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晔 《考试周刊》2009,(12):160-160
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视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意外”是课堂的生长点,让它成为教学的亮点,给我们的课堂创造精彩。  相似文献   

2.
黄双毅 《语文天地》2012,(12):29-31
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会有无法预料的“课堂意外”发生。一个富有教育气度、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厚实的专业功底挖掘“意外”的课堂资源,掌握灵动的引导技巧,化“课堂暗礁”为教育推力,变“课堂意外”为教学亮点,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  相似文献   

3.
所谓课堂“意外”往往是指课堂的现实情景与教师的预设情景不一致,具有突发性,无准备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意外”也随之增多,面对“意外”需要教师在尊重、爱护学生的前提下,发挥教学智慧,取得最佳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西友 《考试周刊》2013,(71):147-148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每一节课都有可能产生生成性的问题.老师如何发挥教学机智,变生成性的问题为有用的课堂资源,使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呢?本文主要从“意外”不可避免,善于利用“意外”,使课堂变得精彩,用机智处理好“意外”等方面阐释如何处理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精彩、有效.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往往会有许多“意外”令人惊奇.笔者认为,我们要珍视课堂“意外”,把“意外”建构成为“高效的教学环节”,教学就会产生“节外生枝”处时有“精彩”来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课堂中学生没有朝教师课前的预想发展,却出现了“意外”,您是会“紧急扑火”,使课堂迅速恢复到原有教学设计的进程,还是“任其蔓延”,让课堂彻底实现“随波逐流”?欧阳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没有简单地“一刀切”,而是辩证分析“意外”所折射的教育价值,有效利用这些课堂生成,在大科学观的引领下促进学生探究的深入。或许在您的课堂中也曾出现类似的情形,大家不妨细细比较。  相似文献   

7.
教师备课除关注教材,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要以多备应多变,随时准备重新调控课堂,实施课堂教学的“二度设计”,有理、有节、有效地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下面举几个课堂意外情况处理实例, 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它无法预料。“节外生枝”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如何使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转变成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本文介绍了“预设外的生成”在课堂中不期而至时,教师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正确运用教学机智,解决课堂意外的三个片段。  相似文献   

9.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老师上课时总是希望学生能按老师铺就的轨道走,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但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的,这就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科学课堂常常出现教学“意外”。有的老师在面对教学“意外”时措手不及,有的老师却能自如地处理好教学“意外”,甚至使之成为精彩的生成。高明的教师往往有预设“意外”的意识,并事先设计好处理“意外”的多套方案,使教学“意外”转化成宝贵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蒋玉琴 《江苏教育》2004,(12B):20-21
“意外”,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教学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课堂的“意外”也随之而来。她的产生在学生的情理之中,而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她的出现如火花般稍纵即逝,而充分利用她,又会使课堂熠熠生辉;她引人人胜,而又发人深思。课堂“意外”在给教师带来几分惊喜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邂逅”,是指“偶然遇见”。因此,并不在我们预期设想之中,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而这些所谓的“意外事件”,可能是异想天开的古怪答案,嘀嘀咕咕的跑题讨论……当我们在课堂中发生众多我们难以预料的事情时,就是与“意外”发生了一场“邂逅”。可以说在课堂中“意外无处不在”,对于教师来说“挑战也无处不在”。新课程背景下当我们用发展与研究的眼光去看待所谓的“意外”时。会欣喜地发现,精彩等待着我们,因为,它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一种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说实话,我和很多老师一样,都十分害怕这些“意外”发生,怕这些意外脱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脱离了设计好的教学轨迹,以致自己无法驾驭课堂而耽误了教学时间。然而,课堂上意外的情况经常发生,常让我在课堂.肘酱手不及,但在倾听和观察的过程中我因势利导,结果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节外枝”往往能生出“智慧花”。  相似文献   

13.
唐新 《阅读与鉴赏》2009,(11):13-14
“教学意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险情”。比如,学生出人意料的提问,使你措手不及;你的提问无人问津,课堂出现令人窒息的沉闷;讲课时。一不留神.竟然遗漏重要内容……处理不好这些“教学意外”,自然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巧妙应对.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能为课堂增色添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意外”,而这些“意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排斥它们,而应正视、善待、把握这些“意外”,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变策略.如可以采取顺水推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意外”,追本溯源,正确引导,有效引领课堂“意外”以及因势利导,启迪思维,合理利用课堂“意外”的应变策略,使之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为课堂增光添彩,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杨昀 《成才之路》2014,(8):57-57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时就确定的,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在学生方面会出现游移原来确定的教学目标的现象,也就是说发生了“意外”。出现这种“意外”现象怎么办呢?一些年轻老师开始时会惊慌失措,继而会想方设法把他们“拉”回来,把学生再引入事先设计好的轨道。有经验的老师却不会这样做,他们会尽可能地充分地利用这“意外”--课堂生成资源。其实他们在教案编写时就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内容一旦发生了“意外”,他们就会把这些“意外”当成课堂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能否处理好课堂生成资料,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在课堂上若能巧妙地驾驭好一些“意外”的生成,适时地引导学生发展,引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使地理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吴美华 《考试周刊》2010,(23):221-22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封闭的系统,而是多维、开放的系统。教学过程也不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而是师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会随时出现一些教师事先没有预料的“课堂意外”。那么,如何关注这些节外生枝的“课堂意外”呢?  相似文献   

17.
遭遇“意外”→善待“意外”→期待新的“意外”,课堂“意外”的这“三步曲”,饱含着教师应有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偶然的、非预期的课堂“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真实课堂中师生的共同“遭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的表现,也是课堂生活中人与人积极互动的结果。但只要教师用智慧去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它,做课堂的“麦田守望者”;让思想冲破牢笼,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适度主导,做“意外”的“助产士”,就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充分预设,才能创造生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意外”,颐名思义是意料之外,即课堂中发生教学预设之外的偶然事件。面对课堂教学中突发的种种“意外”,教师应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加以处理和利用,使之成为动态生成的资源。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浅谈课堂意外的产生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阵地,是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场所。课堂上瞬息万变,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难以预料的,甚至有些“意外”会打破你的教学设计思路,使你完成不了课堂教学目标。面对这样的“意外”.我觉得作为走在新课改道路上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课堂中,经常会有意外发生,可多数教师却不欢迎意外,它也许会打乱我们的教学节奏,也许会让我们无从回答,但聪明的教师会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意外,巧妙地将之纳入我们的教学中。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觉得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