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又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知识分子收入分配问题的讨论,却存在着明显的理论滞后性:这一问题讨论的热点,往往出现在知识分子收入过低,甚至出现严重的“脑体倒挂”不合理现象时期。这种理论上的滞后性,在实践上造成了党和政府调整知识分子收入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被动性,往往成为一种应付性对策。同时,这种理论上的滞后性还造成一种假象,似乎知识分子收入的提高,不是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要求,而是收入攀比的产物。事实表明,知识分子收入分配理论的滞后性和它所引起的消极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现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日渐深入,党中央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而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原则,发挥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是实现"三保"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蓉  杜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48-49,76
农民工收入水平低下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热点,很多学者也都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了分析,但当前对农民工收入分配现状所作的论断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斟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公平分配观等经典理论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可进行更加理性的审视,从而得出更为切实合理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明确但非严格意义上提出三权分立理论的是洛克,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每种权力都应由一个特殊的机关掌握。但他同时认为,执行权和对外权几乎总是联合在一起的,“它们很难分开和同时由不同的人所掌握”,否则,“就会使公共力量处在不同的支配之下,迟早总会导致纷乱和灾祸”。  相似文献   

5.
论实行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年薪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分配体制下,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是按照行政级别进行的,并且同职工的工资分配混淆在一起,其结果是严重阻碍了经营者积极性的发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改革的方向是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把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所创利润挂起钩来,调动他们多创利润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是1995年福建省社科规划研究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研究》的结题报告,分上下篇刊载。上编首先提出研究我国收入分配的三个出发点,并结合福建省具体情况,分析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基本特点。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对我国收入分配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二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实施城乡分断政策和向工业倾斜的产业政策,造成了农村居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之间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具有刚性,形成了中国居民收入的二重性结构。在过去20年中,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大体上为农村居民的2~3倍。本文依据1978年至1998年的部分统计资料对这种差异的现状、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二重性假说由于中国实施以户口为手段的城乡分断政策和向工业倾斜的产业政策,造成了中国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隔绝。尽…  相似文献   

9.
<正> 宗元《钴钿潭西小丘记》:“余怜而售之。”有人注:“售之,使它卖出去,即把小丘买下来。”训释如此迂曲,反映了注者对古汉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尚不甚了了,只好用所谓“词类活用”的理论搪塞。其实,这只是词义二重性的体现。 什么是词义的二重性呢?当一个词处于静态时,它所现的词义是浑沦的,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这种浑论的词义往往只是显示出一组或者几组互相矛盾或者密切相关的义向。这是词义内部蕴涵着的极为活跃的基因,是同义运动的内部张力。例如“王”,《说文》训为“天下所归往也”,它所显示的一组义向就是:①事物本身(有天下者);②事物发出的行为(占  相似文献   

10.
论教学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教育的社会属性;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是教育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教育的二重性。“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二重性的全面概括和科学表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集中表述了自己对未来思想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的天才设想,即“等劳等酬”。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使列宁及早期的社会主义对马克思的原创思想只是作了片面的理解,未能从总体上深层次地予以把握,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前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成果,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突破,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对马克思原创理论的继承和创新。这种创新和发展远未停滞,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集中表述了自己对未来理想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的天才设想,即“等劳等酬”。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使列宁及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的原创思想只是作了片面的理解,未能从总体上深层次地予以把握。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前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成果,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突破。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对马克思原创理论的继承和创新。这种创新和发展远未停滞,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4.
目前,知识分子收入偏低,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收入呈现出差距,这已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且日益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作点探讨.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影响,知识分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这是造成知识分子经济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忽视教育、轻视知识分子,不正确  相似文献   

15.
流行观点认为,劳务部门劳动者的收入来源于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本文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种观点的缺陷在于:1.固守物质产品中心论,并以此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无视精神产品和劳务也是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2.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把使用价值的再分配混同价值或收入的再分配;3.只注意马克思以物质资料生产为研究出发声、,忽视了马克思对在当时还微不足道的第三产业的舍家以及当代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的客观现实。由此得出结论:国民收入是由包括劳务部门在内的所有生产部门共同创造的,劳务收入不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而是初次分配。  相似文献   

16.
初次分配不能解决的以及初次分配带来的收入公平问题,要通过再分配来解决。收入再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针对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完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管,不断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建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家对人口和收入分配的研究可以说自古希腊的柏拉图就开始了,以后漫长的历史中,这一问题始终吸引着人们,也困扰着人们。人口学家们将研究的重点均置于总量的分析,虽然也涉及到结构问题,但可以说其系统性和深度并不能让人满意。本世纪六十年代,“贝克尔革命”使得西方人口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宏观转向微观,更有意义的是,贝克尔以家庭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其收入来源和分配去向,从而使得人口与收入分配结构问题的研究走  相似文献   

18.
论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公平政策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分配公平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一方面反映出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分配公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分配公平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尤其是根据经济和社会的新发展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不同时期分配公平的不同的具体目标和重点.总的来看,只要坚持分配公平的政策取向,就能够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出合理的促进分配公平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评介Saussure的观点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对语言符号二重性: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是辨证的,这一认识在英语研究和教学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的大背景下,《资本论》对我们深入认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真正原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逐步缩小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一是要以马克思私营企业(以下简称私企)管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基础,建立对私营企业管理劳动的社会贡献和资本逐利性的评价机制;二是要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机制;三是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建立“限高与堵漏”相结合的收入分配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逐步缩小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从而为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