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在一个校长培训班里,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班主任与学生发生冲突,到校长室去评理时,你是该批评教师还是批评学生?这位校长当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李希贵在《学生第二》上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是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一个情景性问题: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校长该批评老师,还是该批评学生?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老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这是一个毫不动摇的中心。当今天普遍强调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时候,教育管理中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上?教师是具有自主权、主体地位、独立人格的人还是受人差遣、训导的附属品、雇工甚至工具?  相似文献   

3.
曾经听过一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故事: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培训的主题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中心地位”。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一个情境性题目: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到校长室去评理的时候,校长该批评教师还是批评学生?据说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学生第二     
李希贵 《师道》2008,(5):21-22
曾经听过一个叫人笑不起来的笑话,说是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培训的主题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中心地位”。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一个情境性问题: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到校长室去评理的时候,校长该批评老师,还是该批评学生?据说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李希贵在《学生第二》上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是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一个情景性问题: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校长该批评老师,还是该批评学生?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老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这是一个毫不  相似文献   

6.
曾经听过一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故事,说是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培训的主题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中心地位”。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的一个情境性题目是: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到校长室去评理的时候,校长该批评教师还是批评学生?据说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我无法认定这件事的真实性,但是,我知道,一个时期以来,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东西确实给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孙志杰 《河北教育》2008,(10):27-27
案例一: 某校长接到举报A老师变相体罚学生的电话,本想对这位教师严肃批评,并责成其向学生家长道歉,甚至要在教师会上通报,以此为契机进行一次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的专题教育。但转念一想后,这位校长把A老师请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请他先阅读网上的一个帖子《谁该为教师的冲动负责》,大致内容是:“一位教师因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把学生猛地一推,  相似文献   

8.
"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必不可少的手段。教师批评学生,旨在帮助他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教学中提倡"以人为本",则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而不是轻易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要求每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位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学生的天性。那么,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怎样做才算是尊重学生、对待学生,在教育学生时体现以人为本呢?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是数学课,师生问好后.我发现杨某的位置上又是空的。开学还不到一个月,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迟到了。课才刚刚开始,一位同事匆匆跑来说:“你们班一位学生迟到了,还顶撞值日教师,值日教师让你这个班主任到传达室去领人!”我不禁怒从心头起——就是这个杨某,上次迟到正好被校长撞见,校长还委婉地批评了我。这才几天,他居然又一次……  相似文献   

10.
曾经听一位校长讲,如果一个校长能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两件难忘的事,让其终生受益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好校长。同样,如果一位教师能给学生留下一两件记忆深刻的事,让其更好地体昧生活、感悟人生的话,那他也不失为一位好教师。再进一步,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能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时不时地留给学生一两件记忆深刻的事,给学生教益的话,那么,他也可以算是一位好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初中学生最难教,初中教师最难当,初中校长最难做。缘何?因为教育观念莫衷一是、误区太多,初中学生又处于人生中的"多事之秋",初中教师恰好处在教育系统链条中的"咽喉要塞",初中校长更是置身于社会批评教育的"风口浪尖"当中。初中学生的鲜明特点在于强化"人生支点"的自我意识,初中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培植"人生支点"的坚实根基,初中校长的特殊使命在于扬起"人生支点"的前进风帆。夫如斯,不可不重视初中教育,不可不善待初中学生,不可不珍视初中校长和教师。  相似文献   

12.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23):5-I0002
正1988年秋季,盘锦市实验中学的又一届新生入学了。开学时还来了不少客人和家长,魏书生校长正忙着请副校长、主任分头接待。这时一个学生跑来报告:"魏校长,你们班的学生打架了!"教书这么些年,开学第一天学生就打架,这种事还是头一回遇上。魏校长把两位同学请到办公室。一位叫李世国,是出色的运动员,跑跳投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同学威信高,在同年组男同学中说一不二。另一位叫梁强,膀大腰圆,为人坦率、直爽,学习成绩不好,为了进魏校长的班级,设法跳级办了学籍。魏校长起初很生气,想狠狠批评他们一顿,但看到他们知错和害怕的样子,心  相似文献   

13.
用校长信箱或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和意见,是校长了解教师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民主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真实性,很有价值,但往往大多是批评的意见且言辞过激听取容易转达难。其实,只要言之有法,转达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意见不仅不难,反而会起到沟通师生感情,形成民主气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生第一》是李希贵先生的新作,他现在担任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这本书记录了十一学校的六十多项学生管理活动。全书彩印,里面有不少精美的照片,堪称图文并茂。读着读着,便有了一个发现,照片的主角多是学生,还有不少教师,书读到一半的时候,只发现了三张有关校长的图片。一张是校园泼水节,师生手持水盆,大战正酣,校长只露出了半个身子,侧身,正向一位教师身上浇水,让人忍俊不禁。第二张是学生参加校务会,一张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两种教学理念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和交叠。根据两种教学理念的相对比重,教师可分为"师生双高"、"师高生低"、"师低生高"和"师生双低"四种类型,其中"师低生高"型教师有着诸多优势。持有两种教学理念的情况因教师性别、学校类型、教授学科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还受到人格特质、教学能力、职业认同、科研实践、校长领导风格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教师教学理念改革可通过塑造教师优秀的人格品质、提高教学能力、促进科研实践、树立职业理想、加强校长修养等途径推行。  相似文献   

16.
管理的困惑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说得也许并不全面,但是"一所好学校,一定有一位好校长".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校长与学校一道成功.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管理之中一定会遭遇许多困惑.然而,学校管理之中也会存在多余的"困惑".不客气地说,有的学校管理者庸人自扰.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的初中学生最难教,初中教师最难当,初中校长最难做。缘何?因为教育观念莫衷一是、误区太多,初中学生又处于人生中的"多事之秋",初中教师恰好处在教育系统链条中的"咽喉要塞",初中校长更是置身于社会批评教育的"风口浪尖"当中。平心而论,初中教育是人的一生当中至为关键的成长时期。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乃至前途命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几年。根据物理学的杠杆原理,初中教育实际就是立起人生未来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8.
颜兰芳 《考试周刊》2013,(79):131-132
<正>在一篇报道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文字:有记者问:"什么是德育?"一位教师说:"德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位班主任说:"德育就是善待孩子、欣赏孩子。"校长说:"德育是‘人育’,是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善的引导。"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19.
做个好校长     
校长应当是教育家,是读书人,是创业者,是教师和学生的贴心人。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搞好学校工作,而搞好学校工作,教师是基础,校长是灵魂。这个"魂"在于校长的价值取向,在于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是校园的指挥,是教坛的旗手,在外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位好的校长带领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每天迎送学生的校长 听说郝吉祥校长的名字已经很久了.两年前,一位教师朋友提起他说:"听说过吗,教师节校长给每位教师送一支玫瑰花.""有这样的事?""不仅如此,这位校长每天早晨在校门口迎接每位学生和老师.不信你们去看!"有这样的校长?我半信半疑,这位朋友说得非常肯定.从那时起,郝校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