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儒家六经之一的"乐经"的考亡过程中,发现有虞氏与古代"乐"的渊源颇深,对古代"礼"与"乐"的内涵深化起着重大的作用。可以说,有虞氏是中国礼乐文化的源头之一,又以其揖让之功,更成为礼乐教化的典范。对有虞氏世系与"乐"教的渊源由先到后一一审视之,则明有虞氏世系对礼乐教化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2.
有虞氏是先于夏朝而存在的一个时代,中国文明肇兴于这个时代。从文献和考古几个方面来考察,虞舜早期行迹大致不出济水中下游流域,三代有虞氏集团古国大多集中在济水中下流域,典型龙山文化古城大多分布在济水中下游流域,因此,济水中下游流域应是有虞氏入主中原之前的"龙兴"之地。  相似文献   

3.
南朝宋人虞龢《论书表》中言"遂失五卷,多是戏学"。此处"戏"为"弄笔",即任意挥洒作品;"学"为"练笔",即刻意临摹作品。虞氏此处之意在于当时内府收藏的二王作品多为"戏学"作品,然不乏有很多经典之作。文章就"戏学"展开论述,从书法学习注重传承、"戏笔"往往是书法之最高境界及"戏笔"须以真书为基础三方面论述虞氏的"戏学"观。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在《文心》一书中指出: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因此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变"教"为"导"的具有全新理念的主体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做到两点:一是少教多导。"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和教是相辅相成的,导是第一位的,教应以导为主。"二是多方设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随笔,清朝陆以氵恬在《冷庐杂识》说:"暇惟观书以悦志,偶有得即书之,兼及平昔所闻见,随笔漫录,不沿体例。"这段话说的是,随笔内容是观书、阅世之所得,随笔的文字是随着思路率性而作,随笔的文体是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谢肇淛《五杂俎》论书文字为依据,具体归纳、抽绎和阐释谢肇淛的书法观念与理论主张,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学书需用古人之法度、运自己之丰神;一意疏放,必堕恶道;二、以书学、书才论书家,以筋骨、俗媚评书作;三、字以人贵,书名须藉人品,善书未必传世,书可观世变;四、学书当观真迹,刻帖易失真,佳刻有赖于法眼、神手;五、好事者与书画鉴藏"七厄"之辩。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7,(3)
思想·大境界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熹作文是语文学习四要素听、说、读、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心灵的释放和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取舍。作文其实就是做人,在写文章中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展示学生的人格魅力,才是作  相似文献   

8.
正第十一讲通变今人学古人书,每患浮光掠影,入古不深,又患刻舟求剑,泥古不化。李可染谓:用最大勇气打进去,又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故习古人书,须明通变之理,剪裁取舍,其妙谛非在点画造型,而在笔墨之间。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也。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循门径而入,积累技法,成为学书日益之功;解散成法,不拘一格,得为道日损之化。书写随机性带来的鲜活感,是  相似文献   

9.
《师说》是韩愈的名篇,也是各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文中,针对中唐时期社会众人"耻学于师"而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陋习和一旦"从师学道"就会招致世人"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的弊端,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倡导人们要"尊师学道"。何为"道"?文章注解为"儒家之道"。韩愈在《重答张籍书》一文中,自云:"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在《原道》中也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可见,  相似文献   

10.
两宋之际,佛教盛行,书法上倡导"尚意"书风。苏轼则是士大夫中关注禅宗的领袖人物,同时也是倡导"尚意"书风的代表。探讨苏轼书论与书法艺术中,以书做佛事,书如其人,超尘脱俗,与心俱化的追求境界,从而看出苏轼书法之"意"的渊源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其中佛家思想对其影响尤为重要,使得其书法作品深具禅意,成为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1.
北朝魏收提出“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南北朝时,作赋须有以下之“才”:作赋须有讽谏之才,作赋须有宏大构思并形成规模效应,作赋须有纪实之才,作赋须有用典与征引之才,作赋须有运用音律之才,作赋须有铺张[扌离]丽之才;作赋还须有诗歌才华。汉时作赋还须有文字学之才,但后世没有推广开来。其实.南北朝作赋须有之“才”,就是指当时赋的基本特质,各个时代赋的基本特质是不大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太原大学学报》2019,(2):101-104
《孟子》首章"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应遵从传统解释,意为从万中取得一千,从千中取得一百。"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一语,据廖平校订,当为"王者之迹熄而诗作,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语,据宋王元泽所见《孟子》古本,当作"尽信书则不如无为书"。  相似文献   

13.
北朝魏收提出“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南北朝时,作赋须有以下之“才”:作赋须有讽谏之才,作赋须有宏大构思并形成规模效应,作赋须有纪实之才,作赋须有用典与征引之才,作赋须有运用音律之才,作赋须有铺张[扌离]丽之才;作赋还须有诗歌才华。汉时作赋还须有文字学之才,但后世没有推广开来。其实.南北朝作赋须有之“才”,就是指当时赋的基本特质,各个时代赋的基本特质是不大一样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重视朗读,以"读"激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对培养语感、直觉、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回想起自己求学时代的语文课堂,老师滔滔不绝地讲,但有多少是深深地烙在自己脑海中的呢?清代大学问家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熟读  相似文献   

15.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西京杂记》匡衡·匡衡文化·学校品牌在孟子故里邹城市区有一条路——匡衡路;匡衡路上有一所小学——邹城市匡衡路小学,当地人都习惯称其为"匡衡小学"。兴许是沾了圣人和贤者的光,这所建于1994年的学校透着那么一股灵性,  相似文献   

16.
"书癲"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教学中"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因此他提出了变"教"为"学"、变"教"为"导"等具有全新理念的主体性教学方法。变"教"为"学"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变依赖学习为自主学习;第二层意思是变灌输学习为尝试学习。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东晋著名学者郭璞,博学多识,洽闻强记,在文学领域有很高造诣,在史学领域亦不逊色.他曾为<山海经>、<尔雅>等重要典籍作注,不仅疏通了文意,而且保存了珍贵文献.唐代史家用"在异书而毕综,瞻往滞而咸释"高度评价他的学术成就.但在郭璞看来,"异书"之异,主要在于人们的认识问题;"异书"不异,因为所载史料于史有征.郭璞以他的史学实践,诠释了"异书"不异的理念,反映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但他以玄学理论解释"怪异"现象,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李志杰 《语文天地》2013,(15):12-13
《师说》写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教版必修三)。对"句读之不知"这句话,课文注释为:句读不明。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切。我们先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第一册中编对《师说》"句读之不知"中的"句读"做了如下注释:"句读,指文字诵读,凡书文语意尽处,谓之句;语意未尽,而诵读时须略作停顿处,谓之读。""句  相似文献   

20.
(三)集众"书"之长的后汉书后汉书九十卷,宋范晔撰.范书仅有纪传而无表志;志卅卷系取诸晋司马彪续汉书.彪书八十卷,隋志著录.唐书亦同.宋志只载刘昭补注后汉志三十卷,彪书不见著录,是书早已失传,而仅存志,观刘昭自序云:"乃借旧志,注以补之,分为三十卷,以合范史."从知范史与司马志之合并,当自昭始;而此志之单行本,大约在六朝隋唐已通行,取而合之,实始于刘.宋真宗乾兴元年,孙奭始奏请合刻;自是以后,雕刻后汉书者,都奉以为式.有关后汉著述,在范前者,据隋唐志著录,自刘珍东观汉记、谢承后汉书以下,不下数十家,除袁宏后汉纪尚存外,余均亡失.惟范晔作后汉书时,各书尚多存在;范乃进退各家,删为后汉书,以为一家之作.范书成而诸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