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03年做完“生活德育论”之后,一时没了方向。做研究的,没有好的选题,那是最折磨人的。漫无边际地看了一阵书之后,突然想起在博士后出站时,审查委员会的老师们曾经议论我的“生活德育论”专注于理论建构,对时代生活关注不够。我承认这是一个问题,但当时没有精力和能力顾及。既然这样,我何不将生活德育的基本思想运用于时代生活,看看我们的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当今时代都有什么样的遭遇。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回归生活的德育要回归于人自身,而生活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人之特殊生命活动。德育所回归的人是在生活实践中与他人、他物发生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人,不是静止、孤立的实体。生活是人自己建构起来的,生活建构的结果,外在表现为生活方式,内在表现为人之品性。人就是他自己生活建构的结果,由是,生活论德育不是将人之至善追求诉诸孤立的人性改造,而是奠基于现实生活的改变。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生活的建构,它所指向的是更有利于人之生成和发展的好生活。道德教育要帮助学习者学会关注、反思、改变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生活环境中,由家长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家庭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是道德教育。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德治国”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道德学习研究的缺失。道德学习是个体对道德的接受 ,即个体把外在于主体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需要的过程。道德学习成为时代命题的原因是道德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现代教育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定和对以往“德育眼中无学生”的超越。构建以道德学习为核心的德育体系要处理好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道德学习和社会性成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现代性的当代状态,全球化既是一种事实,也是一种思考方式。后者是指一种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以及共生互补的策略,它内在地要求对生命的尊重,对爱的呼唤,对权利的承认和对理性的信念。这就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即确立"类主体"的道德教育目的,凸显生活教育和理解教育的主题,体现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6.
挑战与对策: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基本规则有着较高的道德人格要求 ,冲击着传统道德观念 ,需要更高的道德约束 ,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国际人才标准和价值取向又给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 ,我们要从现实出发 ,强化道德人格 ,继承传统美德 ,借鉴西方道德 ,改进道德教育方法 ,探索道德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经济转型、文化转型和社会转型 ,广大青年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越来越突出 ,给“两课”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 ,在充分肯定和发扬传统的德育工作基础上努力探索创新 ,开拓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教学论研究要坚守一些观点和认识,因为它们是先贤们关于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理性思维的结晶,反映了教学诸要素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教学论研究也应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只有那些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问题的教学论研究才能推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强调教学论研究的坚守,是希望教学论研究者在研究中不要受技术人和企业工具思维的影响,而要始终秉持专业立场;强调教学论研究的变革,是希望教学论研究者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关注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新的教学现象和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全球化时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对伦理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人们通过对传统道德教育实践的反思和对国内外道德教育理论与模式的深入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本文概括分析了近些年来我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些新视角,试图揭示全球化背景下人们道德教育观的新特点和今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1.
《广西教育》2008,(13):26-26
高德胜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1期上撰文说,首先教育往往是指向个人的,对群体则视而不见。实际上,群体也有自己的德性。个体的德性需要涵养和教育,群体的德性同样需要濡化与超越。群体生活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自私始终是包括部落、种群、宗教、民族、国家在内的各种不同层次群体的本性之一。过去时代,人类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并没有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12.
高德胜,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2003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以道德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兼及教育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7):141-142
艺术与审美,不仅是一种感性体验,而且包含着巨大的理性力量和思想内涵。审美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德育的影响,这是对道德教育及其管理工作的重要认识。审美教育不是外在于道德教育之外的独立过程,而是与道德教育有着内在统一的教育过程。审美即德育,德育即审美,这不仅是德育的一个希望,更是德育的一种可能与现实。把艺术的体验单纯作为一种娱乐和快乐,而看不到审美体验给予人理性的撞击和思考,是学校德育工作实践陷于功利主义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是世界各国一直密切关注的重大教育问题。通过公民教育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是和它的公民教育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生活德育作为其中的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生活教育的实践过程。生活德育以"做真人"的追求目标、"明民德"的具体内容、集体与民主的实现途径、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以及爱满天下的实施过程构成其丰富的基本内涵。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仍具有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的生活德育师生发展共同体开发的新诉求正是这一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化改变了民族国家的职能结构,弱化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为此,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球化视野。一方面,需要实现坚守与革新之间的动态平衡,妥善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主导性与多样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动中国理念走向世界,并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体系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常媚 《师道》2014,(3):8-9
说到教师.大家都会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来赞美。似乎“丝方尽。泪始干”成为了教师的宿命。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给学校教育带来深远影响,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分类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复课,我国疫情也进入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将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对学校教育带来诸多新挑战和新要求,同时也带来新机遇,学校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再一次凸显。未来,学校教育将走向线上与线下混融共生教学,将走向家校合作共育,将更注重对生命健康的教育。学校教育面对疫情影响的挑战、变革转型趋势前瞻性的探索和分析,以期为我国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相关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德育》2006,1(9):86-86
由孟育群教授主编的《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一书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资助项目“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的研究”的主要科研成果。 该书通过教育实验的方法探索了中小学校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模式与机制等问题。该书在概述家庭德育的特点、功能和家庭德育内容的起点后,重点抓住了在我国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必须解决的家庭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几个关键问题。该书的独创性体现在:①认为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好亲子关系的特征。②强调了中小学生在调适亲子关系中的主体作用,如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等。③对父母的角色差异(如抚养角色、教养方式、管教态度、家庭教育价值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④提出中小学校指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的方法与机制以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与模式。⑤深入研究了家庭德育效果与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⑥梳理了家庭德育与社会教育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教育设施的建设、社会教育活动创新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文化浩瀚博大,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科学和人文精神蕴含其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可以说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当前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袭来,高校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大文化背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