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是数学中一个重要公式,应用非常广泛.现举几例说明这个公式在根式运算中的应用.例1已知则(1995年宁夏中考试题)解 逆用完全平方公式,得例2 如果x2+y2-4x-2y+5=0,求的值.(1994年宁夏中考试题)解 把已知等式左边配方,得(x2-4x+4)+(y2-2y+1)=0.即(x-2)2+(y-1)2=0.由非负数的性质,得x=2,y=1.原式例3已知,那么的值等于()vxvyzxy(A)子;(B)斗;(C)士;(D)手.(1994年济南市中考…  相似文献   

2.
在复数集中解方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解复数方程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虚”为“实” 知识点:如果a、b、c、d R,那么 a+ bi= c+ dia=c, b=d. 例1已知zC,解方程3i=1+3i.(’92全国) 解设z=x+ yi(x,y R), 则x2+y2-3i(x-yi)=1+3i 即解得或 y= 0 y= 3 z1=-1或 z2=-1+3i. 2.两边取共轭 知识点:z1=z2z1=z2. 例2已知zC,解方程z-z=(常数、C,且1) 解…z-A。二。① ·”·Z-2Z=。,即z一人。=J② …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x3-2x2y+xy2=x.2.bc-ac+aB-a2=(c+a)().3.若12x2-8x-7=(2x+1)(6x+m),则m=.4.已知a=3.b=2。则a3-2a2b+ab2-a=5.27-8a3=(3-2a)().6.16x+  1/4=(4x+.)7.x2-y2-2y-1=().8.分解因式:x3+x2-2x-2=(x+1)().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若二次三项式x2+ax—1可分解为(x—2)(x+b),则a+b的值为()(A)-1;…  相似文献   

4.
韦达定理与乘法公式□陈大业(安徽省蚌埠八中233020)由韦达定理导出乘法公式,对横向沟通相关知识间的联系,不无小补.平方差公式以a与b为根构造二次方程x2-(a+b)x+ab=0,则有a2-(a+b)a+ab=0,b2-(a+b)b+ab=0.a...  相似文献   

5.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1.-9y2+16x4=()().2.计算:632-372=.3.若x2+kx-4=(x+1)(x+m),则k=,m=.4.如果a+b=2,ab=1,那么a2+b2=.5.27x3+1(3x+1)().6.已知y2+my+4=(y-2)2,那么m=,7.如果x2+k=(x-4)(x+4),那么k=.8.如果4x2+12x+9=0,那么x的值为_.9.已知a2+b2-2a+6b+10=0,那么a=_,b=.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相似文献   

6.
从所给多项式的项数来选择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举例如下.1.二项式待分解的多项式是二项式,可以选择的方法有:直接应用平方差公式或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如果有公因式,先提取公因式.例1分解因式:(1)16x4-y4;(2)3ma4+24am;(3)4(a-2b)2-9c2.简析(1)可连续应用平方差公式;(2)先提取公因式后用立方和公式;(3)把4(a—2b)2看成一个整体,原多项式仍可看成二项式,切不可盲目把括号展开.解(1)原式=(4X2+y2)(4X2-y2)=(4X2+y2)(…  相似文献   

7.
“消元——配方法”巧证一类非齐次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在条件x+y+z=k下的一类三元非齐次条件不等式,其证明方法甚多,但都颇具难度,不易掌握.本文提出“消元—配方法”,即通过消元:x+y=k-z;xy≤14(x+y)2=14(k-z)2,将原不等式化归为只含一个元素z的一元三次不等式,然后利用配方法、比较法统一地予以巧证.该方法规律性强,便于掌握,对证明这类非齐次条件不等式十分有效.现举例说明.1 证仅含xy+yz+zx,xyz及常数项的不等式例1 已知a,b,c皆非负实数,且a+b+c=1,试证:ab+bc+ca-94abc≤14.(《数学…  相似文献   

8.
所谓猜想尝试法,就是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利用发现式学习方法对欲解题目进行大胆猜想,做出种种求解尝试,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昭示解法或给出结论。 请看下例: 已知:X+Y1=1Y十Z1=1 求证:z+X1=1 已知两个方程,有三个未知数,求证的等式中只有两个未知数,于是猜想只要在已知的两个等式中消去y,即可达到目的。 证明:y= 1- Z1代入 X+Y=1得 X十1Z1 1 化简 X+ Z/(Z— 1)=1 xz— x + z= z— 1 xz- x= -1 两端同除以x,得到z-1=-X1,即z十X1=1,猜想正确! …  相似文献   

9.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在 3x-4y+1=0中,如果 x=5,那么 y=_。 2.不等式-2x+3<0的解集是_。   3.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是_。 4.若方程xm-2-4yn-3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_, n =_。 5.十位上的数字为a,个位上的数字为b的两位数是_。 6.轮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水流的速度为b千米/小时(a>b),则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为_,逆水航行的速度为_。 7.(1)如果a>0,b>0,那么ab_0,a+b_0.a/b_0。 (2)如果a…  相似文献   

10.
数学公式“歌诀记忆法”举例1.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歌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2倍在中央,符号一样不一样。”2.完全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歌诀:“首立方,尾立方,正负3a方b上,再加3ab...  相似文献   

11.
题目分解因式:(a+b)(a+b-2ab)+(ab-1)(ab+l).(1994年武汉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解法1──整体法视a+b、ab各为一个整体,将多项式进行整理,得原式=(a+b)2-2ab(a+b)+(ab)2-1=[(a+b)-ab]2-1=(a+b-ab+1)(a+b-ab-1)=(ab-a-b-1)(ab-a-b+1).解法2──主元法视a为主元,将多项式进行整理,得原式=(b2-2b+1)a2-2b(b—1)a+b2-1=[(b—1)a]2-2b(b—1)a十b2-1=[(b-1…  相似文献   

12.
在解析几何中,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k=     。直线斜率公式在证解等式、不等式、数列、三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1 用于证明等式 例1 已知a、b、c为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且c(x-y)+a(y-z)+b(z-x)=0,求证: 分析 由待证连等式中的每个分式联想到与其形态相似的斜率公式。 证明 由已知条件可得:     =0,故A(a,x)、B(b,y)、C(c,z)三点共线, ∴  kAB=kBC=kAC, 即            2 用于证明不等式 例…  相似文献   

13.
纵观1997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卷,关于因式分解的试题大致可分为如下3类:1.直接应用四种基本方法分解因式(1)分解因式:ma+bm+mc=.(广东)此题直接应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原式=m(a+b+c).(2)分解因式:16a2-9b2=.此题直接应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天津)原式=(4a+3b)(4a-3b).(3)分解因式:x2+2x-15=.(河北)此题直接应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原式=(x+5)(x-3).此题也可用配方法分解因式.(4)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5x2+6xy-8y2=.(…  相似文献   

14.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其内切圆半径为r,现设a=x+y,b=z+x,c=y+z,则x、y、z的几何意义如图1所示.显然有x=rctgC2,y=rctgB2,z=rctgA2.(Ⅰ)又半周长p=12(a+b+c)=x+y+...  相似文献   

15.
用求根公式分解因式秦玉峰,邬翠兰有些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若用求根公式,则既简便又顺利。例1、把6X2-7xy-3y2-X+7y-2分解因式。解:原式=6X2-(7y+1)x-(3y2-7y+2)把6X2-(7y+1)x-(3y2-7y+2)=0看作关于...  相似文献   

16.
一道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甘肃省静宁一中王启龙题目:已知a,b∈R,且a+b+1=0.求证(a-2)2+(b-3)2≥18.证明一:综合法∵若x,y∈R,则有x2+y2≥(x+y)22.当且仅当x=y时取“=”.又∵a+b+1=0,∴(a-2)2+(b-...  相似文献   

17.
恒等变形在数学解题中几乎处处碰到.利用因式分解是进行恒等变形的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它的应用极为广泛,这里就同学们已学过的知识内容谈几点应用.一、数值计算例1若a=-2,b=0.2,求代数式[(a2+2ab-8b2)÷(a-2b)-(6a2+ab-b2)÷(2a+b)]÷ 的值.解原式=[(a+4b)(a-2b)÷(a-2b)-(3a-b)(2a+b)÷(2a十b)]·2a=[(a+4b)-(3a-b)]·2a-(-2a+5b)·2a∵a=-2,b=0.2,∴原式=[-2×(-2)+5×0.2]…  相似文献   

18.
换元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转化策略,其实质是通过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使问题达到化难为易,化繁就简之目的,本文从换元的角度谈谈常用的一些代换方法.1一元代换 例1解方程 (X2+5X+8)2+3X(X2+5X+8)+2X2=0. 解令Y一X2+5X+8,则方程变形为 Y2+3XY+2X2=0, 即(y + 2x)(y+x)= 0.求得y=-2x或y=-X,即 X2+5x+8=-2X或x2+5X+8=-X. 由此可求得原方程的解为 一7土/天 注本题若直接求解势必感到难以下手,而…  相似文献   

19.
运用“a+b≥2ab”求最值错解2例兰州市十六中景曼桂在求解最值问题时,巧妙地运用重要不等式“a+b≥2ab”(或a+b+c≥33abc)常常能使问题简化。但一些学生在运用中容易忽视公式成立的条件,以致造成错解。现举2例。例1.已知x,y>0,a,b...  相似文献   

20.
勾股数组的一种构造方法李宗奇(甘肃徽县一中742300)我们知道,满足不定方程x2+y2=z2的三个正整数x、y、z叫做勾股数.如果(x,y,z)=1,称x、y、z为基本的或本原的勾股数组.不定方程x2+y2=z2的基本勾股数组的一切解的公式是: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