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应该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文明演化沉淀而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优秀民族文化,是对我国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为儒家,还包含道家、佛家等不同文化形态。近年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位于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更应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林小燕 《教师》2023,(8):120-1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高校的众多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大学生更要承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文章论述了汉语言文学的文化特征,并简要分析了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之处,针对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进行了论述,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其民族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陈玉坤 《成才之路》2014,(22):2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值得每一个数学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走上成才路。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信念和民族精神,也蕴含着坚实的文化自信底蕴。为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进路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并未充分重视,一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存有偏见。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记忆理论重点关注记忆、认同与文化延续之间的联系。民族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作为传承与创新文化记忆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具备实现中华文化永续传承、强化教学铸魂育人功能的独特功效。然而,在实践中,民族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呈现主体素养参差、内容分散零星、方法单一传统等问题。因此,为实现在教学中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助力培育富有中华文化气质、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时代中国人,依循教学准备、实施、反思进程,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内涵和作用,可以在民族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采用树立前瞻性教育理念、创设共生型课程体系、运用组合式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与开展文化性教学评价等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何培华 《学苑教育》2023,(5):52-53+56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而怎样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从小就植入爱国主义的情怀,渗入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地域特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促进青少年更意愿去接受、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精髓,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章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思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有效策略,更好地突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思政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脊梁,也是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平台,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在小学阶段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学校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纳入到常规活动中,渗透到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活动中,用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和精粹,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在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后,渐渐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风骨和气度,成为培育我们民族的品德和精神。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在教学中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通过一定途径的学习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厚养料,提高学生尊道贵德、律己修身、诚信如礼、天下为公、以义制利等方面的道德人文素养。以下是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当今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与方式的缺乏,如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课程结构的一成不变,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新科技智能化的影响,各种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对我们的学生思想影响很大,导致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缺乏深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探索出艺术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加强艺术教育课程重构建设,增设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理论课程和相关实践应用课程体系。从而达到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复兴的战略目标,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对如何科学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途径、工具的探索。当前,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存在文化自信有余、文化自觉不足,理论研究有余、实践操作不足的问题。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以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构建多层面、多维度、立体化的弘扬体系;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传统文化弘扬事业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精湛的艺术内涵,更蕴含着家国理念和道德情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第二课堂平台,在实践中探索、归纳传统文化的校园融合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并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集体记忆,是独特的文化意识基因。高校作为国家、民族文脉历史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高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和天然的联系性,可着重围绕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整合校园、校史文化资源,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活络传统文化交流机制,深化高校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水平等方面,探颐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育人有机结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吴娜 《文教资料》2020,(6):74-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标志和智慧结晶.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本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探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三个途径,以期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使大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正确认识传统民间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整理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新时代文化自信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对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意义深远.文章以江西理工大学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为例,从理论、实践、方法三个维度分析了新时代文化自信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亟待更广泛、深入地引入校园、引进课堂,在传承中华民族美德与提升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高师院校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因此,需要加强传统文化阅读在高师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概念与范畴的界定,结合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方面可采用泛读与精读、背诵与讨论、精选与提炼的学习策略,从而为传统文化阅读在高师院校的开展提供新的思维框架和传播渠道,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简单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域所形成的,与其它国家、民族、地域不相同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但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在具体的中小学语文课程中我们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孙晶 《英语教师》2024,(4):142-145
阐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价值,分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结合实例,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应认真对教学现状进行反思,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学生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