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方法:应用PJ-I型电脑人体平衡功能检测仪测定对照组、木兰拳练习组(6月组和12月组)在转椅上以1周/2s速度均匀旋转10转后闭眼时的人体平衡能力。结果:12个月中对照组跌倒1次、2次、3次的人数和木兰拳练习6月组基本相同,但高于木兰拳练习12月组;对照组和木兰拳练习6月组的L、Area、Deg和Eng比较有下降的趋势,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木兰拳练习12月组的L、Deg和Eng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rea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木兰拳练习能够通过改善前庭器官的功能提高老年妇女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
木兰拳是女性健身者喜爱的运动项目,但关于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的生理负荷研究资料不足。通过遥测心率法观察木兰拳运动员规定套路练习中心率的变化,发现不同木兰拳套路(木兰拳、剑、扇)之间运动负荷没有著性差异,平均心率处于120~140次/min,最高心率在130次/min~150次/min之间。相对而言,木兰剑练习过程中心率处于较高水平(大于140次/min)的时间长。由于动作结构的不同,三组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过程中心率的动态变化曲线不同。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属于中等负荷运动。  相似文献   

3.
长期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平衡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PJ-1型电脑平衡功能检测仪,研究长期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木兰拳练习组在反映平衡功能的指标,包括包络面积(Area)、左右方向动摇最大距离(Dx)、前后方向动摇最大距离(Dy)、重心移动轨迹总长(L)、左右重心动摇轨迹总长(Lx)、前后重心动摇轨迹总长Ly、能耗(Eng)和动摇角度(Deg)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木兰拳练习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4.
木兰拳诱导的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中老年妇女练习各路木兰拳(简称“拳”)前后脉搏和血压的变化,证明属于小强度运动的各路木兰拳具有良好的锻炼中老年妇女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8式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13名女性14周的28式木兰拳训练,发现运动后比运动前体重、体脂百分比、体脂含量、BMI指数有减少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木兰拳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身体成分,但必须维持一段时间方能产生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有氧锻炼对中老年妇女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兰拳习练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木兰拳运动对中老年妇女体内抗氧化酶水平和自由基代谢情况的影响 ,认为经常参加木兰拳锻炼能有效地降低血清MDA及LDL -C的水平 ,提高机体内血清GSH水平 ,增强中老年妇女的抗氧化能力 ,加强机体对自由基清除 ,维持血脂正常水平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木兰拳对老年女性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0位老年女性参加木兰拳训练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性采用t检验。结果:经过木兰拳锻炼的老年女性,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木兰拳运动对老年女性血液流变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对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可能关系。结果发现,在绝经期进行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可以显著改善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这种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改善,包括膜胆固醇(CHO)与膜C/PL比值.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改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木兰拳的特点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出发,结合高校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女生中开设木兰拳选修课是可行的,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保证木兰拳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文章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沈阳体育学院木兰拳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本课程不受专业及性别影响,但学生选修人数相对较少。所选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学生要求。建议注重木兰拳的宣传推广,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展木兰拳对外交流、比赛等活动,以提高木兰拳选修课的教学水平和推动木兰拳的普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木兰拳运动在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和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方面,与高校体育教育是相通的。对上海地区木兰拳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木兰拳是一项女性运动,以健与美为价值取向,不同运动方式是锻炼者体验木兰拳运动乐趣的途径。木兰拳在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方面,符合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的特征。因此,高校木兰拳教学应以女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加强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契合。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采用实验测试和数理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进行木兰拳运动锻炼的中老年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为木兰拳运动的积极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发现:经常进行木兰拳运动锻炼,对练习者的免疫机能有积极良好的改善作用,并揭示出木兰拳锻炼会影响中老年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分布,对中老年人的免疫力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找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标志物,并研究慢性疲劳综合症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对患有慢性疲劳综合症女性的运动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了研究。两组女性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即患有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女性组,称为实验组;身体健康而很少参与体育锻炼的白领组,称为对照组),两组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运动,强度控制在其最大负荷的70%左右。在负荷前后抽取血液,分离单核细胞并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进行信号标记后与带有3 800个寡核苷酸片断的芯片进行杂交。结果是:在负荷前后组内、组间的基因表达都有差异;又用基因功能分类方法对差异进行了评估,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运动敏感基因表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与染色质合成、核小体、囊泡、细胞骨架以及膜蛋白受体功能有关的基因上;与离子转运和离子通道活性相关基因表达方面,两组间的基准值在运动前就有明显差异,而在运动过后其差异变得更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专业瑜伽馆持续参加3年以上瑜伽练习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女性进行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进行瑜伽练习能够明显减轻体重,有效提高中年女性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观察6个月木兰拳锻炼对老年人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自身配对检验的方法,测定6个月木兰拳锻炼前后空腹安静状态下 NK 细胞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个月木兰拳的锻炼,受试者 NK 细胞活性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证实长期木兰拳锻炼能有效地调节老年人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6.
尹亚晶  朱妹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3):39-41,44
通过对专业瑜伽馆持续参加三年以上瑜伽练习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女性进行体成分、平衡功能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进行瑜伽练习能够有效改善中年女性的身体成分、提高静态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木兰拳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兰拳是近 2 0年来被挖掘、整理而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一项传统健身拳术 ,是当今较为普及、深受大众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 ,人们对它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实验、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木兰拳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性探索。结果表明 ,从木兰拳的项目特点出发 ,采用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太极拳、木兰拳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飚 《体育科技》2002,23(1):73-76
通过太极拳与木兰拳运动教学的比较研究 ,指出了太极拳与木兰拳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在进行木兰拳教学时要区分与太极拳的异同 ,使木兰拳运动能够更广泛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