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卞之琳的爱情诗意义隐晦,题旨深藏不露。但通过深人的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这些诗婉转地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独特感受以及他既强烈渴望又害怕表露的欲语还休的心态。诗歌真切记录了他的一段心路历程,昭示了一颗敏感、纤弱、纯洁而痛苦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的爱情诗创作与其婚恋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爱情推动徐志摩拿起了诗笔并激发他创作出为数不少的堪为人称道的爱情诗篇,而徐志摩的爱情诗篇又艺术地勾勒了他短暂一生中复杂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婚恋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冯至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杰出的诗人,20世纪20年代,他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歌以丰富的哲学内涵、独特的意象和深沉而平实的感情,彰显了诗人早期爱情诗歌“静敛”的艺术特色。这一特色区别于同时期其他诗人创作的爱情诗,给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无论中西,自古以来就有优美的爱情诗篇,它们多数都已经成为人类文学宝库中闪闪发光的艺术精品。西方的爱情诗多半表达爱情的欢快,而中国古代的爱情诗,则更多地抒写爱情的忧伤,中西古典爱情诗在情感上的这种差异,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在当代以民间的爱情生活为基础而呈现一种独到而深刻爱情,以及这种爱情的无法被接受与圆满发展的伤痛的,也许并不在多数。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而不是色欲的角度去写女性、写爱情。李商隐笔下的爱情是一种精神苦恋,是一种有阻隔、有缺憾的爱情观。他的爱情诗表现一种期望与失望、错失与困境、伤感与绝望,这不是美的创造而是美的缺憾,这种独特的审美视角,是其爱情诗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周代恋爱婚姻中的各个方面在《诗经》婚姻爱情诗中都有很好的描写.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富艺术独创性的大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不仅是唐代爱情诗的奇葩,在历代文人的爱情诗也是不可忽视的佳作,在我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在爱情的世界中,李商隐得到了无限的感伤和悲情。在他的诗作中,大都诗情真事实,含蕴繁富,意绪深长,缠绵往复,深细婉曲,凄艳迷离,极富艺术魅力。诗人将三次爱情的失落与仕途的沉浮、身世的悲慨杂糅在一起,构架起作品中悲叹伤情的美感,李商隐运用一系列的艺术手法,熔词铸语,将“无端”的思绪和混沌的心灵与爱情的悲情互相交融在一起让其爱情诗充满着感伤、哀叹和朦胧凄艳。  相似文献   

8.
何其芳不仅是一个政治抒情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爱情抒情诗人.他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写了大量的爱情诗,诗中大多表现了青春的苦闷和对爱情的渴望的痛苦及其矛盾的心理,传达了一个时代的青春的苦闷的象征.本文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了何其芳爱情诗的三首代表作品,揭示了诗人的多情而又忧郁,渴望而又充满着梦想的心灵历程,作品把爱情的复杂多层的青年的心理表现得细致入微,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爱情诗的范本.  相似文献   

9.
中唐爱情诗与爱情传奇几乎同时勃兴,但纵观唐诗与传奇的发展史可知,与爱情传奇在中唐后期的勃兴相比,中唐爱情诗的高潮出现稍早且持续更久。早期爱情传奇名篇及其同题爱情诗的创作,往往先诗后文。爱情诗歌与传奇的发展虽呈配合、并行,但爱情诗的主导地位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最富传奇性的女诗人.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作.艾米莉·狄金森终身未嫁,其爱情生活的失意,带给她巨大的痛苦,但诗人追求爱的永恒信念始终不渝,对爱的专注与真诚在其诗作中处处可见.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描绘各种爱情生活体验,细致入微,蕴涵丰富,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11.
徐志摩的爱情诗内容上有三类:一是写给林徽音的爱情诗,二是写给陆小曼的爱情诗,三是讴歌女性美的爱情诗。徐志摩的爱情诗大多缺乏社会意义,大多是个人感情的真实抒写,但同他的理想关系密切,是其人生理想的缩影与写照。徐志摩的爱情诗在艺术上独具特色。标志着中国现代爱情诗的成熟,他为中国现代爱情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约翰·多恩是英国一位知名的玄学派诗人,他善于运用意象来使其爱情诗歌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富有生气的艺术审美感受。其爱情诗因其意象的新颖性、深邃性和多样性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呈现出含蓄、隽永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普希金的诗作中 ,爱情诗占有重要的地位 ,诗人虽屡遭坎坷 ,但是他没有放弃对爱的憧憬 ,对美的追求。在大量的爱情诗中 ,作者抒发了苦难中对爱情的赞美 ,表现了对爱的博大无私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在古今中外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均有体现,而爱情诗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诗人用他们饱含深情的诗句,表达着他们对爱的渴望。他们描摹着所爱之人的美丽容颜。得到爱情时欢欣喜悦,失去爱情时伤心欲绝。这些是中西方爱情诗的共同点。但由于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中西方爱情诗在表达方式上还是有明显不同的。本文就中西方爱情诗在风格,内容,主题等表达方式的不同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与爱尔兰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的诗歌、散文和戏剧,而他的抒情诗.尤其是爱情诗.以简洁的口语、深刻的含义、诸多的意象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本文旨在通过探究他的爱情诗.以领略他那博大的胸怀、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凄美而没有回报的爱和由此带来的复杂感受。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不仅起源较早,而且内容丰富,尤其以抒情诗表现最为突出,其中的爱情诗又具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文化作用,即以爱情为表面主题,而其内在的深层含义上,则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并且这种表现手法已经形成了传统,形成中国抒情诗歌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以女性为主人公,反映她们对男子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抗争;有的以男性为主人公,反映他们对女子的爱慕、追求以及思恋。这些诗歌大致揭示了周代及周代以前青年男女的爱情观:对爱情的自由追求和对爱情执着专一的态度,当然,其中也隐约可以看到礼教世俗对爱情的限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的爱情诗可分为题名诗和无题诗两类,都具有独特的悲怆、清丽之美。有些观点认为,诗人的爱情诗中蕴含着大量个人的荣辱沧桑,其实,仅从爱情角度来看,探寻诗人的情感轨迹。李诗中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的痛苦和不幸颇为震撼人心。它充分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境界——悲音为美。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狄拿森,是美国最富传奇性的女诗人。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作。艾米莉·狄金森终身未嫁,其爱情生活的失意,带给她巨大的痛苦,但诗人追求爱的永恒信念始终不渝,对爱的专注与真诚在其诗作中处处可见。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描绘各种爱情生活体验,细致入微,蕴涵丰富,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20.
舒婷的爱情诗突破了“文革”时期文学的禁区,体现了她对完美爱情大胆而热烈的追求,对女怀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使舒婷的诗歌洋溢着鲜明的女性意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道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