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杨承印  程雷 《化学教学》2009,(9):29-31,40
以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3套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为研究对象,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参照系,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对其中的重要知识主题--"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进行难度定量分析,从而为选择教科书与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为参照系,对4套化学教科书在课程难度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建构关于化学教科书难度定量分析的一般模式和思路,以期对教师选择、使用、处理教科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科书课程难度的静态定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程难度定量模型基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编制者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理解的不同认识,各套教科书的课程难度会出现差异。因此,本文借助课程难度定量模型,以课程标准为参照系,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苏教版)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以下简称鲁科版)出版的3套高中化学新课程教科书进行定量比较。  相似文献   

4.
从影响课程内容难度的三要素入手,讨论了各要素的赋值和内容难度的计算问题。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为参照,从文本角度对4个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中量子理论部分进行内容难度定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个版本教科书的内容难度均高于课程标准,并呈现如下顺序:教科版>人教版>沪科教版>鲁科版,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应根据所在地区、学校的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用教科书,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化学习题是化学教科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捷径。化学习题的设计必须积极转变“应试教育”的倾向,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充分发掘其教学功能。本文试讨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习题设计的特点,为实验教科书习题的编制或教师自编习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运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Ⅳ=(αS/T)+(1-α)G/T,以《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参照系,对3个不同版本的《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进行难度定量分析,可知鲁科版的课程难度与课程标准基本吻合.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课程难度均高于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7.
化学习题是化学教科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捷径。化学习题的设计必须积极转变“应试教育”的倾向,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充分发掘其教学功能。本文试讨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习题设计的特点,为实验教科书习题的编制或教师自编习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而以实验为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化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人教社在2001年5月和6月先后出版了两套化学教科书:《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2001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旧版教科书)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新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过去的化学教科书不同,在实验区使用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化学实验的内容选择、设计和陈述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实验内容选择上具有生活化、趣味化的特点;实验设计上具有探究化、绿色化的特点;实验陈述上注意以人性化的实验探究情景导入实验,以人性化的称谓陈述实验内容;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等为参照,从科学素养主题的视角,对中美高中物理教科书中量子理论部分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传统教科书中科学知识的比重偏高,不太关注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新教科书中科学知识的比重显著降低,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究和科学史教育,但STS内容较少、范围较窄。美国教科书在科学探究和STS主题的处理方面做得较好。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  相似文献   

12.
教科书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和工具。高中化学教科书是体现化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载体,化学教科书的编写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其中所阐述的环境教育目标和内容都应在教科书中得到体现。把环境教育内容与  相似文献   

13.
运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aG/T)+(1-a)S/T,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参照标准,对3套生物学教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内容进行了难度定量分析,以期对课程难度的定量研究与教材选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我国四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借助《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美国ML版历史教科书为参照系,利用教科书设计相关理论对这些教科书中重要历史知识主题——“启蒙运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反思历史教科书设计变革范式和今后进一步修订与使用新历史教科书提出建议性注意路向。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为学生设计了许多化学实验和实践活动.但是学生对照方抓药式的化学实验并不满足,所以为学生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实验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将全面启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意味着福建省课程改革将进入实施阶段。那么新教科书有何特点?怎样使用新教科书实施课程标准?如何利用新教科书的实施加快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系列问题都急须中学老师去研究与探索。原教科书分为必修加选修,其中必修部分课时为140学时。新编高中化学教科书则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有三种版本,必修部分课时为72学时。本文针对必修部分,为了比较合理起见,采用课时相当比较法。原教科书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以下简称旧教科书)为主,新教科书则以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三个版本,(分别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主编宋心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山东版,主编王磊,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版,主编王祖浩)的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为主,希望通过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地的全面实施,客观有效地对教科书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物理教科书的评价研究中,课程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通过课程难度定量模型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文本材料进行难度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地区课程难度的差别,不论对指导教师教学,还是进行理论研究都具有现实意义.但若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课程实施的难度,还需要参考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实验教科书呈现方式剖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九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呈现方式上有许多独到之处。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认识和使用教科书 ,本文首先简述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然后 ,从整体和局部两个不同层面 ,剖析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特点。一、化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发展教科书选择什么样的呈现方式 ,与教科书的功能定位密切相关。在这里 ,笔者仅从教科书是否与教学活动相关的角度 ,简述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化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概括为 :陈述式 ;干预教学活动式 ;体现教学设计思想式三种不…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人教版,2002)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而成,目前已经在我市推广试用。笔者认为,教科书充分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尤其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新增了“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化学·技术·社会”等栏目,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背景下,综观当前已经通过审查并发行使用的若干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可以发现,以“主题”组织编排单元、设计并呈现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境”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者们不约丽同的追求。如人教版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即每册教科书都围绕若干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若干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