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曦 《文教资料》2021,(1):73-75
浙江精神作为地域性精神理念,从浙江人民探索建设中提炼出来,引导很多人投身建设浙江的实践中,推动浙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用浙江文化熏陶人民,用浙江经验鼓舞人民,用浙江精神激励人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理论灌输、环境感染、实践教育等途径,将浙江精神融入其中,不断增强育人效果,加深大学生对浙江文化的认同,激发精神动力,实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浙江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新要求。浙江省内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现状,以适应浙江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最新发布:2005年6月前加盟的第3批校级记者站名单——浙江临安市衣锦小学、浙江开化县实验小学、浙江桐乡市第二实验小学、浙江桐乡市启新学校、浙江东阳市吴宁二校、浙江兰溪市兰江小学、浙江安吉县实验小学、浙江长兴县第一小学、浙江洞头县东屏镇小学、浙江嘉兴市新丰镇中心小学、浙江江山市中  相似文献   

4.
12月通告     
最新发布:2005年12月前加盟的第四批校级小记者站名单——杭州市胜利小学、浙江缙云县实验小学、浙江缙云县紫薇小学、浙江衢州市巨化第一小学、浙江江山市实验小学、浙江海宁市实验小学、浙江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浙江青田县实验小学、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中心小学、浙江  相似文献   

5.
"两富浙江"是指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两富"浙江的内在要求。"两富浙江"为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两富浙江"背景下,要以"浙江现象"激励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育,以"浙江精神"引领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以浙江文化指引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浙江高等职业教育与浙江当地经济发展现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高职教育应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与人才需求相契合。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高职教育应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以在浙江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也是浙江高职教育不断成熟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浙江筝派在我国的流派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浙江筝主要流行于杭州地区,现在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一代。浙江筝曲以淡雅、含蓄、明快、清秀的风格著称,《将军令》这一乐曲在创作技法与演奏风格上就充分展现了浙江筝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8.
浙江筝派在我国的流派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浙江筝主要流行于杭州地区,现在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一代。浙江筝曲以淡雅、含蓄、明快、清秀的风格著称,《将军令》这一乐曲在创作技法与演奏风格上就充分展现了浙江筝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出现了“浙江现象”。本文从浙江人的重商传统、务实精神、开放意识等方面,对浙江经济或“浙江现象”进行文化诠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10.
特色经济的核心是特色产业。浙江的特色产业有着独特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它推动了浙江经济发展、富裕了浙江人民、使浙江快速完成了资本积累;它发挥了浙江优势、调整优化了浙江农村产业、产品结构,以鲜明的特色开辟了浙江独特的市场空间,避免产业趋同和不合理的重复建设;最终形成了与特色产业相配套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带动周围地区加工生产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浙江农业工业化、集约化程度。这是浙江成为全国经济明星的成本。  相似文献   

11.
英国圣公会于鸦片战争后派遣传教士来浙江传教,此后浙江便成为英国圣公会在华传教的发轫地区。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在浙江开展布道、学校教育、医疗等活动,其传教活动对浙江近代社会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检索史料入手,首次系统地对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百年的传教活动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浙江孕育了众多文艺巨匠和文艺巨作,体现了浙江思想深度,奠定了浙江文化厚度,标注了浙江精神高度。核心素养视域下"浙江精神"融入青少年书法教育探索,主要包括"浙江精神"的彰显、基于"浙江精神"培养核心素养的书法课堂打造、聚焦"浙江精神"提升核心素养的书法活动探究。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书法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书法是最能代表民族特质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它是中国人内在的精神,其笔墨磨练就是精神磨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浙江的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浙江文化课程。探讨现行五部《浙江文化史》教材的得失,对更实际、更有效、更深入、更长远地把浙江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建设浙江文化的使命和浙江省情、民情的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地方文化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江循环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原则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构成浙江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发展对推进浙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研究应立足于浙江农业省情,将浙江农业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定位于推进循环农业建设,并应从耕地、生态环境、技术三个层面分析浙江循环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基础。浙江循环农业的发展必须制定正确的规划战略、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还必须从制度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南朝时(三一七——五八八年)三吴八郡——会稽(浙江绍兴)、吴郡(江苏吴县)、吴兴(浙江吴兴)、义兴(江苏宜兴)、临海(浙江临海)、永嘉(浙江温州)、东阳(浙江金华)、新安(浙江淳安)、——在经济上是丰饶地域,政治上占腹心部份,同时也就是南朝少数士族人地主和广大农民阶级阶级斗争最激烈尖锐的地域,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的产业集群化、国际化和网路化促进了浙江专业会展、国际会展和网络会展的发展,会展业的繁荣需要通晓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会展专业通才与专才,因此浙江高校应基于浙江会展业发展的特点培养会展人才。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2月5日,全国基础教育音乐名师工作室联盟成立暨首届音乐名师工作室建设高端论坛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浙江音乐学院高等音乐教育研究所承办,《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湖南文艺出版社协办。  相似文献   

18.
地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呈现地方文化传统和区域特色,具有一定的传播优势。浙江地名文化传播有利于保护浙江地名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认同、传播浙江文化。浙江地名文化通过实体媒介、传统媒介以及网络媒介进行传播。浙江地名文化的传播存在传播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备、传播受众尚未得到精确细分、各种媒介尚未得到深度融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健全传播机制、优化传播路径以及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靖 《文教资料》2021,(2):51-52,12
本文从浙江诗路的文化特色和城市文化传播的需求出发,探究“一带一路”倡议下,浙江诗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和途径。以该研究方向为基础,分析网络平台、语言特色、区域经济、文化产业、政策导向及历史渊源等因素对浙江诗路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程度,确定新时代(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浙江诗路文化的新趋势、新方向、新方法。并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浙江诗路文化跨文化交流所需要的保障条件,构建完整的、科学的浙江诗路文化跨文化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关键。缺乏中高端人才,已成为制约浙江服务外包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浙江服务外包发展持续快速增长,但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远远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保障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专业机构四方联动,打造浙江服务外包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