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体会到语文课文中的语言美以及作者所描写的风景与情境美。最终还应当将这种审美素质的教育上升到对美好情感和美好追求的培养和优化上。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项需要持续积累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课程内容。教师立足于语文课程的教学实现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价值的认知,同时在审美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拓展语文课程学习的范围和深度,使得小学阶段的基础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提升和优化。教师只要不断融入应用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就能够最终取得良好的学生审美素质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文芬 《学语文》2023,(2):40-42
劳动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新课标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是实现劳动教育的理想载体。本文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其意义,挖掘其内容,实现语文学习跨学科实践,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渗透。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改背景下,部分小学所沿用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脱离了语文课程教育的初衷,因此深度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意义逐渐突显。语文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将地区、校区实际课程资源相融合,并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展开分析,进而实现合理利用当地特色文化教学资源的目的。针对此,教师作为教授课程知识的主要执行者,应明确自身的岗位责任,将本土文化资源充分地融入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中,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王小红 《天津教育》2023,(28):105-107
<正>劳动教育是语文学科实施全面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程与劳动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实践性特征,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实践交相融合,能够发挥跨学科整体育人的积极优势,深入发掘语文课程隐含的劳动教育价值和作用,激励学生勇于参与劳动体验,在劳动实践中享受语文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群众的美好情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融合推进劳动教育,亟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强化劳动价值观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5.
郭智卿 《江西教育》2022,(44):57-58
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阶段,劳动教育的落实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源于生活,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及动手能力的有效锻炼,有利于学生心智的不断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劳动教育,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并注重对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落实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五育并举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需要,同时还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分析劳动教育融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逻辑理路以及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和高职语文课程的内涵和本质,将其内蕴的鉴赏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起来,在人才培养及实践育人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自觉贯彻新时代中文人才培养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林秀英 《家长》2023,(22):85-87
<正>语文要素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文课程开展的依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潜能,锻炼学生课程学习能力,充分明确语文学习素养的教学价值。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确解读语文要素的教学作用,拓宽语文要素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范围,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方案,推动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探究语文课程中蕴含的语文要素并落实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课程的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8.
李贞 《生活教育》2016,(5):83-84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升,因此,还需要教师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就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采用混合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其不仅改变了以往语文课程单一的教学模式,为教师更好地展开课程教学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也让学生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综合素养能力的培育和提升,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获得了长远的发展。鉴于此,在小学阶段,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更有效果,教师需要在深入分析和研究现阶段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试着总结出一些能够更好指导课程教学工作进行的方法与策略,以此来让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更高效、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重要工具,因此,语文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得到足够重视。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内容,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思想造成的影响,缺乏对情感教育充分重视,造成了很多学生毫无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教育改革逐渐落实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教学亟须革新和完善.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课程教学中满足了课程教育的要求,也满足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效渗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积极探索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语文学习的革新.作为教学的重要指引者,教师需要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有效学习,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做了准备和指引,真正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大中小学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中学数学作为基础性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学校将数学课堂融入思政因素的内容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实现学校思政全覆盖、教学教育整体深入发展。学校数学课堂的思政教学需要强调内容引领,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字传媒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打破传统时间束缚和固定模式,全面拓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学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学校将数学课堂融入思政因素的主要渠道,并从整体上提出着力构建思政氛围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法,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真正实现现代化教学方式,而且还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文以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视角进行探析,通过对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进而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资料的拓展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予以解决,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注重学生学习理解、强调学生学习的意义、关注学习内容和内在关联、强调教学反思,从整体层面上来说,它属于一种思维层次较高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刚刚入门,教师要将该深度学习思维融入课堂当中,促使学生能够在深度思考中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点,提升数学学习水平。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初期一门重要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中许多文学作品都蕴含有丰富情感,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同时还对学生道德、素养及情感发育有一定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将德育教育融入课程教育,合理运用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6.
赵彦 《教育》2024,(10):93-96
<正>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应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采用大单元整体性教学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在现代化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对大单元整体性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将评价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将评价用在语文课程评价中,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策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服务。本文以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教学为例,探究“评”的理解和导向,把握“教”的内容,落实“学”的高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罗辉 《天津教育》2024,(7):56-57
<正>对初中化学来说,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这不仅覆盖了知识性学习,而且包含了劳动性学习。所以,在进行中学化学教学时,教师要将它和劳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快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劳动教育适当融入其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18.
洪晓琳 《学周刊C版》2023,(12):153-156
《义务教育英语课堂标准》(2022年版)要求落实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挖掘文本内涵,塑造劳动价值观;巧设问题链,培养高阶思维;设计探究活动,创设劳动实践机会;设计评价活动,提升劳动感悟;依托单元主题,开展体验式项目活动;展示劳动成果,营造劳动氛围,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劳动教育模式,最终养成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劳动课程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劳动课程的组织方式相对单一,教学局限于课堂、教材,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有限,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项目式教学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劳动教育的具体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全面推进小学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从清晰项目式教学思路入手,逐层解读教材内容,确定活动目标;巧用任务驱动,促进深度学习;优化作业模式,提升实践能力,多措并举,有效促进小学劳动项目式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A0):13-15
在当前实践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教学树立了全新的目标,那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该教育目标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日常实践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综合修养与道德品质,具体包含劳动价值理念、实践精神、劳动技能、良好习惯等。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劳动课程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技能,从而深入挖掘与开发该课程的育人价值,并实施高效的教学对策,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对此,文章先是论述实践导向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接着阐述当前小学劳动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总结出实践导向的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几点有效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动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