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班级氛围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幼儿会有一种安全感和自由感。安全感让孩子见了老师不紧张,敢于提问;自由感让孩子敢于谈自己的想法,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有人曾问我:“我们有必要对孩子这样宽松吗?”我想这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在幼儿期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呢?是会背大量的英语单词、会打电脑、会弹技巧很高的曲子呢?还是给孩子一种智慧,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探究的兴趣,一种感  相似文献   

2.
文海燕 《湖南教育》2006,(10):45-45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质疑激思的前提。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这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快感,会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就会大胆地主动参与,就会争先恐后的质疑激思。师生关系的隔膜,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潜能。因为没有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没有师生之间的自然交流,学生就不可能说实话,说真话,说心里话,哪来的质疑激思呢?  相似文献   

3.
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要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习作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信任,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教学情境中…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没有质疑就谈不上探究,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可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点燃质疑的火花,让学生敢于质疑1.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质疑氛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质疑,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  相似文献   

5.
林湖 《广西教育》2007,(9B):44-44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感情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激活学生潜能的有效策略。学生在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激活潜能。如在讲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ASA后,  相似文献   

7.
在美术课堂上,“质疑”是学生创造思维活跃并进行艺术想像力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不断修正审美思维定势、完善个人对美的评价,提高自身审美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使课堂成为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感,让所有的学生敢于问、乐于问、善于问。这里,我以上《古代社会的宏伟画卷》一课为例,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与体会。一、启发谈话,师生协作,营造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充分享受自由的空间里敢于提问《古代社会的宏伟画卷》主要内容是引导…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7)
一、营造适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良好氛围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只有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使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才能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培养。发扬教学民主,要求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融洽。这样学生对教学活动才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在孩子的语言活动中,首先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了宽松,孩子才想说、愿说,从而感受说的快乐。自由发言,不简单否定孩子的答案是一种宽松,而我认为,宽松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深层次平等。宽松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理解接纳、支持与鼓励的”。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孩子有话敢说。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孩子说话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因此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孩子活泼了,课堂氛围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了,师生的亲和力加强了,学生有了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阅读,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创造性阅读,已成为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灵性,灵性可谓创造性阅读的灵魂。现就如何开展创造性阅读,激扬学生灵性,谈几点看法。一、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学生的灵性要培养学生的灵性,就要鼓励学生争强好胜, 敢于挑剔、敢于质疑,挑战教材、挑战教师、挑战他人。为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灵性,必须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学生间的友好关系,给学生充分的"安全感"、"自由感",使他们敢问、愿问、爱问,让学生在质疑中  相似文献   

12.
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可以想象,当课堂成为教师的专制地,教师享受着话语霸权时,学生还敢想,敢说呢?唯有民主、宽松的课堂才是创新的土壤。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携一份期待、信任、鼓励,走进孩子的心田,耐心倾听孩子的回答,关注他们脸上的表情,身体的动作,及时捕捉孩子思维的闪光点,由衷地肯定、赞赏。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且忍俊不禁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就是应该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把学生视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4.
营造有利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及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形成具有安全感的、愉快的、和谐的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让学生面对新的知识、权威的结论,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自觉地养成会创新、愿意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介绍了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创设宽松、自然、平等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和谐、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尹迪秋 《华章》2007,(12):207-207
哲学课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在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中,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哲学课教学中得以渗透.  相似文献   

19.
阅读环境一定要让幼儿喜欢。温馨的环境会给幼儿带来舒适感和安全感。通过开放或半开放的空间让孩子能主动参与,得到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能有充分表达和交流的自由,能让幼儿有更多相互合作的机会,能共同探索、协商和分享。而且阅读区域的创设一定要尽量减少幼儿之间的拥挤和冲动,形成良好的次序与和谐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民主氛围是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的土壤;没有这块土壤,学生质疑能力的形成只能是一句空话。民主氛围应该包括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可以向老师质疑问难等。营造这种氛围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