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引入课程理论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的《后现代课程观》最引人注目,下面着重阐述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一、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描绘了一幅后现代主义以及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开发范式的图景。多尔首先从科学——神学——生态学而不是美学——文学——政治学的维度对现代范式封闭观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笛卡尔主义、牛顿主义、博比特模式、泰勒模…  相似文献   

2.
翻译多尔教授所《后现代课程观》一书的愿望早在出国留学之前便有了。当时读本书时便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活力。似乎可以说,正是后现代思想对革新课程领域的承诺呼召着我远渡重洋,于1996年秋季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拜多尔教授为师,主攻课程理论。随后一年多来对多尔教授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了解与直接参与,促使本书的翻  相似文献   

3.
翻译多尔教授所著《后现代课程观》一书的愿望早在出国留学之前便有了。当时读本书时便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活力。似乎可以说,正是后现代思想对革新课程领域的承诺呼召着我远渡重洋,于1996年秋季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拜多尔教授为师,主攻课程理论。随后一年多来对多尔教授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了解与直接参与,促使本书的翻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多尔,生于美国波士顿,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课程理论项目主任。他研究的主要领域是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设计、教师教育等等。《后现代课程观》是多尔教授的第一本专业代表著作。在此书,他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理论,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知识观、课程观与师生观。知识观现代主义的知识观把知识看做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认为要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或事物之间的本来联系,并要求是可证实的或可证伪的,这种知识是封闭的、稳定的。而多尔的后现代知识观则相反,他把知识…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对前现代课程观的追溯和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当我们深入这一理论领域便可感受到,从这种看待世界与教育的方式中,能够产生一种对未来世界和未来教育充满激情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和创造。特别是美国课程理论家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充满着创新性、发展性的活力。对之加以解读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建立课程新视野,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一、设计后现代课程的“四R”标准与现代课程设计所遵循的泰勒原理不同,多尔提出了设计后现代课程的“四R”标准——一种形成…  相似文献   

6.
四R——构建后现代课程模式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R课程标准是美国著名后现代课程专家小威廉姆斯·多尔针对传统三R理论和泰勒原理提出的构建后现代课程模式的新标准,在美国建构主义教育理论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对其进行了解和探析,必将对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与构建后现代课程模式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为人瞩目。本详述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建立的基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的影响以及他的后现代课程观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提出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后现代课程范式生成于世界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背景下的后现代教育思想,是在对前现代课程观的追溯和对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1993年,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教授出版的《后现代课程观》,被公认为是以后现代视角研究课程问题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一)威廉姆·E·多尔(WiliamE·Dol),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课程理论博士导师。1993年在论著《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威廉姆·E·多尔提出新的控制理论:一种“从构成所有生命的动态相互作用之中产生的控制观。”威廉姆·E·多尔的...  相似文献   

10.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应用写作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是众多后现代课程理论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他为后现代课程理论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系性、严密性的标准.在高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用写作这门课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角色的转换、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中获得众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为人瞩目。本文详述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建立的基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的影响以及他的后现代课程观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教师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对现代文化的一种批判与解构,其影响业已波及到文学、哲学、历史学、数学、神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并与现代教育发生激烈的“碰撞”,特别是美国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的问世,在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后现代文化建立在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世界观、杜威的经验认识论的基础之上,并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正如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的导言中所言:“当这种新的更为微妙的秩序引入学校教育之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课程语境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对现代文化的一种批判与解构,其影响业已波及到文学、哲学、历史学、数学、神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并与现代教育发生激烈的"碰撞",特别是美国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的问世,在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后现代文化建立在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世界观、杜威的经验认识论的基础之上,并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正如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的导言中所言:"当这种新的更为微妙的秩序引入学校教育之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小威廉姆·E·多尔,美国课程理论学家,他运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在借鉴皮亚杰的生物学观、混沌理论和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等自然科学思想的基础上,批判和继承前代课程理念,形成了自己的后现代课程观——一种超越现代科技理性的课程观,在美国国内及国际课程研究领域引起良好反响,他的思想给我国学者、教育工作者也带来了从全新角度审视课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的课程观是一种转变性的观点,他借鉴并内化了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普利高津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理论、杜威的经验主义思想和怀特海的有机过程理论以及混沌理论、格里芬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自己的后现代课程概念“4R”,也就是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模体。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给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带来诸多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刘徽 《现代教学》2005,(10):54-56
[本书简介] 本书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小威廉姆E·多尔的第一本专业代表著作。本书运用宏观综合的视野,描绘了后现代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以寻求取代现代性的单向独白式权威教育。作者首先深刻批判了西方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课程理念与体系,认为这种课程理念与体系已沦为一种封闭性的科学教条,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环节,教育与课程从而被彻底工具化了,教育与课程的内在价值——促进人的心灵成长的价值被彻底泯灭。作者进而提出了一种超越现代工具理性的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这种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 提出了以“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设计思路,这是对具有工具理性性格的“泰勒原理”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国后现代课程观代表人物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的出版,引起了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研究者的关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汲取多家思想精华,对于现代课程观具有重要启示。在阐释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寻找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思想政治课的契合点,汲取其合理成分,可以为构建有效思想政治课堂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自然教师,一名教龄12年的中年教师,我很荣幸考取了浙江师范大学2001级物理教育硕士。我深知机会的难得。脱产学习期间,我阅读了许多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超越IQ》等,使我获益匪浅。聆听了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报告:西南师范大学张庆林教授的中美课程之比较使我认识到了中西方教育的异同;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基础教育改革报告,让人感受到了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更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师范大学的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