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张有点异样的人民币竟然使得这么多人神情为之一振。50元或100元面值,没有水印,或没有金属线,或者是印歪了,各地陆续发现了不少。第一张在辽宁发现后,有报道说:“有关人士认为是无价之宝,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已有人愿出4万元收买,持币人不愿出手。”今年8月,又见某晚报一则新闻:江苏东台陈某发现一张1990年版50元币,底栏花纹与正常版位移3.3毫米。 我惊讶有这么多人在研究人民币的毫厘之差,钦佩他们如此孜孜以求的心态。然而,我们自身工作中有所差异的地方不止一二,对此不知又有多少人有对  相似文献   

2.
杨忠厚 《记者摇篮》2009,(10):19-19
今年6月11日至18日,我参加了由中宣部组织的对吴大观先进事迹的集体采访。这恐怕要成为我记者生涯中空前绝后的一次采访了。8天里,采访对象记录下名字的就多达45位,这些人中绝大多数年纪都在60岁以上,最长者94岁。一次密集采访这么多人,年纪又都这么大,这样的情形以后不会遇到了。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经说过,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十分明白,人走得多了便成了路,即使成了路,如若不再有人走,时间一长也就不成为路,原来的路就会消失。所以,一句话,人走才能成为路,有路必有人走。路,既然是人走出来的,加上时代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么路的形式就有多种多样。有羊肠小道,有康庄大道,有水路,有公路,有铁路,有高速路,有老路,有新修的路,有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由于行走的人不同,走的方式不同,也就形成了这么多名堂的道和路。我是人群中的一员,又生活在这大千世界之中,因此我也走过布满荆棘的弯弯山道,走过阳光普…  相似文献   

4.
一种期刊,就像一个人.应有鲜明的个性。否则,难以给人留下印象。期刊最忌平淡。平淡,就是没有特点.就是多余。“没有他,大家也都这么过”,所谓增之不多,去之不少,这样的期刊是可悲的、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一位老记者采写了一篇百把字的小消息登在报上,不料这件事在记者中引起了褒贬不一的议论。褒者说,他这个人没有架子,这么老的记者也去采写这么小的消息。贬者说,他这个人也不嫌丢人,这么大的记者还去采写这么小的消息。确实,有的记者因怕丢人,不愿采写小消息。有一位中年记者经常碰到小新闻,可他不屑一顾,一心奔大稿子。结果,把到手的许多好东西漏掉了,大稿子又没有搞成,常常完不成任务。  相似文献   

6.
“渤2”事件发生在天津。但是,天津日报的报道却很晚,甚至在中央报纸旗帜鲜明地发出大量报道时,我们仍跟不上形势。是不是我们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故呢?不是,事故发生不久,我们就派记者去了解情况。但是,初步了解情况之后,我们就认为:这样大的事故,死这么多人,又涉及石油部,中央和市委又没有指示,因此,对公开报道想也没敢想。这决不是对一个“渤2”事件的看法,而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新闻报道思想上僵化半僵化的反映。多年以来,流行一种观念,或者形成一个习惯,报纸往往只报道事件的结果,或者是成绩的总结。比如:  相似文献   

7.
仿佛一辆悠悠行驶的汽车,突然发现自己落伍了,又急冲冲踩着油门朝前猛冲,车在剧烈地晃动, 车上的人在剧烈地晃动,到处叮叮当当响……我想,我们的国家正处于这么一个特殊时期。没有了前人盲目的“优越性”的自豪感,也不会有后人那种国家已经步入正常发展状态时的平衡感——就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是当记者的,许多的人在等着看我们紧跟时代步伐的报道……虽然此时我们自己常常也心绪不宁,自  相似文献   

8.
如今我没有藏书的习惯,许多书翻翻就扔掉。书要这么多干什么?好书一本足矣。  相似文献   

9.
追忆汪应祥     
我大概是编辑部应该较早知道而又是最晚知道汪应祥惨遭不幸消息的人。所以,当那天南京军区宣传部的新闻干事江伯友在电话里说要处理汪处长后事,我怒斥他胡说八道,想接班也不能这么咒人呀!谁能相信那么活生生的一个人就突然没有了呢?就在一个多月以前,他还给我打电话,盛情邀我到他的新单位上海警备区作客。噩耗得到证实。他遇到了突如其来的车祸!我就像被抽了筋一样,两条腿软得抬不起来,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人世间竟是如此的险恶无常,人的生命竟是如此不堪一击。应祥老弟,你走得太急、走得太惨了啊!大概是10多年前,我认识了汪应…  相似文献   

10.
快乐的哲学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英国船舶博物馆收藏了一条船,这条船自从下水以后,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2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13次起火,但是它一直没有沉没.这个故事给人一个启示:世界上实际上没有不受伤的船.同样,世界上更没有不受伤的人.  相似文献   

11.
快乐的哲学     
申林  朱力 《出版参考》2007,(1):38-38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英国船舶博物馆收藏了一条船,这条船自从下水以后,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2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13次起火,但是它一直没有沉没。这个故事给人一个启示:世界上实际上没有不受伤的船。同样。世界上更没有不受伤的人。  相似文献   

12.
要想了解中国的新闻漫画,就不能不先了解华君武。果然,预约采访时,电话那一端传来华老慢悠悠的声音:“采访过的人很多了,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一代又一代不断更新的读者,一批又一批从读者中成长起来的作者、画者,谁不想多听听老前辈曲折、坎坷、成功、成名的故事。也许是我们代人请教的诚意,华老松口了:“天这么热,你们还要来,那就随便聊聊吧。”3个小时过去了,华老侃侃而谈,依然是慢悠悠的话语,却震撼肺腑,激荡人心。只不过是一幅幅漫画,却像一颗颗子弹,让敌人胆战;像一面面镜子,折射出丑恶、善美。华老似乎很满意与我们的“闲聊”,乐呵呵地说:“我很高兴,今天讲了一些我从来没有讲过的想法,有些是头一次讲给人听的事。”我们的心里多了一份敬意,笔下多了一份责任。我们应该把华老的故事讲给我们的读者听,主题是华老用他70年的漫画生涯定下的——  相似文献   

13.
王学文 《青年记者》2016,(27):53-54
经济报道要吸引人,就要既善于讲故事,又善于讲道理。讲故事,理想的效果是让人眼前一亮。所讲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增加见识,帮助人更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故事蕴含着最能佐证文意的观点,又充满张力,无需多言;在此基础上,故事如果真的有一点故事性,就会更让文章生辉。讲道理,理想的效果是让人心中一动。无论是奔着问题做文章,还是总结经验稿件,提炼的观点最起码让人发出“确实是这么一回事”的感叹;而如果让人发出“这一点我没想到,要照着去做”“这一点我做到了,却没有概括出来”的感叹,则是更进一步的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14.
要想了解中国的新闻漫画,就不能不先了解华君武。果然,预约采访时,电话那一端传来华老慢悠悠的声音:“采访过的人很多了,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一代又一代不断更新的读者,一批又一批从读者中成长起来的作者、画者.谁不想多听听老前辈曲折、坎坷、成功、成名的故事。也许是我们代人请教的诚意,华老松口了:“天这么热,你们还要来,那就随便聊聊吧。”3个小时过去了,华老侃侃而谈.依然是慢悠悠的话语,却震撼肺腑,激荡人心。只不过是一幅幅漫画,却像一颗颗子弹,让敌人胆战;像一面面镜子,折射出丑恶、善美。华老似乎很满意与我们的“闲聊”,乐呵呵地说:“我很高兴,今天讲了一些我从来没有讲过的想法,有些是头一次讲给人听的事。”我们的心里多了一份敬意.笔下多了一份责任。我们应该把华老的故事讲给我们的读者听.主题是华老用他70年的漫画生涯定下的——  相似文献   

15.
我先要讲的问题是,我很长时间都无法接受我是在写散文这个现实。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我用普通的人都能读得懂的方式来表达我的一些文化观念。有那么多理由促使我必须出行,在出行的过程中,我及时地在表达我出行的感受,如果不写下来的话,下一个景点就把上一个景点压倒了,由于这样的理由,我写了一篇篇这样的东西,后来被大家称之为散文。我说我没有写散文,我只是在写文章,散文没有这么长的或者散文没有这么多的概念在里面。所以今天我是第一次谈散文。 德国作家海涅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欧洲文学发展到现在有三  相似文献   

16.
(三等奖)人生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一艘没有帆的船;人生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一副没有色彩的画;人生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13亿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那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我,作为一个兰台人,我也有我的"兰台梦"。我梦想着,宽敞明亮、现代化的档案  相似文献   

17.
李庆 《新闻窗》2009,(3):36-37
连续六天的《解密市西路》系列报道结束了,该组报道推出后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众多同行以及市民的关注。原来,一条路还有这么多的文章可做!这不仅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其实也是我们“置身其中”的人没有想到的。  相似文献   

18.
荧屏奇观     
这些年常有“热点”流行。即如荧屏,近期的清宫戏、武打片就很热,或者说火爆异常,尤其是金庸的《天龙八部》.据说在上星的33家卫视中.就有18家争播此剧,一时蔚为大观,把观众都“看乱了’”(报刊语)金庸的观众向来数量可观,而《天龙八部》又号称是他的“里程碑”作品,观众自然更加踊跃现在多家先后播放,既可倒过去重看.也可以跳跃着先看结果,正所谓颠来倒去,各遂其愿,让金庸速们大过了一把金庸瘾但不看金庸的人,这时的感觉可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过瘾的快感,只有反复搜寻的苦恼和怨尤。这么多频道,怎么就找不到自己想看…  相似文献   

19.
各位手头拿到的这本特刊,是辽宁日报编辑部2011年的总结。去年我们就搞过一次创新,把年终的总结表彰大会从礼堂"搬到"纸上,今年亦然。有些同志可能会说,大家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应该开个总结会热闹热闹,好比过年就应该放鞭炮吃饺子一样。这种想法很对,我也理解。但是,辽报集团有这么多的单位,年终又都要各自开总结会,太多了。没有新意不说,还可能造成攀比。如果认真地算一笔账,这会是多大的花销啊!  相似文献   

20.
李昂 《编辑学刊》2001,(6):15-16
不觉又到了夜晚9点.匆匆地,带着些歉意下楼来向门卫道别,门卫掏摸着钥匙板一声叹息:你怎么就总有这么多的活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