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供给满足学生选择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应然。打造"课程超市"为实现"适合的教育"提供一种可能。职业教育推行"适合的教育",宜从课程供给的"选择"开始,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主成长。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深刻变迁,对现代人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变革契机,"适合的教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与本质要求。"适合的教育"根本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契合了职业教育现代化所指向的包容性、公平性和优质性三个维度。发展"适合的教育",关键在于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论职业教育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本身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有发展能力的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面对职业教育现实中的"以人为本",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类型的要求,职业教育将面临着如何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适合的教育"旨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优质教育,重点关注个性化教育质量。2017年,作为由江苏省教育厅推动的"自上而下"的教育理念,"适合的教育"有了四梁八柱,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基本框架。2018年至今,经过学界和基层单位"自下而上"的探索,"适合的教育"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适合的教育"引领下,新时代江苏教育已经进入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从关注"形而上"到关注"形而下",是人类社会教育现代转型的重要特征。《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从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两个维度揭示了西方职业教育现代转型的过程。这种作为过程的、整体性的转型,对我国职业教育当下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慕课"正日益受到教育界及全社会的关注,并引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新一轮发展。文章从技术、经济、社会、教育和管理等多个维度、不同视角对职业教育"慕课"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对"慕课"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慕课"的建议,即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者的各自特点,建设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学习者的"慕课",由政府主导,主要包括政府投资、顶层设计、课程品质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6月,由《职教通讯》《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4家期刊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八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在常州举行,主题为"适合·选择: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追求"。这个主题并非信手拈来。"适合"源于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提出的"适合的教育"理念,而"选择"来自从2012年开始,浙江秉持"选择性教育"思想,开展的一场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在内,涉及课程设计、招生考试制度、教师管理、学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是我国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它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是根据社会需求发展的一种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优化考核方式的方法,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合作育人模式;采取学校在把握教学方向的情况下,让老师放手去做,老师在把握住课程的主动脉情况下,让学生放手去做的"收"与"放"的有机结合方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纵观近代以来林林总总的教育改革,江苏和浙江一直走在前列。当下,两省又分别围绕"适合的教育""选择性教育"理念开展研究和实践。这既是对江浙教育改革优良传统的继承,又是追求教育理想的一种不约而同的行动对话。一、改革要走出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尊重学生天性并助推其成长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的第一要务是育人,社会功能是  相似文献   

10.
倡导"适合的教育",让教育回归本质,体现以人为本,是职业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群建设、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具体实施中都体现了职业教育"学生为主体"的适用性,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需要主动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取得积极成效的教育教学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文章从教育情境建构的视角,比较研究了德国"双元制"教育与中国情境教育的区别及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界定,随后对两种研究方法的哲学思想基础——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讨论了两种研究方法所适合的研究对象:"量的研究"关注的是无生命的、无文化差异的物质世界,而"质的研究"则关注活生生的、有文化差异的生命世界。最后结合两种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我们应该采取一个逐步"超越"的步骤,而不是追求"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要求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培训出最专业、最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相关专业人才。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各行业对于职业人才都十分渴求,"3+2"教育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中一种十分适合我国当下国情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因此,在"3+2"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中,应该对相关专业进行良好的课程体系构建。会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本文针对当下"3+2"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会计专业的专业特性,提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强力助推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客观事实,更是一种价值判断、选择与追求。职业技术教育治理价值问题,就是职业教育治理对当今社会与人的发展效用和意义问题。职业教育治理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治理行为。所以,应对职业技术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合理定位。从满足职业教育治理价值主体需要层面看,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应该具有底线价值和最高价值。其底线价值是提高职业教育治理效率,构建当今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新制度、新秩序,其最高价值是促进职业教育微观公平,从"共治"走向"善治"。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演进需要满足三种条件,即法治化与民主化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适应、信息化与科技化专业化相融合,三者缺一不可。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最高目标,应积极探索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建立合作博弈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国家政策、落实政策的保障机制、规范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文化、完善制度文化的实施机制等多种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进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相似文献   

15.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提出了我国要建立和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仅从对这样一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描述上,即可清楚地认识到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其自身的多层次,二是与他类的相互沟通。五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多层互通式”职业教育体系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首先,健全“多层互通式”职业教育体系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随着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的现实,促使直接担负着第一线劳动者培养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引起了从中央政府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发展导向。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为职业教育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发展可谓恰逢其时。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师资的量和质的需求都极为迫切,对职教师资培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共同体"视域中审视我国的职业教育,可发现其处于工具世界与认同世界分离、职业世界与学生需求世界分离、技术世界与人文世界分离以及学校主体与经济世界分离的境遇中。据此,要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就应积极推进公众对职业教育的集体认同,构建"职业教育共同体",实现市场"供方需求"与学生"需方选择"的有机结合,加强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正>要理解适合的职业教育,先要理解适合"谁"这个关键问题。搞清了适合"谁",才能明白什么才算"适合",怎样使之"适合",判断是否"适合"。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有两个:企业和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所适应岗位由单一岗位向多种岗位转变,二是能胜任的职业由一种职业向多元职业转变,三是所掌握的能力由  相似文献   

19.
辨析"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概念对深化教育理论认识、改进教育实践、优化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劳动教育的历史进程和概念演变发现,劳动教育与德育密切相关,能有效塑造人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人的劳动技能;梳理职业教育的历史进程发现,职业教育可以归纳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同时,职业教育在促进生产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概念演变,发现"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并列,重合,交叉,包含"四种关联,也存在教育实施的主体与对象、目的、内容、方法、条件、评价等六方面差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在厘清与"职业教育"区别的基础上,通过重塑劳动与职业价值观,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确立多方联动的劳动育人机制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20.
从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高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迫切性和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情况的角度阐述了设置"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认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发展已具备了开展"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条件,同时提出了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条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