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乡镇幼儿园的条件有别于城市,周围有很好的自然环境。把孩子们带到野外去,在天然课堂里上常识课,有着无穷的乐趣。春天,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常常带着孩子们唱着歌儿却野外踏青;夏天,带着孩子们观察雷雨之前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如:燕子、蜻蜓低飞,蚂蚁搬家,天上乌云翻滚等自然现象;秋天,带着孩子们来到金色的田野共享丰收的喜悦;就连北风呼呼的冬天,我也不放过,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带他们去观察田里被雪花复盖着的油菜、麦苗……多方面引导幼儿接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感受到祖国、家乡的美好。  相似文献   

2.
按理说,春天的花有它的美,秋天的落叶也有它的韵味,但我对同一种活动的组织,却是“春花”胜“秋叶”。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上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中的《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为了让孩子们寻找秋天的足迹,我要他们到校园里去观察。我强调了纪律,让他们自由去寻找,以为他们一定会满载而归,因为校园里处处都透露着秋天到来的信息。可是回来汇报时,他们所获不多,秋天自然景象的变化,他们感受肤浅,他们当作去教室外游览了一圈,跑跑闹闹,带嘴不带眼睛。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对幼儿的教育效果,我们开展了综合教育活动,下面介绍一下我园在常识课教学中,围绕着认识“秋季”开展的活动。 秋季来临时,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认识秋季。在大班幼儿中开展了“秋天多美好”的活动,教师带他们到郊外去观察秋天的特征,孩子们看到秋天来了,树叶变红、变黄了,高粱红了,稻穗黄了,苹果、梨、葡萄熟了,各种秋菜也长得又壮又大,农民伯伯正在收割水稻、采摘水果,等等,懂得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并在语言、音乐、美工等课中围绕“秋天”将多种教育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音乐课里教唱“秋天到”的歌曲;舞蹈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我教幼儿画《雨中的小花伞》。首先我带孩子们先玩小伞兵的游戏,接着又拿出了好多伞让幼儿观察,最后我展示了示范画。之后,开始让幼儿作画,我一边巡回指导,一边提示幼儿。当我走到尹航和张珊身边时,发现他们在画好的小伞周围"疯狂"地画着横七竖八、长短不一、乱七八糟的条条。只听两人还高兴地说着"真大呀!"我有点不高兴地对他们说:"你们已经画好了,就别再乱画,乱七八糟的多难看。"他们看看我很委  相似文献   

5.
“秋天”主题教育是以认识秋季的特征及秋季人们的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大纲》要求,制定了教育计划,安排了认识秋天的活动,运用观察,上课及游戏活动等手段向幼儿进行教育,取得了好的效果。一、从入秋到秋末,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观察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晨间户外活动时,让幼儿看花坛里的花、草、树叶;外出散步时让孩子注意地上的草及树上的叶子渐渐地枯黄,叶子飘落下来,有的花凋谢了,而菊花和桂花开放了,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秋天  相似文献   

6.
开学了,幼儿园的操场上又添了新的活动器具——大鲤鱼。孩子们可乐了,吵着要我带他们去玩。我琢磨着,小班幼儿进园不久,上课还不太习惯,要让他们在娱乐中学点东西。等孩子们都玩过了,我就问:“谁能告诉考  相似文献   

7.
我要带他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春天,带他们到公园赏花,到山坡上植树;夏天,我和同学们到郊外野炊;秋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郊外登山;冬天,我和他们一起走进风雪里。让神奇的大自然,到处撒下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到处投下孩子们灵巧的身  相似文献   

8.
我园地处海滨,得天独厚的海滨自然环境为幼儿认识自然、认识大海及海滨人们的劳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美丽的海滨及壮观的大海对幼儿有极强的诱惑力,也是教育、影响幼儿的极好“教材”。我们经常带幼儿到海滨观察海水涨落、日出日落,听浪花拍击海岸的声音。夏天,蔚蓝的大海在骄阳下泛着银波;冬天,飞舞的雪花,晶莹的冰棱,使原来的绿色世界变得一片银白……海滨有孩子们看不够的美景,大海给孩子们以无限的遐想。  相似文献   

9.
我利用我班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设计了各种活动角,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随时可观察,随处可操作。 1.自然角自然角设在室外窗台上,这样可使盆栽的植物得到阳光和雨露。我和孩子们一起种植小麦、大蒜、水仙、萝卜、白菜、蚕豆及各种草花。孩子们观察植物的成长并学习用图画记录下它们的生长过程。我们还收集了各种植物的种子,放在透明的玻璃瓶子里,供幼儿观察。秋天还收集各种落叶,制作成植物标本等。自然角里还喂养了金鱼、小甲鱼、螃蟹、蟛蜞、蚕、螺蛳等多种小动物。孩子们还捕捉昆虫,制作昆虫标本。自然角成了孩子们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场所。  相似文献   

10.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是关键.如何更好的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让孩子在玩中学,教师的指导策略是重要一环. "科学手绘本"特别适合大班开展,在每天的午休时刻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一些关于动物的有趣的科学小知识,孩子们对书中的奥秘深深吸引,常常会缠着老师问这问那,有时还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自由活动时,我更发现孩子们对《海底总动员》的故事很着迷,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海洋生物我想何不让孩子们也编一个自己的关于海洋生物的故事呢?我和孩子们一商量,孩子们愉快的答应来,于是孩子们自己给书起名字、自己制作封面,很快孩子们自己的《小鱼妙妙旅行记》科学手绘本诞生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把自己观察到的,联想到的有关海洋动物的知识、故事等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通过一学期的创编活动,孩子们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了解了很多海洋动物的习性、特点,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愈加浓厚.  相似文献   

11.
沈老师病了,为了让孩子们也了解这一情况,这天早晨点名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喊幼儿的姓名,而是让孩子们找找班上少了谁 他们仔细地找出缺席的幼儿后,我让孩子们找找还少了谁,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沈老师”我问:“谁知道沈老师为什么没来幼儿园?”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沈老师肚子疼。”“沈老师感冒了”“沈老师发热了” 看见孩子们脸上露出的关心的神情,我趁机告诉他们:老师每天工作都很辛苦,不仅要带小朋友做游戏,学本领,还要照顾小朋友吃饭、上厕所,老师这么关心你  相似文献   

12.
教幼儿观察动物时,老师一般有几怕:一怕麻烦,二怕孩子乱,三怕动物“不听话”。因此,常常用标本、图片或幻灯代替活物。结果孩子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不完全的,甚至会产生错觉。为了使幼儿获得真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我们曾经带幼儿去饲养场观察猪牛羊,去动物园观察飞禽走兽,去孵坊看小鸡,还设法把小鸡、小鸭和小兔请到幼儿园作客,让孩子们尽情地观察,并组织他们饲养这些小动物。实践证明,观察活物要比观察死的东西真实、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3.
正一、分享孩子们的快乐孩子们是那么天真可爱,他们的生活又是那么丰富多彩。仔细观察,我们不难从幼儿的言行举止中发现他们的关注点。比如他们从户外回活动室,会选择走弯弯曲曲的"迷宫小路"。他们有时会数着数字走,但数着数着会乱套,这时往往会从头数起,或者站在原地从一数起。当你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就不难体会到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也就会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记得有一次,我带他们出去玩大型滑梯,  相似文献   

14.
秋天的雨     
[提示与建议]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描写秋天的雨写出了秋天的树、秋天的花和秋天的果实。语言生动形象,让孩子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秋天丰收的景象。这篇散文适合大班幼儿欣赏,活动前先带领幼儿出去走走,玩玩,也可带幼儿去公园、农村秋游,让幼儿领略秋天的美。教学时,可以利用挂图和多  相似文献   

15.
我们学校是一九七九年开设幼儿班的,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差,为了教好幼儿,我们常常自己做一点必要的教具,但总感到不够用。要把幼儿的无意注意转变成持久的有意注意,必须有供经常变换用的漂亮的实物或图案。我利用课余、假日,抽空剪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雪花形状的花朵作教具。孩子们看到我在剪贴,好奇地围着我,争着要我剪几样送给他们,有些幼儿还说得出图案象什么花,并带回去叫妈妈照样子再剪几朵。孩子们这样喜爱图案,使我感到幼儿园的剪纸作业是孩子们喜爱的作  相似文献   

16.
三看春草     
在春天里,我带着小班的孩子们曾去郊外看春草。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感知春季是逐渐来到的,从而感受到大自然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一看春草:我找到了小草在初春时节,寒意还没有完全消逝,我就带着孩子们来到郊外,告诉他们春天到了,地上长出嫩青草了,我们现在就来找小草,谁找到小草,谁就找到了春天。说着,我带头找到一棵小草,幼儿欢呼起来,要看我手中的小草。我说:你们自己也去找,比一比谁最先找到小草,找到春天。幼儿立即四散去找。一时间,两眼望去,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弯着腰,睁大眼睛寻找着小草。过了一会儿,只看到一个个红扑扑的小脸朝着我喊:“老师快来看呀,我在大树边找到小草了。”“我在石头缝里找到小草了。”孩子们在寻找中,感受到春天已悄悄来临。  相似文献   

17.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观察活动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去年我新带一个中班,为了培养这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我经常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观察活动,下面谈几点体会。一、选择好观察对象中班幼儿注意力极不稳定,观察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所以选择体积大、颜色鲜、变化明显的事物让他们观察,容易引起兴趣。如观察万人体育馆比观察新工房有兴趣,观察花儿比观察树木有兴趣,观察动物比观察植物有兴趣。入春以前,孩子们对小蝌蚪百看不厌,透明的鱼  相似文献   

18.
一、冬天的世界幼儿需要几年时间来理解季节的交替。冬天到来了,但幼儿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了解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即使在南方少雪或无雪的地区,也应让他们了解季节的交替。常绿树和落叶树●冬天里,要让幼儿探究一下哪些是常绿树,哪些是落叶树,并尽可能让他们的视觉、触觉和嗅觉共同参与。要求幼儿指出常绿树的针叶与他们秋天收集到的树叶有什么不同,向幼儿解释常绿树一年到头不  相似文献   

19.
教一年级自然“冬天”这一课时,为了打破学科间的隔绝状态,促进语文、自然的相互沟通,我进行了一点尝试。 第一课时,我和语文老师把孩子们带到野外去‘找冬天’,引导他们观察冬天的天气、植物、动物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在观察中,我有意识地让孩子们把‘冬天’和学过的‘秋天’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我带大班幼儿种植玉米,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和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一、讲解、观察同动手相结合。从准备到播种、管理、直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我都要在课内外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结合观察实物或操作活动,讲解有关种植的简单知识。在介绍良种知识后,我让小朋友自由组合成若干组,发给每组两把玉米种,让选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