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远在半个多世纪前,那是抗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内战的烽火又燃端倪的1945年,毛泽东便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满怀智慧地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横扫之势,在开国大典前夕的1949年7月,由解放区青年文艺工作者组成的中国民主青年代表团.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16日下午,在北京前门著名的老舍茶馆三楼,一个以“交流十年 沟通无限”为题的大型茶话会在热烈而喜庆的气氛中召开了。出席茶话会的有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有和副会长吕志先;埃及驻华使馆大使阿里·侯赛姆丁·希夫尼先生、塞拉利昂驻华大使阿尔胡辛·迪恩先生,以及巴基斯坦、波兰、乌拉圭、匈牙利、南斯拉夫、拉脱维亚、新加坡、塔吉克斯坦、捷克、伊朗、俄罗斯、、老挝、科威特……等国家驻华外交官;出席茶话会的还有文化部有关司、局的官员、直属文化机构、首都新闻媒体等各界朋友200…  相似文献   

3.
2014年10月28日,由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国家图书馆协办的2014“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在京开幕。  相似文献   

4.
一场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只是世界体育的盛会,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盛会。首都博物馆(下称“首博”)2007年制定配合第29届奥运会的系列展览定位——既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文化,又向中国人民介绍世界文化。围绕这一定位,“首博”于北京奥运会之际举办一系列大型展览中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即是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举办的一个重要展事。  相似文献   

5.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7-17
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作序,市领导韩正、杨雄、沈骏等担任顾问的大型口述史丛书《巨变——上海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实录》首批10种出版,并于6月20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出版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2010年2月21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各类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传播同一条消息:“我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长张仃因病医治无效,于21日上午1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在人们为国家与民族痛失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同时,我更因为张仃先生与《中外文化交流》杂志一段鲜为人知故事而心潮澎湃,难以安宁。  相似文献   

7.
应希腊科斯塔斯·基里亚西斯基金会邀请,《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李胜先总编于2006年5月29日至6月4日接受该基金会颁发的年度文化大奖并访问雅典。期间,采访了希腊文化部长乔治·武尔加拉基斯(Giorgos Voulgarakis)。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个人来说,30年的人生不算短暂;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而言,30年不啻于“弹指一挥间”。每个经过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人,这30年的生活无疑是其与国家同行的难忘历程;30年的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新辉煌的过程。而《共同记忆·纪念改革开放30年回顾展》的每个主题,甚至每一件展品,都是中国人民亲历改革开放30年活生生的见证。  相似文献   

9.
去年金秋,名为《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210余组(件)重要文物组成的展品,是公元前3500年至前140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早期国家从萌芽到初创的物证,从而提示早期文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始自2001年,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10.
从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形态,观察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生活状况及其文化习俗,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最为有效而直观的手段;由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承办的名为《走进中国·当代中国生活艺术展》,系大型国际交流活动“中法互办文化年”中“中国文化年”重头项目之一。该展堪称一个小中见大、微中观宏、管窥中国的大型艺术展览。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歌华发展集团“中国文化年”的设计总监赵全红。赵总监告诉记者,《走进中国·当代中国生活艺术展》将于今年10月份,即“中国文化年”开幕式的当天,在巴黎的非洲大洋洲博物馆开幕并展出1…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电影译制片的历史可以溯至1949年5月,东北电影制片厂进口译制的前苏联影片《普通一兵》,乃我国首部译制片;该片上世纪60年代重映时,更名为《一个普通的士兵》。  相似文献   

12.
2011年6月23日,由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澳洲中国LINK基金会画廊共同举办、高捷资本赞助的《青藏之歌——沈抗油画展》作为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众多视觉艺术活动的组成部分于悉尼中国LINK基金会画廊举行开幕酒会。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交流》2010,(5):96-96
4月15~5月16日,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玻璃工厂一新金融时代的中国艺术》艺术展览,其主题源自欧阳江河的一首诗歌。该诗从“看见”开始,揭示视觉穿透物质、物质被触摸到之前的抽象、精神化的本质。就某种意义而言.这是一个发自艺术家内心的展览,选择类似社会学和统计学的方式完成和展示作品.“玻璃”强调观看,其透明性也许使人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曲阜师范大学刘相雨博士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论稿》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七章.第一章介绍了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演变,余者分别就历史演义、英雄侠义、神怪小说、家庭小说、知识分子出处选择、才子佳人等题材类型,分主题探讨各代表性文本同儒学的关系问题,专题性地予以描述和揭示.大致说来,该书优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