   

19.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人,为三国时蜀国大将。他善养土卒,勇猛过人,多谋善断,智勇双全。他金戈铁马,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为蜀国立下不朽的功绩,然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竟让他背负着“谋反”的恶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硬说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这的确是一桩冤案,为世人所不平!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中谈到《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的多智而近妖。”我认为鲁迅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近年来,不少研究《三国演义》的学者指出:不看到《三国演义》的优点,是民族虚无主义,但不指出它写人方面“亦颇有失”,也不利于借鉴古典小说,来创作新的历史小说。这种辩证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20.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了郑文公之子子臧因"好聚鹬冠"而得罪郑文公,进而被其父杀害的历史事件。"好聚鹬冠"为何会导致子臧被杀,自刘向、郑玄以来的传统礼制说认为:"鹬冠"是不合礼制之服,故子臧是因违背礼制而被杀。至唐颜师古始有不同观点。颜氏将"好聚鹬冠"解释为"与知天文者游聚,有所图议",从而将子臧被杀的原因定为谋逆。对"好聚鹬冠"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双方对子臧被杀事件的不同历史解读。虽然双方观点不同,但却都承认或者说默认了《左传》历史叙事的合理性,即"好聚鹬冠"是子臧被杀的原因所在。通过对《左传》中相关历史叙事的分析,可以看到《左传》的历史叙事是分析与叙事的结合,并具有鲜明的"尚礼"的特点。子臧因服饰不合礼制而被杀,应当被看作是《左传》作者研究历史的成果,而非客观历史本身。结合当时郑文公对群公子杀、逐的大背景来看,子臧被杀的真正原因当是父子相残的政治斗争,"好聚鹬冠"只是郑文公杀子臧的借口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