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关于人性问题,亚里士多德有三个著名的论断,“求知是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这三个论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深刻而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它,对于我们寻求“什么是教育?”、“人为什么受教育?”、“人如何受教育?”问题答案的根源,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法治理论是建立在人性论和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亚氏认为人性中有社会性、义理性、理性、欲望和兽性;同时认为众人的智慧优于一人的智慧、一人之治易于腐败,从而确立其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师》2016,(26)
人性就是指人的社会性。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发展出了人性,而教育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教育学和人性论在本质上有一定的相通性,培养人性论不是教育的初始,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直存在。教育学理论的设计主线为人—教育—社会,而人性论应当融入整个主线中去。  相似文献   

4.
5.
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公民理论,其论述十分精辟且内容广泛,涉及公民的定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的教育等方面。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理论对当前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善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范畴。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善”作了一种事实的陈述,即善是指职责的履行或功能的完善。同时,善作为一切事物或活动的目的,在这些目的中,有一个最高的目的,即最高的善,那就是幸福。人的合乎“善”的行为就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承认、尊重万物的目的并追求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李雪 《教育与职业》2007,(32):62-63
"教育均衡化"的提出,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教育目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的影响因素等角度来看,建设标准化学校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按通常的理解,童话是讲给小孩子们听的,都是些胡编乱造的东西。其实不然。胡编乱造的东西是不会为儿童所喜爱的。童话之所以为儿童所喜爱,是因为它合规律合目的地暗合了儿童与生俱来的集体无意识。 与神话一样,童话讲的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善与恶、穷与富、强与弱、罪与罚……童话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世世代代所有的人终有一天必须面对的人生问题:恐惧、死亡、不义、绝望、从童年进入成年、寻找伴侣、追寻生活的意义……童话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情感色彩,它们远比识字课本和有关“现实”的那些教材更为全面,更为丰富,也更为深刻。 弗洛…  相似文献   

9.
友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对友爱的渴望与追求,一直是人类长期以来的努力目标.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性友爱论"的主张,认为友爱是一种德性品质,它是幸福之基础、自然之本性、高尚之善意.德性友爱根源于每一个个体的理性自爱.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的"教育学意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的处境一直不理想.在形式上,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原理)>没有受到职前教师的重视;在实质上,<教育学(原理)>对于帮助职前教师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要真正发挥"教育学"的作用,使"教育学"有尊严.首先,必须确立<教育学(原理)>是专业课而非专业基础课的观念;其次,"教育学"教学要追求深刻地理解教育学意蕴,并在此基础上形塑个人教育信念和"教育学意向"."教育学意向"是以"教育学意蕴"为内容的"意向性",是指向"孩子及其积极的生长",并使发生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际遇、关系更富有"教育学意蕴",成为一种"教育学关系"的"意向性".  相似文献   

11.
同情是休谟正义思想乃至整个道德理论的中心概念,"是人性中一个强有力的原则"。对公益的同情使人们得以区分正义与非正义,并引起人们对正义的赞许和对非正义的谴责,籍此来维护正义规则。由于正义的作用在于稳定财物占有以维持社会秩序,其中对人的利益的关切与建立正义的原始动机保持了一致,即自爱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体现了休谟正义思想中的自爱论倾向。  相似文献   

12.
教学艺术是什么,这是教学艺术理论和实践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其答案实际上是人们对它的不同理解。种种关于教学艺术的理解就构成了教学艺术的意义世界。日常话语中的教学艺术和理论话语中的教学艺术虽有联系却是不一样的。就实质而言,教学艺术就是教学自身。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与人性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职业教育的源头、发展、功能及使命与人性的需求、人性的特点及人性的追求等方面既具有基本的生物联系与物质联系,又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社会联系与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在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性的几种不同假设,以及不同人性假设下企业采用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就我国目前企业的人性认识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既要认识世界又要认识自己,所以天道观和心性论自古以来就是哲学的基本内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实践观点的创造性发挥,立足于实践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的基本原理,形成了建构天道观和心性论的独特思路,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转向”的理论潜力。本文对这一思路的形成作了一番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解释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意义、理解与解释问题的学问,其教学语用学意蕴主要体现在:解释学注重解释和凸显原意,为实现师生话语理解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支持;解释学强调此在,关注生命,为实现师生自我理解开辟了道路;解释学重视历史效果,提倡视界融合,为实现师生相互理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人学思想指导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下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主体性培养问题作了理性思考,并从教育观念、教育目的、人际关系和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浅析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求知是人的本性”侧重于感性认知的角度,它代表着以“爱智慧”为显特征的古希腊化所体现出来的最为纯正的哲学精神;“人是理性的动物”侧重于感性认知的角度,它把理性主义对事物确定性的追寻提高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加以把握,把古希腊哲学 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推向了最高峰;“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侧重于社会政治的角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素朴地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自我认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深刻并且富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天人观是一个系统的哲学命题,庄子和荀子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但又驳杂的思想。而且,两人的这些思想还存在许多根本对立的地方,例如庄子提倡天道,荀子则反之;庄子要求无为,荀子则呼吁有为;庄子追求天人合一,荀子则要明天人之分。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宇宙、人生及两者关系三个方面来对庄子荀子之天人观进行疏理,并力求客观、准确地评价其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