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的小学教育中,数学学科在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的质量显示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与师资力量,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初步数学思维能力、引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课程担负着为小学生打开数学知识大门的重任,为今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逐步走向多元化,人才选择应用逐步走向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做法。一、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往往只注重讲解,于是"满堂灌"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常态,师生互动很少,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表现出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功课。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而"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颜清怀 《考试周刊》2011,(92):62-63
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于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开展课外活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疑是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种教学策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学、学会思、学会用,形成良好的自我求知能力,能依靠自身的知识能力满足各种场景的数学知识应用诉求,借此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能力发展的限制,实现优化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本文从课堂提问、预习任务、课堂导入、问题设计、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思考,重点围绕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6.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需要自身的悟性,也需要教师的指导点化。1数学“预习”一组令人颇为费解的调查结果:75%以上的数学教师在教学新课时,不要学生阅读教材;90%以上的数学教师在公开教学是自始至终不需要学生打开  相似文献   

7.
例题是说明相关数学知识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等都有好处。怎样进行例题教学呢?一、激趣———调动学习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新颖有趣的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静”的知识“动”起来,使“死”的知识“活”…  相似文献   

8.
正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明确向老师们提出了数学教学时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非同步发展。在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中,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及所受教育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要、学习能力等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之间表现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统一标准来要求学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班级内,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若无视这种差异,则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接受与掌握知识及能力发挥上,都不能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因材施教,分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并实践于教学环节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实验,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一、因材施教,分层推进的简述"因材施教,分层推进"是指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认识并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性,把学生分为若干层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基本概念——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大举措,是数学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它要求教师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给予充分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学会应用,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形象的感知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主动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兴趣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及一切活动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常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他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该事物。兴趣是提高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力量。数学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看书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看书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调动学生内心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激情;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常常被忽视。原因是教师普遍认为小学生知识面窄,不具备培养其实践能力的条件。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许多实践问题,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二是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学生是正…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3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石荣元 《教师》2011,(33):109-109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和核心是能力培养。本文从如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和动脑能力、探究能力、自学能力等几个方面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冯恩鸿教授指出“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这个目标便是“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